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善、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善、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有的学科当中,语文是最好教的,也是最不好教的。最好教是因为它是母语嘛,中国人(汉族)从小学说话就说的是汉语;不好教是因为它的综合性、广博性,可以说语文涵括了政治、历史、地理乃至生物、数学等科目的内容,却不可以说其他科目可以涵括另外多种科目。

教无定法,尤其对于纷繁复杂的语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对每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解读。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可以说“一千个语文教师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刘晓庆曾说:“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是否可以说,“做人难,做教师更难,做语文教师最难,而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则是难上加难”呢?但是虽如此,教学也有法,语文教学的“法”就在于它的普遍规律,在于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点,那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真、善、美的教学理念。

一、美――万紫千红总是春

美是一种精神的愉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正如不管何地何景,万紫千红的春总是美的。语文也天生就是美的,不过语文的美,正如雾里看花,也似水中望月,也如帘幕后的美人,须得拨开层层迷雾,划开阵阵涟漪,撩开重重帘幕,方能一睹语文之美。语文的美是一朵形象思维之花,只能开在心田之上、脑海之中。要用嘴巴去诉说,要用双手去记载,要用头脑去思索,要用心灵去感受,才能体会到这种美。

语文课堂,要时时刻刻让学生体会到语文之美,就要远离声光电,从而返璞归真,回归到语文真正的轨道上来。语文的美,美在文字,美在形象,美在情感,要从文字的美丽外衣去感知美好的形象,体会深藏于内的丰富情感。

1.语文的美,首先美在文字。一个个汉字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听起来悦耳动听;一个个汉字也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看起来赏心悦目。中国的汉字是神奇的方块字,每一个字,它的一横、一竖、一点、一撇、一捺,无不凝聚着先祖无穷的智慧与才情,寄托着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美好追求。但现在汉字都用的是简化字,大多数人不了解每一个字的来历和渊源,对汉字的意义又是不甚明了,其美感也就无从谈起。如果在小学生初次接触汉字时,教师就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每个汉字都从繁体字的角度来进行构造、意义、来历上的详细讲解,让学生能充分感知中国汉字的神奇之美,从而牢牢记住每一个汉字,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白字先生”了。

2.其次,语文的美还体现在形象上。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篇文章,都能令人借助形象思维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或是一个个生动的形象。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边塞,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温柔江南,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美山林,无不让人徜徉于诗情画意之中。

3.不光如此,语文的美还体现在情感上。中国文学的特质就是抒情的传统:或歌咏田园景色,借自然以抒发人生跌宕、人间情爱;或融入人文的寄托,将主观的想象化为一篇篇文采灿然、音调铿锵的作品。即便是叙事说理,对人物的描摹,同样令人有美的享受。这与中国文字的独特性及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学中所蕴涵的这种种崇高伟大的情感美,对于今天建设幸福、繁荣、稳定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善――一片冰心在玉壶

善是一种大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语文的“玉壶”里一定要装满只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着中国情结的“冰心”。翻开厚厚的语文课本,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乃至近现代文学,在一个个华丽丽跳跃的文字背后,其实隐藏着大大的两个字“做人”。语文的本质,就是要教学生做一个冰清玉洁、儒雅温良的文化人,做一个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中国人,这就是语文的“善”。

人生在世,“生”固易矣,“活”则难哉,因为要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是不易的,而语文学习就是一个提高修养、涵养身心的有益途径。语文会让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当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了这样的人,中国就一定会高高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岿然不倒了。

三、真――问渠那得清如许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光从生活实践体验中得来,也要从一节一节的课堂中获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活水”不仅指生活这取之不竭的源泉,也包括语文课堂训练。在语文课堂训练中,要让学生真实、真切、真诚地感受语文之美,真正养成语文素养,真正培养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具体体现在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说和读、写的训练很多,下面侧重谈谈如何在课堂进行听的训练。

用心聆听,是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的最基本的能力。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别人说的话,在听的过程中用头脑思索,用心灵感受,用思维想象,这叫有听的能力。但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大愿意静下心来听别人说话,也不喜欢听别人说话,更不会在乎是否听得懂别人话内话外的意思。他们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随心所“语”,不管这些语言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场合。比如,那些“火星语”、网络语的流行泛滥,就是很好的明证。新词新语中的精华肯定要被接纳,但创新也必须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传统的文字和文化不能丢弃。

遥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还不普及,儿童接触文学的主要途径是靠听。听大人讲故事,或是听收音机,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从电波中流出,一个个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便在头脑中呈现,文学的美、语文的美就被听出来了。

语文课堂要训练学生认真听老师说话,对老师所提问题认真思考,教师把问题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提出来,而尽量不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会给学生更多的听力训练和思考空间。语文课堂要多一些讨论、演讲和辩论,训练了说也训练了听的能力。近期中央台举办了一期“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活动,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足见学生的听和写的能力同样重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训练语文能力外,也要训练学生真正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活水”来解读语文。学生要学会运用抽象思维对文章中的关键句展开追问,首先问:“此话怎讲?”其次问:“何以见得?”再次问:“愿闻其详。”最后问:“请循其本。”有了这四句问话,学生才会学到动态生成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