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在初中生中的适用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在初中生中的适用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初中生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班级整群抽取,分为2个样本。对样本一的616名初中生施测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考试焦虑量表;对样本二的679名初中生施测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自尊量表、Beck抑郁问卷。结果:对样本一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各条目在所属因子的因子负荷为0.548~0.858,三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4.44%;对样本二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为原量表的三因素结构(高标准因子、差异因子和秩序因子)提供了支持,拟合指数为:χ2/df=6.653、GFI=0.907、CFI=0.901、RMSEA=0.066,模型拟合较好。利用两个样本的数据进行的信度分析表明,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69、0.904和0.708。效标关联效度检验表明,高标准和秩序分量表均与自尊正相关(r=0.30、0.10,P

【关键词】 完美主义;初中生; 心理测量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2-0895-04

完美主义是追求高标准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对完美主义的研究起始于人们对一些负面心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早期的完美主义研究者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消极的人格结构,对心理健康不利[1-2]。随着完美主义研究的深入,国内外编制了多个完美主义量表,应用比较多的英文版量表包括Burns(1980)的完美主义量表、Frost等人(1990)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Hewitt等人(1991)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以及Slaney等人(2001)编制的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其中前三个量表强调的就是完美主义的消极或有问题的方面。但是,目前大量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完美主义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具有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双重内涵[3-4]。基于对正常人的访谈研究,Slaney等人编制的近乎完美量表英文修订版(Almost Perfect Scale-Revised,APS-R),适合于对正常人完美主义人格的研究[5]。

近乎完美量表英文修订版(APS-R)由23个条目组成,包括三个分量表:高标准(high standards)(7个条目)、秩序(order)(4个条目)和差异(discrepancy)(12个条目)。其中,高标准分量表测量的是完美主义的本质内容,即人们对高标准的追求;差异分量表测量个体感受到的实际成绩与高标准之间的差异,用于评估完美主义者追求高标准带来的痛苦;Slaney等人对完美主义者进行的两个访谈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在追求高标准的同时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秩序感[6-7],所以,量表还包括第三个分量表――秩序,用于测量人们对秩序的追求。量表采用Likert 7点评分,从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

杨丽在我国大学生样本中对Slaney等人的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进行了中文修订,并考察了其信度和效度。结果和原量表相比,中文修订版删去了第18条,修订后的APS-R具有较高的信效度[8]。本文对杨丽在大学生样本中修订的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进一步在初中生中进行信度、效度检验,考察它在初中生中应用时是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石家庄市第27、第41和第4中学的分两次抽取了两个样本

样本一:采用班级整群抽取的方法,从石家庄市第27、第41和第4三个重点中学的普通班共抽取初中生660名。用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考试焦虑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集体施测(其中初一220名,初二220,初三220),串列删除有缺失值的样本后,有效问卷616份,其中初一学生198名(男106名,女92名),平均年龄12.8±0.6岁;初二学生206名(男101名,女105名),平均年龄13.9±0.6岁;初三学生212名(男102名,女110名) 平均年龄14.9±0.7岁。

样本二:采用班级整群抽取的方法,从石家庄市第27、第41和第4三个重点中学的普通班抽取初中生710名。用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自尊量表、Beck抑郁问卷进行集体施测(其中初一220名,初二220,初三270),串列删除有缺失值的样本后,有效问卷679份,其中初一学生219名(男94名,女125名),平均年龄12.7±0.5岁;初二学生202名(男101名,女101名),平均年龄13.7±0.5岁;初三学生258名(男126名,女132名) ,平均年龄14.6±0.7岁。

1.2 工具

1.2.1 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Chinese Almost Perfect Scale-Revised,CAPS-R)[8]

该量表包括三个分量表:高标准 (6个条目)、秩序 (4个条目)和差异 (12个条目)。采用Likert 7点评分,从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

1.2.2 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9]

共10个条目, 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自尊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重测信度为0.82。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789。

1.2.3 Beck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10]

共21项,4级评分,量表总分能反映个体的抑郁症状程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55。

1.2.4 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11]

共37题,每个问题要求作是或否的二择一回答。王才康(2001)对广州地区345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报告7天后的重测信度为0.62,Cronbach α系数为0.64。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58。

1.3 统计方法

进行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2 结果

2.1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的项目分析

将样本一和 样本二的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调查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其中,条目2与总分相关较低(r=0.22),予以删除外(见表1)。各条目与所属维度的相关远远高于与其他维度的相关,各个条目鉴别力较好。

2.2内部一致性信度

APS-R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64~0.902。分量表之间具有小到中度的相关,其中,高标准因子和秩序因子之间为0.38(P

