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嘉靖皇帝崇道对同时期御器厂制瓷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嘉靖皇帝崇道对同时期御器厂制瓷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嘉靖崇道的原因、措施及影响的追溯,论述了御器厂所产瓷器的道教色彩,从瓷器品种、装饰和器型等方面加以阐述,继而从各方面论证道教对御器厂制瓷的影响。

关键词:嘉靖;道教;御器厂;制瓷

1 嘉靖崇道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统治时间长达45年之久。嘉靖皇帝在崔文的协助下开始进行一系列崇道活动。他特地召见入京师为其即位祝贺的道教天师张彦祤,对张所说的“清心寡欲”很欣赏,加封其为“正一嗣教真人”,赐与诸如金冠、玉带、蟒衣、银印等许多礼物。按照惯例,每年的春祈秋报等斋醮,是由礼部官员参与其事。而此次祈嗣则是从皇帝到文武大臣都参与其中,如此兴师动众,标志着嘉靖崇道德的升级。嘉靖朝对道教的政策主要表现具体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待道教上层人士、利用道教方术、不断加封祖上和自己,获取“天道”正统、嘉靖政府对城隍信仰的利用和控制。

2 嘉靖瓷器的道教色彩

2.1 五彩器

成化斗彩的高度工艺成就,经过弘治、正德两朝,发展成为彩瓷史上又一新阶段的嘉靖、万历五彩瓷器(见图1)。五彩有红、绿、黄、紫、孔雀蓝等,多彩交织,华丽夺目。嘉靖时五彩瓷器繁多,一方面是成化斗彩的施彩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与道教的盛行有关。宫中每次设坛斋醮,坛内都要悬挂许多五色旗。嘉靖朝五彩器如此之多与道教宣扬的五彩辟邪有着必然的联系。

2.2 描金器

嘉靖时期,金彩的制作特别盛行。景德镇御器厂嘉靖三十一年制瓷的档案中又有“纯情里海水龙、外拥祥云地贴金三狮龙等花盘一百、爵一百八十”的记载。由于金彩容易剥落,传世的完整金彩器比较名贵。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中谈到:明代瓷器上进行描金装饰最盛行的时期是嘉靖朝,常见的有矾红描金、蓝釉描金、绿釉描金、黄地描金、紫金地描金等。器物有炉、扁形鸡心执壶、盘、碗、高足碗、六角形葫芦瓶等。嘉靖描金器与嘉靖崇道关系密切,因为在斋醮时要使用大量描金器。道教与金有着极深的渊源,很早以前,与道教的方士们就主张服金长生。金器富丽堂皇,加之道士们不遗余力地夸大金器的作用,黄金器自然是供奉神仙的最佳礼器了。那陈设器,特别是斋醮时用的香炉、葫芦瓶、执壶、碗、盘等多见描金器就不足为怪了。

3 嘉靖瓷器的道教纹饰

3.1 葫芦纹

在中国古代葫芦被赋予神秘色彩,人们把葫芦的藤蔓绵延、果实累累、籽粒繁多,视作象征和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葫芦的谐音“福禄”有很好的吉祥寓意,人们认为它可以驱灾避邪、祈祷幸福、人丁兴旺。于是,葫芦成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和祝愿的象征。嘉靖时期由于对道教的迷信,因此道教信物自然成为被神化和吹捧的对象。葫芦就是八仙中的铁拐李手中所拿的圣物,扇子、鱼豉、花笼、葫芦、阴阳板、宝剑、横笛及笊篱被称为“暗八仙”,而经常出现在瓷器装饰上(见图2)。

3.2 云鹤纹

道教文化中鹤是仙禽,它代表着长寿。道教故事里神仙们或与鹤为伴,或驾鹤而行。嘉靖之前瓷器纹饰中的仙鹤多为伫立状(见图3),而由嘉靖开始,仙鹤均呈飞翔状,充分体现了“无时而不移”的庄子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官员服饰规范中“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

3.3 “福”、“禄”、“寿”之类的字

嘉靖时期有以福、寿等字作主题图案(见图4),并且出现了“捧字”、“托字”等新的装饰手法。一般是指在图案纹样的空隙夹以圆圈,在圆圈内写“福”或“寿”,也有在缠枝莲上托字的。不仅如此,在器底足书写“富贵长春”、“常命富贵”、“万福攸同”、“永保万年”、“长春寿喜”、“天下太平”、“福寿康宁”等祈福吉祥之语也多见嘉靖时期。

