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斯多惠说:“不称职的老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优秀的老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角色。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畸形的,即“权威—服从”的关系、“猫—老鼠”的关系。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问你答、我讲你听”的优势地位;学生处于受教育、受灌输、被摆布的弱势地位,主观能动性自然难以发挥。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转换角色,要从过去“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者自觉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要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者”,自觉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教师,应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形成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彼此走进心灵。教师要做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探索,并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其次,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语文课程就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安排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合作、探究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学生不仅会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还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精神。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讲授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当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因提倡自主学习而削弱。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教育家都充分肯定了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也强调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强化动机,激发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任何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倾向。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是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手段。

2.以情动人,激发兴趣。

梁启超说过:“用情感动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文章本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语文中,就要抓住“情”,以此把学生的心擒住,通过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与魅力,使学生领悟并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学习欲望。另外,语文教学不能形成八股,不能搞单一模式,不仅要因文定法,而且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因人定法。当然,教法灵活多变,绝非随心所欲,灵活多变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逐步学会自己学习语文。

3.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我们从这个观点中可以领悟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方法,是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成功能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力量,能促使学生更加勤奋的学习。实验证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可见,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保证。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学亦如此。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既是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师要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课本,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粗读、精读,如何利用网络等媒体搜集处理信息等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使学生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作者、作者不离时代的语文规律去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经常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及时交流和总结学习经验。同时,教师更要积极鼓励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过程达到最优化。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一定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标准;对教师来说,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目标。事实证明,只有教师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一定会用教师所授之“渔”去捕大量的“鱼”——积极主动地去求知、求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以全新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