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路遥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路遥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欧洲,其创作特点是作家客观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性格,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或单一的理论。当代作家路遥正是以真诚的写作态度,以一种人道主义的创作态度,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描写陕北这片他熟悉的土地。路遥小说笔下的人物大多是“城市交叉地带”的人物,作者用现实主义的笔法真实描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的众生相。

关键词:现实主义;城市交叉地带;悲剧命运;宿命论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10-01

在当代文坛上,地域文学逐渐成为一个特色,这其中,陕西文学不能不说是当代文学的一个重镇。路遥、实、贾平凹的创作不仅使得陕西文学达到一个高峰,同时推动当代文学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在文学史上,对路遥的介绍并不是很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确是路遥所具有的庞大的读者群,人们知道路遥也许不是从教科书上,但是对于小说《平凡的世界》,读者一定不陌生。路遥的作品给予读者更多的是那份久久不肯消逝的感动,如对人生创伤和屈辱感的刻骨铭心,对身处厄运的生存命运的砥砺,对青春的过失和迷茫的宽容,对陕西黄土地的无尽热爱。

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但是其并没有特别固定的理论以及概念的定义,因此现实主义不是一个单一的统一的理论。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创作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路遥的创作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以现实主义为坚守。

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于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有着农村味又有着城市味的人,他一直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的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他在这片土地上审视自己同样也审视着这个社会。从主观创作态度上来说,路遥对文学寄予了太多的厚望,他渴望文学能真实地再现当代生活的生活风貌,进而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对话,使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达到审视当下生活,净化心灵,从而对社会人生起到积极作用,这一文学观念不仅与源远流长的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文艺载道”的思想观念是一脉相承的,更是路遥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表现。

路遥的作品延续了革命文学的一些特征,例如贴近时代生活,塑造理想化、英雄化的人物形象,运用社会化、政治化叙述视角力图通过此来把握时代精神本质的主观努力等,这是路遥秉着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一大表现。例如《平凡的世界》中,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其中不乏社会现实的影射,而书中最引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不甘心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秉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社会,作者用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精神去讴歌这群自强不息的农民,同时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达到激励人心,鼓舞社会的目的。正如路遥曾经说过:“我们的责任不是为自己或者少数人写作,而是应该全心全意全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壮丽的生活,也用她的乳汁育了作家艺术家。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路遥小说创作的另一个特点便是人物的立体化。在《平凡的世界》中人物性格的立体化,就主要表现在作家对“反面”人物的态度上。这类人物主要是田福堂、王满银、孙玉亭等。田福堂的工于心计、追逐权力,王满银的游手好闲、不负责任;孙玉亭的邋遢、可笑和高涨的“革命热情”,都在作家精彩逼真的描绘中得到了栩栩如生的表现,显然,作家对这些反面人物的性格的主要方面并不持认可、赞同的态度,但作家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表示了难能可贵的宽容和体谅,作家有时也讽刺他们,但这讽刺是善意的,温和的,有时还含着微笑,有着会心的理解,作者塑造人物时,再不是所谓的脸谱式,没有纯粹的好人与坏人,而路遥也表示自己的这种创作受到俄国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

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了自己沧桑人生路程的路遥,其短暂的生命历程本身也是悲剧,路遥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放在“城乡交叉地带”这一特定环境中,城乡的经济差距,城镇户口等对农村和农民始终充满了诱惑。优秀的人才渴望冲进城市文明,为达到这一目的,有试图通过靠自己的实力即“求学”改变命运,有的试图通过婚姻方式彻底改变命运。正是建立在追求这个目的上,路遥为我们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社会众生相。从路遥早起的创作《月夜静悄悄》、《姐姐》、《风雪腊梅》、《痛苦》、《你怎么也想不到》等,作者描写了自己熟悉的“城乡交叉地带”的知青生活,展现了对农村落后生活以及对他们生活状况的担忧。

《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就是生活在这个交叉地带的一个农村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这个形象具有双重性,在他的身体上体现了处于这个交叉地带的人的复杂心理。这个人物他有文化,有知识,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最终却是高考落榜。他只能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徘徊,生活的大起大落给予他的是致命的打击,因此这个人物便具有了不可言说的悲剧色彩。路遥把人生的多变性以及人物所处的时代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细腻的描写了出来,这就使得人物更加的真实。

路遥作品中强烈的悲剧意识不仅使得作品具有浓厚的暗淡的色彩,同时也使读者深陷其中无法释怀。然而在路遥的作品中,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人物自身的性格都使得故事最终朝着悲剧的结局走去。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路遥的作品中有着一种强烈的宿命论色彩,作者与读者最喜爱的主人公最终都没有逃脱悲剧的厄运。高加林在爱情与事业的双层失落中咀嚼苍凉的人生,本应该有个团圆结局的田晓霞与孙少平却因田晓霞的突然离世而剧终。作者对于宿命论的认同就如同他对生命力顽强的认同一般,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就强调过,西方文学的伟大正因为它有悲剧,尽管在悲剧中英雄人物无论怎样挣扎都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但悲剧给人的力量正是那种永不屈服的奋斗精神,路遥的作品的可贵之处同样是在这个地方,读者尽管对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扼腕不已,但又不得不感动于他们永不认输的可贵精神。

当代著名作家路遥以其一直所坚守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多描写陕北这片土地上“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民人物,处于这一特殊地带的复杂心理,他们的人生悲剧,爱情悲剧,性格悲剧。路遥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内心状态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真实状态。路遥的创作中更多的是一种宿命论的悲观色彩,人物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但其作品更让读者感动的更多是人物那种不向命运低头,顽强砥砺的可贵品格。路遥用自己手中的那支笔唤起读者内心深处所积淀的那份共同的心理诉求,而这笔中所蕴含的正是作家那种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参考文献:

[1]路遥.路遥文集[M].西安:西安人民出版社,1993.

[2]路遥.人生[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3]雷达.关于现实主义生命力的思考[N].太原日报,2011-01-11.

[4]史铁生.活着的事[M].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2006:4.

[5]李星.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J].文学评论,1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