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工程监理实践经验总结出对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预控措施,以使工程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现浇板;质量控制

当前建筑施工,大多住宅楼的楼面、屋面由原预应力空心板改为整体现浇板施工,施工时与构造柱、圈梁同时浇筑,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和抗震能力,但是由于施工经验不足,设计考虑步骤和混凝土本身收缩等因素,在施工期间,特别是工程交付使用后,部分现浇板出现各种不同形状、不同深度和宽度的裂缝,影响美观,影响使用,较大的裂缝则会给结构带来危害,后期需加固,用化学灌缝等手段进行处理。虽然有些较细、较小的裂缝无多大危害,但是给人们的心目中造成断裂概念,产生恐惧心理,负面影响很大。崭新的楼房出现几道裂缝,心中总是不舒服。

所以,混凝土施工,特别是现浇板的施工,要引起建筑人员的高度重视,正确认识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提前加以预防,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通病。

根据几年来的施工经验,对照一些建筑专家的论述,并与一些施工人员多次探讨,就这一问题,提出以下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混凝土性质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是由石子、沙子、水泥以及存留在其中的水和气体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也就是凝固一体。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相互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即拉应力和剪应力,造成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和混凝土之间出现肉眼看不到的细微裂缝,一般称微裂缝。

这种微裂的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而且不连贯,但是在荷载作用下,进一步产生温差、干缩,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相互串通,从而就出现了较大的、肉眼可以看见的裂缝,一般肉眼可看见的裂缝宽度大约在0.03-0.05毫米,这种裂缝称为宏观裂缝,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裂缝。因此,混凝土的裂缝,实际上是微裂的扩展。其表现形式:

按方向分类:A、水平裂缝 B、垂直裂缝 C、纵向裂缝 D、横向裂缝 E、斜

向裂缝 F、放射性裂缝

按深度分类:A、表面裂缝 B、进深裂缝 C、贯穿裂缝

二、裂缝的名称及产生原因

1、 塑性裂缝,可称早期温度裂缝或干缩裂缝。

裂缝在结构的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浆面,这种表面裂缝大多在混凝土浇筑初期,一般在浇筑后四小时左右出现,当混凝土本身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或本身温度长时间过高(混凝土浇筑后产生的水化热),超过40℃以上,而气候干燥的情况下出现。

2、温度裂缝:俗称温度缝,也可称后期塑性裂缝、整体收缩缝。表现形式为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梁、板或长度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与短边,或全长、或分段出现,大面积结构如现浇板,有时纵横交错,中间较密,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毫米以下,多发生在施工期间或交付使用二年之后,有的二年后仍又有裂缝出现。有表面形的,长、宽、厚之比悬殊较大的构件,则于尺寸小的部位形成贯穿进深裂缝,如现浇屋面板,不裂则罢,一旦出现裂缝,便是贯穿裂缝。

前面已讲了,混凝土在浇筑后的硬化期间,水泥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其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大体积混凝土有时内部可达到70℃高温)内部和表面温差大,将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因而出现裂缝,离开表面会逐步减弱。但是,如不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降温,及时养护,或混凝土拌和水泥量过高,即水泥超量,骨料减少,违反施工规范,未等到混凝土达到12KgFC(1.2NM)提前加荷载,就加剧了裂缝的延伸,则在薄弱部位产生贯穿裂缝,影响结构质量,造成危害。

以楼面现浇板为例,为什麽最容易出现裂缝,因面积最大,厚度小,混凝土收缩值大,另外一个其他原因,它的每间屋四周圈梁被构造柱所约束。在硬化收缩时内部产生的很大的拉应力,无法均匀地进行收缩,只在所在的房间屋面板薄弱处施放,产生降温收缩裂缝。这种裂缝将会随混凝土缓慢硬化收缩,在很长时间内逐渐出现,而且一旦出现,裂缝较深,在板上呈贯穿性,因为这时候各楼层房间墙早已砌筑完毕,约束力增大,混凝土虽有了足够的强度,但收缩硬化干燥未最后完成所致。裂缝通常出现在板的跨中呈直线,板浇处出现斜线裂缝。跨中是因为钢筋少,四周有负弯筋加强,中间部位只有受力筋,钢筋在混凝土中握裹力缩小,又加上电线管放置位置不当,最容易出现裂缝。而板角处,则为纵横拉应力同时产生,应力集中于板角处。而此处钢筋过密,混凝土中骨料即石子过少,砂浆过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形成强度薄弱区,而产生约束温度裂缝。

