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海五龙沟石灰沟金矿床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海五龙沟石灰沟金矿床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对青海五龙石灰沟金矿的地质、矿床特征、矿石及蚀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对找矿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石灰沟金矿 矿体特征 矿石及蚀变特征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95-2

1矿区地质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古元古金水口群(Pt1J),主要分布在矿区中部和东北部。岩性主要为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大理岩、斜长角闪片岩、局部见有含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变粒岩等。岩石普遍遭受较强烈的混合岩化、出现条带状、眼球状构造,矿区东部出现少量混合岩,具有混合岩化的黑云斜长片麻岩是矿区内的主要含矿围岩(图1)。

1新生界第四系;2下元古界金水口群;3-6元古代石灰沟超单元:3岩金支沟单元,4无名地单元,5东山单元花岗岩脉,6黑石山单元;7花岗岩脉;8花岗闪长脉;9闪长玢岩脉;10闪长岩脉;11辉石闪长岩脉;12地层产状;13实测、推测断层及编号;14角岩化带;15.地质界线;16氧化带及编号;17金矿体;18小型金矿床及编号;19多金属矿点及编号;20铜矿(化)点及编号;21钼矿(化)点及编号;

1.2构造

矿区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北西走向断裂构造非常普遍,目前矿区内发现的较大规模的断裂按其展布方向可分为ABCEF这五组。

(1)北西向断层

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规模较大,分布最广,产状与矿区产状基本一致,呈狭长的带状分布,局部呈弓形弯曲;倾向 NE、倾角较陡,一般55-75°之间,断裂及其蚀变带宽5-30m不等,主要有F8、F12、Fl3、F15、F16、F18、F75、F78等 8 条断层。

F16断层:北西向展布于矿区南部石灰沟东一带,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中,倾向45°,倾角50-70°,断层破碎带宽一般 5-20m,长约6km;主要表现为逆断层性质,主体部分组成Ⅰ号金矿化蚀变带及金矿化(体)严格受该破碎带控制。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和高岭土化等蚀变强烈。

F12断层:分布于矿区中南部岩金沟—带,赋存于金水口群片麻岩中,两侧花岗闪长岩、闪长岩、斜长花岗岩体发育,断层走向340°,倾向北东,倾角40°,走向上呈舒缓坡状延展,具有分枝复合特征,破碎带宽一般5-30m,控制长约4km。断层通过处岩石非常破碎,挤压片理、揉皱十分发育,带内糜棱岩、断层泥和构造角砾岩较为普遍。断层被后期北东向断层切割,走向上不连续,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断层性质表现为逆断层,并且具有多期活动特点。金矿化(体)密集分布,Ⅲ、Ⅳ号金矿化蚀变带及金矿(化)体严格受该断层控制。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等蚀变强烈。

(2)北西西向断层:矿区发育有 2 条(F9、F10) 北西西向断层,基本平行展布,向西延伸至石灰沟口一带,被第四系覆盖,向东延伸至测区外与希望沟脆韧性剪切带相连;该断层带通过处,岩石挤压破碎,地表展示为逆断层性质,具多期活动特点。控制了矿区Ⅴ、Ⅵ号含金蚀变破碎带的分布。

(3)东西向断层:矿区内不发育,仅2条F101、F101,其中F101展布方向NE45°,倾向NW,倾角70°,长大于500m,具张性特点。

(4)南北向断层:矿区内仅见F19一条,其形成时间较晚,性质主要表现为平移断层,对区内岩体北西向断层等沿走向上的展布起了一定的破坏作用;该断层位于矿区西南,石灰沟沟口一带,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中,破碎带宽度为10-30m不等,控制长约1.3km;Ⅷ号金矿化蚀变带及金矿化体严格受其控制。断层破碎带内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和高岭土化等蚀变强烈,斜长花岗岩脉、闪长岩脉、石英脉十分发育,并常呈碎块状。

