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76例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改变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76例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改变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研究以7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眼震电图仪进行自发性眼震试验、位置试验、摇头试验、转颈试验、温度试验和视眼动系统检查,并与同年龄段的健康人进行比较,以观察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改变特征,为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减退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 前庭功能 临床防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049-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糖尿病组:选取2004年9月~2008年10月在某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76例,男34例,女42例;年龄30~70岁,平均(42.53±10.65)岁。病程1~26年,平均(14.54±9.61)年。Ⅰ型17例,Ⅱ型59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新诊断标准,并排除由上呼吸道感染、噪声、耳毒性药物、外伤、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眩晕、恶心、呕吐、耳聋及耳鸣。对照组:另选同年龄段的健康人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0~70岁,平均(41.16±9.12)岁。血糖及血脂均正常,无耳疾、眼病及眩晕史,听功能正常。以上两组年龄构成相匹配,P>0.05。听力学检查为纯音听阈测听。

1.2 测试方法。应用北京爱生电子技术研究所制造的YD22型ENG测试仪检测。ENG仪电子放大器时间常数3s,记录纸速10mm/s,增益1mm/s,电极安放于受试者双眼外眦部及眼球中心垂直线上的眉弓上缘及眶上缘下方,操作在暗室内进行,检查前受试者在暗环境内适应3~5min后进行眼动幅度定标(1°=1mm)。通常以连续出现3个以上眼震波为出现眼震,其方向按快相方向确定。眼震幅度、频率和慢相速度(SPV)计算均取最大眼震反应期10s时期内的平均值。SPV=眼震慢相波幅/慢相时间(°/s)。

1.3 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自发性眼震试验:受试者坐在暗室内不动,睁眼、闭眼各记录30s。眼震≥7°/s为异常。

位置试验:取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和头悬位4个常规头位,头部固定,向左右转,每种头位变换时应尽可能慢,头与体一起变换,以减少运动的影响,观察20~60s,眼震≥7°/s为异常。

按Nylen分类:方向改变型眼震(头位改变时眼震快相方向改变)为Ⅰ型;方向固定型眼震(头位改变时眼震快相方向不改变)为Ⅱ型;不规则型,属Ⅰ、Ⅱ型之间为Ⅲ型。Ⅰ型、Ⅲ型多是中枢性,Ⅱ型多是外周性。

摇头试验:受试者端坐于靠椅上,头前倾30°,对受试者进行水平方向的被动摇头,范围是左、右30°,频率2Hz,在15s内摇头30次。至少记录5个连续的眼震,取其第Ⅰ相方向作为其眼震方向,眼震慢相角速度≥3°/s,记为阳性。

转颈试验:受试者头直端坐位,然后令其快速向左转颈头直位向右转颈头直位。在每一头颈位观察10~15s看有无眼震出现,有眼震时观察记录30s。对照组在转颈中可出现2~3个眼震波。

温度试验:受试者仰躺在30°斜枕上,使水平半规管保持在垂直位置,先冷水后热水以(30.0±0.5)℃、(44.0±0.5)℃空气分别灌注左右耳各60s,戴眼罩睁、闭眼记录并作心算,2次灌注间隔5min,比较各组冷热试验的频率(次/s)、幅度(°)、潜伏期(s)、视觉固视抑制指数(即注视指数,FI)及SPV(°/s),并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记录双侧不对称比值(CP)和优势偏向比(DP)。CP指标>15%评定为一侧半规管轻瘫,双耳冷热刺激SPV均值60°/s评定为前庭眼动反应增强;DP指标>20%为异常;FI

扫视试验:受试者坐位头不动双眼平视正前方,注视并跟踪左、右扫视灯光点移动,眼水平运动夹角为20°,光点频率为0.5Hz,通常检测5个扫视波,测试时间为40s。比较各组扫视的潜伏期、精确度(%)及SPV,并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统计学分析项目包括:基本统计学描述、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X2检验,以P

2 对照组

对照组视动眼震系统(扫视试验、凝视试验及平稳跟踪试验)无一例异常。仅位置试验中5例(8.3%)引出水平位置性眼震,均为NylenⅡ型。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温度试验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扫视试验潜伏期、精确度及S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凝视试验最大SPV、平均SPV、频率及眼震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平稳跟踪试验眼动速度、增益值、THD及叠加扫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前庭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空间定向及保持人体平衡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耳蜗神经节与前庭神经节邻近,具有共同的神经鞘,所以微血管病变可以波及听神经和前庭神经,造成糖尿病患者耳鸣、听力下降、眩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及四肢厥冷等位听功能减退症状,有研究表明微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位听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我们对7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庭功能及听功能检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前庭功能减退为68.4%,证明糖尿病患者确实存在前庭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糖尿病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

[2] 周波.糖尿病患者秋季养生三字经[J].糖尿病新世界,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