而最定屋面板,在同等施工条件下为什麽裂缝少,一是无构造柱,墙体约束,二是荷截减小,有充足时间养护,较为自由的向四周施放应力,较为自由热胀冷缩等原因。

三、裂缝的危害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宽度等于或小于0.05毫米的裂缝对建筑物无多大危害,由于裂缝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对有些结构所处条件的不同,允许存在一定强度的裂缝,即裂缝的宽度(指不再扩展的最终宽度裂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

但在施工中,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的数量及裂缝宽度,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者尽量减少裂缝的宽度和数量,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工程质量。

四、控制裂缝的有效措施

1、鉴于当前使用的普遍硅酸盐水泥,属高热早强性,标号上的快,注意浇凉水散热,按施工规范要求遮盖养护,确保养护日期及浇水次数,施工时避开炎热天气。

2、控制石子级配,用中沙,并控制沙石含泥量,保证混凝土设计标号。水灰比不易过大,水多则强度降低,收缩性增大。

3、 筋绑扎紧固,间距控制正确,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负筋的钢支撑不漏支,受力筋垫块到位,特别是圈梁一侧受力筋要垫起。

4、电线管布置居板截面中间,严禁被混凝土压至下端部位。采取支、垫、、吊、固定,电线管交叉处用钢筋网加强,或用司令箱分线盒。

5、 各工序要保证已扎好验收完毕的钢筋不受损害。弯曲位移的要及时整改,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天气变化,避开阴雨、高温炎热天气。提前考虑提升机具、搅拌机、震导器的配备及完善运转,万一发生停水、停电、下雨、机具出故障,迅速采取应急措施。

6、 搅拌人员不得任意更换。严防不同标号的配合比混淆,严禁不同厂家、不同牌号水泥混合使用

7、浇筑是控制好板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震实找平,二次抹压。施工时提前搭设人行通道,施工人员应站在支架上或操作台上,浇灌后的混凝土,严禁随意踩踏。

8、 不准随意在现浇板上留施工缝,施工缝应留在圈梁中心线上或按设计要求留置。缝接头要按要求施工。凿新槎并冲刷干净,坐浆、震捣密实。

9、 支模时,支撑牢稳,相互拉接条起到作用,底膜铺平拼严,严防漏浆。支撑立柱不要直接立于下层现浇板上,现浇板上应铺木板,再立支柱,或立柱“穿鞋”垫木块。当上层现浇板施工时,荷载通过立柱传至下层板时,荷载分散,避免下层板早期受伤。混凝土达不到强度要求,不得提前拆模。

10、提倡用二级钢,新三级钢,尽量不用或少用一级钢及冷拔螺旋筋或冷轧带勒钢筋。因为一级钢延伸率大、表面光滑,冷拔螺旋筋及冷轧带勒筋表面螺纹刻度较浅,在混凝土中握裹力小,约束混凝土的收缩不如二级钢、新三级钢。

10、 严禁过早加荷载或提前踩踏。厨房、卫生间上返处随板一次同时浇完,不准二次施工(过早二次施工,混凝土刚开始终凝,混凝土强度不够,易震动受伤,拖后施工则影响砌墙,工期不允许)。过早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楼面的各种荷载,作用于未达到强度的现浇板上,则使之过早受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12、砌砖墙时,材料随用随吊,严禁集中堆放或一次吊砖过多,一律采用砖托,最好在现浇板上铺上木板后再放砖,轻吊轻放,避免现浇板受撞击,集中受压及过早承受过高荷载。

13、 工前要严格技术交底和质量交底,质检人员自查、监督到位,严格负责,层层把关,出现问题及时调整改正。不合格部位不予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混凝土施工时,钢筋工、木工、安装工现场值班。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正确认识了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裂缝的危害,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质量意识,必定能将混凝土裂缝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甚至不会出现肉眼可看见的裂缝,为以后建筑施工积累经验,达到优良工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