(5)近东西向断层:它切割了NWW、NW 向断层及地层、岩体、矿体在走向上的连续性,显示出左行走滑特征。展布方向近 EW、倾向N、倾角70-80°长约6km,断距170m。断层通过处地貌上形成峡谷、负地形呈线状分布,岩石破碎,挤压片理十分发育。常形成5-10m宽的断层破碎带。

1.3侵入岩

出露有石灰沟超单元中酸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其中,岩金沟单元(Pt3Y)为浅灰色中细粒黑云斜长花岗岩,分布零星。呈岩枝或岩脉侵入于片麻岩地层中.无名地单元(Pt3W)为浅灰色中细粒含暗色包体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多分布在矿区中部及南部,呈岩株或岩枝产出,东山单元(Pt3D)为灰色中粗—细粒暗色包体角闪花岗闪长岩,较集中地分布在月亮湾一带,呈岩枝产出,黑石山单元(Pt3H)为灰绿色中细粒闪长岩、辉石黑云母闪长岩,分布较广,多为岩脉,上述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

2矿体特征

矿区内已发现含金破碎蚀变带7条,多呈NW-NWW向展布,个别为SN向,行排列,具等间距分布800~1000m(图2)。蚀变带一般长几百米至几公里,宽几米至几十米。

1第四系;2石灰沟超单元;3金水口群白沙河组;4闪长岩及闪长岩脉;5含矿蚀变带;6金矿床

金矿体主要分布在NW向含金破碎蚀变带中,呈脉状、透镜状及不规则长条状产出,沿走向和倾向上矿化分段富集比较明显,走向上常呈尖灭再现,尖灭侧现,具膨胀狭缩和分枝复合现象,倾向上常出现产状由陡变缓的部位(图3)。

矿区共圈出金矿体37条,矿体规模变化较大,延长一般在150-400m之间,最短的仅有几十米,最长可达580m,延深5-420m,延长与延伸比值介于1.1-1.3之间,矿体产状与断裂破碎带产状基本一致,走向 NW,倾向NE,倾角50°-70°,含Au品位一般为1-10g/t。

3矿石及蚀变特征

(1)矿石的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辉锑矿、辉铁锑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钾铁矾、铜兰、白铁矿等,微量银金矿、自然金和碲金矿,金属硫化物含量在4-7%之间,脉石矿物组合较复杂,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少量辉石、角闪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高岭石、磷灰石等。

(2)矿石的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碎裂结构。

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土状、粉末状构造,脉状构造。

(3)矿物的生成顺序

根据矿物的特征、嵌布关系及矿石结构构造,初步认为矿物的生成顺序是:毒砂…石墨—黄铁矿—自然金…石英、绢(白)云母、粘土矿物、绿泥石、黄钾铁钒、炭质—褐铁矿…臭葱石(注:表示矿物的关系不太清楚)。

(4)金的赋存状态

镜下可见金矿物产出形式主要为自然金,其呈各种形态嵌布在脉石中及脉石微裂隙中。嵌布在脉石中的金占可见金的89.48%,分布在脉石裂隙中的金占10.52%。

镜下不可见金约57%,分布在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中,21%的金呈包裹体的形式分布在硅酸盐矿物中,1.2%的金分布在碳酸盐矿物,褐铁矿中,约10%的金呈镜下可见自然金的形式存在。

(5)蚀变特征

矿床围岩蚀变十分强烈,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及绿泥石化等,其中以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尤其是硅化强烈地段,矿石品位较富。围岩蚀变主要呈面型分布,分带不明显。

参考文献

[1]陈骏,王鹤年.地球化学[M].科学出版社,2004.

[2]董英君,张德全,徐文艺等.东昆仑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与矿产资源分布[J].矿床地质,2011,24(2).

[3]李荣社,计文化,赵振明等.昆仑早古生代造山带研究进展[J].地质通报,2007,26(4).

[4]宋忠宝,贾群字,张占玉.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野马泉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西北地质,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