4 嘉靖瓷器的道教器型

4.1 葫芦瓶

在上述葫芦纹的介绍中已经提到了葫芦在道教中的意义,以及它在瓷器装饰中的地位。葫芦、青袍、宝剑是道士的必备之物,每个道士必须有度牒方可行道。由于嘉靖崇道,全国道士人数大增,仅嘉靖二十六年,嘉靖一次度天下道士就达24000人。道士人数剧增,道士用器生产自然增多。嘉靖时期葫芦不仅作为一种纹饰用于瓷器的装饰,葫芦还用于瓷器的造型。翻开明嘉靖时期的陶瓷史,我们可以看见很多葫芦造型的瓷器,有青花的、五彩的、黄釉的、描金的等等。形状也各有不同,有四方、六方、八方、菱形、圆形等。上面还绘有八仙、八卦、云鹤、灵芝、仙桃等道教纹饰。

4.2 道教人物瓷塑像

在嘉靖瓷器中除道教纹饰外,道教仙人的塑像也非常突出,有真武大帝像、南极寿星像、太上老君像、八仙人物像、愧星像、东方朔像等。这些人物塑像形象生动,有青花、三彩、五彩等多种釉色,是嘉靖时期的代表性器物。

4.3 仿青铜礼器

嘉靖祭祀用瓷有些是直接仿青铜礼器,如爵杯、豆、鼎、斝、簋、尊、炉、壶等,其中以爵杯和各式炉造型居多。以北京故宫藏品为例,爵杯有青花、五彩、蓝釉、黄釉、白釉等各色釉彩。炉有三足炉、桶形炉、鼓钉炉、绳耳乳足炉、冲天耳炉、象鼻形足炉、扁圆形三足炉等。在嘉靖各式炉中,以一座蓝釉冲天耳炉最有气派。此炉器形高大,在通体蓝釉上以金彩凸雕云龙纹,博大的气势,宏伟的造型,给人一种威慑之感。

5 御器厂制度的影响

5.1 对御窑厂瓷工的影响

嘉靖朝瓷器烧造数量庞大,致使瓷工们承受着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御器厂所需的劳动力有上班匠、雇役匠和辅助工“上工夫”和“砂士夫”。所谓上班匠,明代把手工业者编入“匠籍”。然而,御器厂若要烧造瓷器,这些工匠,仍要被迫自备工食去御器厂上班。按规定,这些上班匠只要在一次烧造任务完成后,就可归去。但是繁重的御器烧造任务,往往连续不断,没有一个完结的日期。因此,有的工匠在交纳了班银后,实际还要在御器厂常年无偿劳动。其结果是“正班各匠服役,今二十余年,未得停止。告部缴查,又因烧造未完,未造册缴部。身服庸役,又纳班银,实不胜困”。雇役匠,主要是指数量较少的绘画艺人和烧龙缸的“大匠”、敲青匠、弹花匠和裱褙匠等。至于辅助工,大约在嘉靖年间,上工夫为三六七名,砂士夫为一九零名,都是从饶州府所属七个县编派。上班匠劳动的无偿占有、雇役匠的强行抓捕、辅助工德编派面积广,必然迫使广大劳动人民起来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5.2 瓷器烧造费用庞大

由于御器厂对瓷器的挑选极严,凡上解的御器大多要“百选一二”;台、凉墩之类烧造“百不得一”;龙缸、花瓶之类“百不得五”。而景德镇实际的烧造数比上解数字不知超出多少倍。就当时来说,每件瓷器的耗费,已和银器的价值相当。万历二十八年,工科给事中王德宪说:“瓷器节传二十三万五千件,约费银二十万两”。可见每件瓷器的平均烧造费约为白银一两。而嘉靖朝好多年烧造瓷器都在十万件以上,那么每年的烧造费用则高达十万两左右。在嘉靖二十五年就将烧造御器的费用“加派阖省,随粮带征银一十二万两,专备烧造;而“三十三年,又加派银二万两,亦烧造支尽。自后,岁钜万,如鱼缸及砖又不止是”。这仅仅就烧造本身的耗费而言,此外还有“一岁数限”的运解,每次运解所花的装备、人力和运费每年又要几千两白银。巨大的烧造费用及运解费用使当时江西省的人民要承受高额的税收,老百姓苦不堪言。

6 结语

嘉靖皇帝一生溺信道教,这种崇尚虚无的做法,使嘉靖时期的瓷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首先是由于祭祀类活动的频繁举行,而导致祭祀类用瓷的大量增加。使得嘉靖年间景德镇御器厂的烧造任务变的很大。再者,由于嘉靖皇帝崇尚道教,那为他烧造的瓷器就必然带有道教色彩,比如说从纹饰的题材上多取材于道教文化的八仙、八卦、云鹤、灵芝、婴戏、葫芦和寿字等等。还有就是从器型上来迎合道教符号,葫芦瓶、道教神仙人物瓷塑和道教祭祀器皿等。嘉靖德崇道心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已经演变成为当时的一种“宗教审美观”了。而这种风气对当时负责宫廷瓷器烧造的景德镇御窑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嘉靖朝的瓷器具有别具一格的宗教美感。了解了这些背景,将有助于我们对嘉靖一朝瓷器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