2.3 效度分析

2.3.1探索性因素分析

用样本一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KMO值为0.910,表明变量间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为11407.84,显著水平为0.000,表明相关阵不是单位阵,各个因子间并非独立,能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选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直接斜交转轴法Direct Oblimin,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得到三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4.44%。结果支持原量表三个因子的结构(见表2)。

2.3.2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验探索性因子结构的稳定性,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样本二的数据进行交叉证实(Cross-validation)。结果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的三个因子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为:χ2/df=6.653、GFI=0.907、CFI=0.901、RMSEA=0.066,IFI=0.912、NNFI(TLI)=0.901。模型拟合较好。

2.3.3 效标效度

以考试焦虑量表、自尊量表、Beck抑郁问卷得分为效标。结果见表3。

2.4 初中生各因子得分情况

女生的秩序因子得分高于男生。男生的高标准和差异因子得分高于女生(见表4)。

3 讨论

Slaney等人的研究结论表明: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3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较高。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同时,分量表之间具有小到中度的相关:高标准和秩序分量表之间为0.42,高标准和差异分量表之间为-0.12,秩序和差异分量表之间为-0.03[5]。杨丽对22个条目的APS-R进行信度分析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比较理想。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APS-R的高标准、差异和秩序的理论建构。高标准分量表和自尊、自我效能感、正性情绪呈正相关,差异分量表和抑郁、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负性情绪呈正相关。

在本研究中,删除了与量表总分相关较低的条目2,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为CAP-R的三因素结构提供了支持,即高标准因子、差异因子和秩序因子。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较高,表明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水平可以接受。与原量表一样,在我国初中生中,高标准因子和秩序因子中度相关,存在部分重叠;差异因子与高标准因子、秩序因子低度相关。

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在初中生中的效标关联效度显示,高标准、秩序和差异三个与积极和消极的心理健康指标呈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这与近乎完美量表英文版以及近乎完美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近乎完美量表英文版在资优中学生中(平均年龄13.2)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支持原量表三个因子的结构 [12] ;在普通中学生中(平均年龄12.7)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只确定了两个因子,即高标准因子与差异因子 [13]。原量表作者对大学生的访谈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在追求高标准的同时,还追求整洁、秩序、条理,在构建量表结构时,包含了秩序因子。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中文版近乎完美量表的三因子结构。

在国内外初中生完美主义研究中,对性别差异的探讨很少。Baker [14]发现,青少年中,资优女生的完美主义水平高于资优男生以及普通男生和女生。Bellamy[15]在普通青少年中发现,女生完美主义水平高于男生。本研究发现,初中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标准,这可能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男孩寄予更高的希望,对男性身份的认同也易于促使男孩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中女生的秩序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更喜欢整洁和条理有关。本研究结果与Siegle[16]对资优青少年的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在初中生样本中,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于国内初中生完美主义的测量和研究,并成为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的一个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Burns DD. The perfectionist's script for self-defeat[J].Psychol Today,1980,11:34-51.

[2]Horney K. 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 The struggle toward self-realization [M].New York:W.W.Norton,1950.

[3]Hamachek DE. Psychodynamics of normal and neurotic perfectionism[J].Psychology,1978,15:27-33.

[4]Bieling PJ,Israeli AL,Antony MM.Is perfectionism good,bad,or both? Examining models of the perfectionism construct[J]. Pers Individ Differ,2004,36:1373-1385.

[5]Slaney RB,Rice KG,Mobley M,et al. The almost perfect scale-revised[J].Measure Evaluat Counsel Dev,2001,34:130-145.

[6]Slaney RB,Ashby JS. Perfectionists: study of a criterion group[J]. J Counsel Dev,1996, 74:393-398.

[7]Slaney RB,Chadha N,Mobley M,et al.Perfectionism in Asian Indians: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 in India[J]. Counsel Psychol,2000,28,(1): 10-31.

[8]杨丽. 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APS-R)的中文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 139-144.

[9]Rosonberg.自尊量表(SES)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8-320.

[10]刘平.Beck抑郁问卷(BDI)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1-194.

[11]张作记.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特刊):126-127.

[12]Vandiver BJ,Worrell FC.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Scores on the Almost Perfect Scale-Revised With Academically Talented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J Second Gifted Educ,2002,13(3),108-119.

[13]LoCicero KA. The reliability,validity,and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Almost Perfect Scale-Revised in a sample of middle school-aged adolescents[D].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2000.

[14]Baker JA. Everyday stressors of academically gifted adolescents[J]. J Second Gifted Educ,1996,7:356-368.

[15]Bellamy J. Perfectionism in adolescents: A comparison of private and public school student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M]. University of Manitoba,Canada.1993.

[16]Siegle D,Schuler PA. Perfectionism Differences in Gifted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Roeper Review,2000,23(1),39-44.

2008-02-01收稿,2008-08-13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