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薛宝钗的“不可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薛宝钗的“不可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薛宝钗作为《红楼梦》中的关键人物之一,长期以来其形象及性格特征备受争议。曹雪芹表面上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深谙封建礼教、有诗书修养、有学识而又天资聪慧、品格端庄的完美形象,实际上她的性格中也有狭隘、偏激之处。本文从薛宝钗看似完美的性格中的漏洞与缺陷着手,仅就宝钗性格的“不完美”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薛宝钗 性格 不完美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On Xue Baochai's "Unlovable"

XIE Shujie

(College of Astronaut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

Abstract As one of the key figures in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a long time its image and character traits to be debated. Cao Xueqin, on its surface, he will shape her as a familiar feudal ethics, poetry and accomplishment, but very intelligent educated, dignified character perfect image, in fact, her character also has a narrow, extreme place. From the seemingly perfect character vulnerabilities and defects to proceed, for her "imperfect" to talk about some of his own views and opinions on Xue Baochai's character.

Key words Xue Baochai; character; imperfect

首先来看黛玉对宝钗完全放弃戒心的转折点――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兰言解疑癖”是因为黛玉在行酒令时,由于忘情而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原句,被宝钗记在心里,并就此对黛玉进行说教。着充分彰显了宝钗恪守封建道德的大家闺秀风范,但是这里也显露出了一个隐藏的事实:宝钗将书分为正经和不正经两种,她表面上装出一副封建卫道士的样子,劝黛玉不要因为读了这些不正经的书移了性情,可如若她没有读过这些“不正经”的书,她并不会知道这些句子出自《西厢》和《牡丹》。

其次来看薛宝钗行事圆滑的外衣之下暗藏的损人利己――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扑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历来薛宝钗都以行事圆滑著称,引得荣宁二府上下交口称赞。但是薛宝钗的“会做人”是她表现出来让大家看到的显性特征,实际上,一旦涉及到她自己的切身利益,她性格中的潜在意识便会主宰她毫不犹豫地通过牺牲别人来保全自己,这是她性格素质中的一个隐形方面。“滴翠亭杨妃扑彩蝶”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证。在滴翠亭,宝钗无意中听到了小红要坠儿替她和贾芸私传信物。后来因听见坠儿说要把子推开以免有人在外面偷听,宝钗躲闪不及,便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而且还镇定自若地向小红和坠儿问她们把黛玉藏在哪儿了。宝钗成功地表演了一场生动的独角戏,通过这出戏,她需要小红和坠儿认定一个事实――刚刚黛玉很可能听到了你们的对话,我什么都没听到。

宝钗在荣宁二府里面一向以行事谨慎著称,她为了保全自己,不给自己惹麻烦,这样做很容易被理解。按照薛宝钗缜密的心思和机警的反应速度,她完全可以编造一个小红和坠儿都不认识的自己房里的人,因为芒种为花神饯别的仪式是女孩儿们都要参加的,宝钗房内的用人出现在滴翠亭附近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她这么做恰恰是因为,宝黛爱情是宝钗登上“宝儿奶奶”宝座的最大绊脚石。在宝钗的潜意识里面,黛玉就是她的敌人,因此到了紧要的关头,她在下意识中便出卖了黛玉。

上面所举的两个例证一个是宝钗为了将黛玉拉到自己的阵营而表现出来的慈善心肠;一个是宝钗为了保全自己而陷害黛玉。主角都是宝钗,隐藏的人物都是林黛玉。宝黛爱情的牢不可破,让宝钗在潜意识里面才会把黛玉当成自己的对立面,她通过各种行动来对宝黛的爱情进行釜底抽薪式的破坏,并且不断奠定自己“宝二奶奶”的身份和地位。在宝玉面前,黛玉是“林妹妹”,而薛宝钗是“宝姐姐”,对一个男性来说,“姐姐”和“妹妹”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男性通常会极为反感被自己喜欢的异性当成弟弟来看待的,因此仅从称呼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黛玉和宝钗对于宝玉来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她要想在宝玉心中埋下自己爱情的种子,必须通过一系列事件来逐步完成。

