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职学校学生教室空气细菌数测定和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学校学生教室空气细菌数测定和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其空气卫生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室内空气是否洁净,可通过测定空气中细菌数判断。本文通过直接沉降实验法,获得教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利用奥梅梁斯基计算法,换算成1m3 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在密闭教室中,细菌数达3400~7200 /m3;通风1小时后细菌数在2500~4900 /m3;紫外线灯照射20分钟后细菌数减少至1800/m3以下。建议每个教室配备紫外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用紫外灯照射几十分钟。

[关键词]教室;空气;细菌数 ;紫外线灯;照射

一、 前言

空气本身不含细菌生长可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因此它不是细菌生活的天然环境,所以洁净的空气细菌的含量很少,但是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教室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学生的呼吸、咳嗽、讲话,都会从呼吸道,消化道带出相当数量的细菌,这些细菌飞扬在空气中,经过一定时间又会沉降在地面,由于学生奔跑活动,地面的尘埃会飞扬在空气中,附在尘埃中的细菌又随尘埃散布在空气中,如果在一个班级中有一两个学生患有疾病,病源菌更易散布在空气中,这也是某个班级某个学生患病会导致多个学生患同种疾病的原因所在,所以空气是学生传播疾病的主要媒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预防某些传染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实验方法在密闭上课40~45分钟后,测定教室中细菌数量;下课后通风1小时后测定教室中细菌的数量;利用紫外灯仪器照射几十分钟后测定细菌的数量。本文测得的数据和分析仅供参考和交流,不构成对教室改造的指导依据。

二、实验材料及准备

1、仪器及材料:

高压灭菌锅、放大镜、电炉、天平、无菌箱、烧瓶、无菌平皿(Φ9 cm)、搪瓷烧杯、量筒、玻璃棒、棉塞、营养物质、2%N aOH、2%HCI、pH试纸等。

2、培养基制备:

测定细菌数的培养基为普通营养琼脂固体培养基,其制作方法如下:称取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调整pH至7.2~7.4,加入15g琼脂,在电炉上边加热边溶解,琼脂完全溶解后,分装在烧瓶中,加盖棉塞于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15min。取出后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分装于灭菌过的平皿中,每平皿15~20ml。待凝固后成为实验用平板,放入36±1℃恒温箱中培养24h,取出检查无细菌菌落,保存4℃冰箱中备用。

3、紫外灯:

本实验采用移动式紫外灯设备,型号为:JL-C7型紫外线空气消毒机。

4、恒温培养箱:

10~60℃恒温培箱,温度波动范围在±0.5℃。

三、测定方法

1、在密闭的教室中上课40~45min,学生人数在40左右的教室不同部位放置平板。分为三组:第一组,教室较清洁,每天扫地拖地板,地上泥尘较少;第二组,教室略为清洁,每天扫地,地板每周拖1~2次;第三组,教室较脏,很少扫地拖地板,垃圾较多,地上泥尘较多。在每个教室选定4个点及中央1个点,分别放置平板一块,离地面高度约1m,离墙面约50cm。开启平皿盖子,暴露空气中5 min,盖上盖子后,同时放一普通琼脂平板于桌面上不启盖,以作对照。倒置平板后立即放入36±1℃恒温箱培养48h。

2、上课过的教室测定细菌菌落数,扫地后教室打开门窗,通风1h,学生流动为随意,方法同上。

3、上过课的教室,放入两台移动式紫外灯仪器,前后各一台,用45W紫外灯照射20分钟,然后用上述方法放好平板,开启盖子,暴露空气中5min,立即培养,方法同上。

四、结果计算

1、测定结果。

培养后,取出计数平板表面细菌菌落数,并用放大镜仔细检查肉眼不易看到的小菌落,不要遗漏。每块平皿中细菌菌落数见表1。

2、结果计算。

测定得到的菌落数,用奥梅梁斯基计算法换出教室中每m3空气的细菌数,即:

式中:A为培养基表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

t为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单位为分钟。

N为平板中所含的细菌平均菌落数,单位为cfu。

计算结果见表2

五、分析与讨论

1、空气中细菌数可作为空气细菌学评价的指标,这与微生物随飞沫与悬浮颗粒飞扬于空中有关,即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飞沫和悬浮颗粒。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空气中细菌浓度为700~l 800 cfu/m3时,有发生空气感染的明显危险因素,当≤180 cfu/m3时,就安全得多。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菌落总数≤2500 cfu/m3 为合格。参照此规定,教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也应≤2500 cfu/m3。根据实验方法,本次测定的细菌只包含嗜温性的细菌,不包含嗜冷性细菌和致病性细菌的测定;根据实验原理,环境中细菌总数越多,其含的致病性细菌和病毒存在的可能性越大。这些致病性微生物可能包含有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SARS病毒等。

2、从以上测定结果可以看出,第一组的教室,清洁卫生做得好,空气中细菌数较少,但上课后测得的空气中细菌数仍>2500 cfu/m3;而第二组和第三组,平时清洁卫生做得较差,室内空气中细菌数大大超过规定的标准,建议学校加强教室环境的卫生工作,让学生认识空气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通风1h后测定的结果,第一组教室空气细菌数明显减少,但空气中细菌数仍接近2500 cfu/m3指标;第二组和第三组通风后与通风前测定的细菌总数有减少,但仍>2500 cfu/m3;,这与打扫时未拖地板,也可能与学生的流动性未受限制及通风时间过短有关,今后可再做这方面的测定,紫外线照射后细菌数明显减少。

3、经紫外线照射处理过的,空气中细菌数大为减少,大部分教室细菌数≤2500cfu/m3。笔者建议,每个教室可配备4盏30W的紫外线灯,且不需要很大的投资,开关由部门掌控,在学生课外活动时开启,照射20~30min,可一举两得,教室既杀了菌又能促使学生参加户外活动。

4、空气中细菌数量和种类还受温度、季节、空气湿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次测定的季节为春季,空气温度约20~25℃,RH85~90%左右,教室为水泥地板的普通教室。

参考文献:

[1] 魏明奎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一版第3次印刷

[2] ]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