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出手前应做足“功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出手前应做足“功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社会的进步,老百姓收入的增长和文化修养的提升,时下热衷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们热衷收藏的目的虽然不尽相同,但其中许多人都把收藏看成是一种另类的投资生财的手段。一件看似平常的摆设一旦与历史扯上关系,就会被看作是古董,人为地赋予文化与财富的双重意义,在流动性泛滥的当下身价暴涨。

然而由于收藏牵涉到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要对收藏品年代与真伪做出准确鉴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古玩市场鱼龙混杂,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收藏古董不仅需要相当的经济实力,还要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

就本案而言,因为瓷器由田文峰交付李白后,长期由李白占有,且存放地点亦发生过变更,因此就算李白提供鉴定的瓷器确为赝品,法院也无法确认鉴定的瓷器就是交易当时田文峰交付的瓷器,因此这23件瓷器究竟是真品还是赝品,已很难判断,李白只能按约定履行付款义务。

由此可见,收藏品买家在交易前应做足功课”,如果自己不懂行,应当请专业人士“把把脉”,最好签订书面协议。否则一旦发生纠纷,在标的物已完成交付的情况下,买家举证难度相当大,诉讼风险只能自己承担。此外,买卖双方还应当学习《文物法》,防止非法交易。

理财金手指:别因虚荣心买“打眼”货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这句话用在古玩投资领域也不例外。在古玩收藏界,有一个词叫“打眼”,意思是东西没有看准,把假货看成真货被人蒙了。那么,怎么才能尽量避免打眼呢?首先,玩古董要量力而行。就是说,就收藏知识而言,收藏者一定要清楚知道哪个方面是自己的长项,从而谨慎地涉足自己经验生疏的领域。再者,玩古董要切忌虚荣之心。一些收藏爱好者之所以屡屡“打眼”,就是因为虚荣心在作祟。这些收藏者往往稍微懂得一点门道,待商贩一捧,自己就头脑发热忘乎所以,以为自己真的道行很深,慧眼识金。这样情形下买回的东西自然要悔之晚矣。所以,收藏要想不“打眼”,就要心如止水,戒除虚荣之心。而在目前收藏品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下,普通投资者在决定进入古玩收藏这座“迷宫”之前,还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