于是便先是发生了“看玉”一事。“金锁需要宝玉方能配”这件事情在薛家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薛家来贾府之后,宝钗就借宝玉前来探病的机会主动要求看他的通灵宝玉,还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念了两遍。她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在宝玉那里“建个档案”:让宝玉知道实际上我薛宝钗才是那个可以和你相配的人,而且这是命中注定了的事情。薛姨妈曾经向王夫人提起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王夫人本身就信奉这些缘分佛法之类的东西,对这种说法肯定是深信不疑,而且长期以来宝钗在贾府的表现使其认定了宝钗的儿媳妇身份。到了端午时节,元春给贾府赐物,众姐妹之间只有宝钗和宝玉有相同的红香麝串,这也表现出了贵妃对宝钗身份的暗示与认定。

接下来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四回,宝玉挨打之后,宝钗先后两次探望,还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有……”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高潮,也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之一,从此宝玉在大观园较少受到父亲的管制。在宝玉挨打一事中,几乎所有重要人物都卷入其中,且心态各异。后来宝钗听说宝玉挨打跟哥哥有关,回去还同哥哥生了不小的气,结果差点被薛蟠说破心中秘密,气怔了到房里哭了一夜。作为一个成年女性,宝钗当然有权利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这没有错,可是她在明知道宝玉喜欢的是黛玉、宝黛爱情牢不可破的情况下还一心钻营,要在这份爱情里面加入自己的影子,要让自己不断地离“宝二奶奶”的位子更近,这就是宝钗的“不可爱”之处了。她为了取得这个位置不断苦心经营,直接导致了宝黛爱情最终的破灭和加速了黛玉的死亡。

宝钗还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贾府里的权威人物――贾母和王夫人。宝钗为了讨好贾母,在她的十五岁生日时,点贾母喜欢的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使得贾母更加欢悦。为了取悦宝玉,她又给宝玉念了一曲《寄生草》,以此证明她所点的戏不仅排场好,而且辞藻更妙,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让宝玉认定这出戏好,而且同时还认定宝姐姐无书不知。她内心明白王夫人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为了讨好王夫人,她又可以牺牲宝玉。某次王夫人向宝玉问黛玉的病有没有好,宝玉要用三百六十两银子为黛玉配药,王夫人不信,宝玉请宝钗替他作证。宝钗见王夫人无意给黛玉配药,就摇着手笑说自己没听见不知道。在金钏挨打投井之后,作为间接凶手,王夫人心里面负罪感十分重。可是宝钗没有表示出一分怜悯,还急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而且还说自己觉得金钏“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在井边坐着或是在井旁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她为了讨好王夫人,可以到一种冷血的地步,在她看来,金钏的命也就仅仅值几两银子。

对待别人有时又异常冷血刻薄。宝钗深知黛玉自小寄住贾府,性格柔弱而敏感,在贾府每天都带着寄人篱下的伤感过着相当忧郁苦闷的日子,却在把从黛玉家乡带来的土特产送给黛玉的时候存心说“物离乡贵”,把“人离乡贱”这半句深深地刻到了黛玉的心里;还偏偏当着没爹没娘、性格敏感的黛玉的面,扎到自己母亲的怀里撒娇,勾出黛玉无穷的伤感和挥洒不尽的泪水。当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之后,薛蟠尚且顾念救命之恩,带着小厮四处寻找甚至为其哭了一场;薛姨妈也“心甚叹息”;唯独宝钗听了并不在意,只是冷冷地说了几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之类的话。

宝钗一生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的爱情,她一贯信奉尊崇封建礼教,但是最后造成她的人生悲剧的也恰恰是封建礼教。她越是严格遵守封建礼教,便越远离宝玉的精神世界,这也就决定了她不可能得到宝玉的爱情。在得不到宝玉爱情的情况下,她仍旧嫁给了宝玉又最终成为了毁灭黛玉、将黛玉逼向绝路的人。她是一个坚定的封建礼教维护者,可是最终也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造就了其可惜、可悲、可叹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