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垂直农场”景观为依托的都市托老所营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垂直农场”景观为依托的都市托老所营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快速城市化造成大量耕地的流失,未来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垂直农场”。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养老院模式由于在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提供的服务相对欠缺,容易使老人的身心健康受到负面影响。而“都市托老所”将“垂直农场”的理念引入到养老院的建设中,观赏结合劳作,为老年人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养老院单调、灰色的印象。笔者结合南京南湖社区的实践,本着“都市托老”的理念,引入全民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运用绿色生态的景观手法,积极探索老龄化背景下以“垂直农场”景观为依托的新型的社区养老模式的营建途径。

关键词:风景园林;垂直农场;老龄化;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中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中期,环境资源瓶颈效应突显,城市的新一轮发展迫切需要转入内涵式、集约化的轨道,城市中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受到极大限制,“垂直农场”成为一种相对可能的选择。“垂直农场”是一种将农业与建筑结合的特殊形式,它打破了农田与城市景观对立的传统观念,将生产性景观引入城市,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绿色空间。[1]由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使我国在养老保障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现阶段我国有大量的老人入住社会养老机构,而该机构在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人文关怀方面提供的服务相对欠缺,容易使老人的身心健康受到负面影响。如果将“垂直农场”的理念引入到养老院的建设中,景观结合生产,将会创造出绿色、健康的新型养老空间。

一、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

老龄化是21世纪三大世界性难题(全球变暖、全球反恐、全球老龄化)之一,人口的快速增加和老龄化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之内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和过程”[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的老龄化省份已达26个。到2050年,全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 4 亿 ,即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3]

据中国城市老人养老意愿调查,目前我国老人普遍接受的养老方式有居家养老(61%)、敬老院养老(14%)、社区养老(12%)、老人公寓(10%)和异地养老(3%),其中居家养老最受欢迎,包括与儿女同住、夫妻二人居住和孤寡老人独居等几种形式。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计划生育政策后遗症的逐渐显现,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越来越暴露出不少弊端,比如独生子女夫妇同时赡养小孩和双方四个老人,无论在精力上或经济上压力都很大;而老人独居在季节变换和有突况时安全存在很大风险。

养老院作为继居家养老之后的第二种方式,也陷入难以推广的尴尬境地,主要有养老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等方面的原因。另外,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子女把老人送往养老院的行为意向。

二、构建以“垂直农场”为依托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

由于当前的养老环境存在种种不足,笔者提出一种全新的以“垂直农场”景观构建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模式(图1)。该模式将 “都市托老所”、“垂直农场”等新理念应用其中,灵活地重组老人、子女、社区养老机构与志愿者之间的关系,重新加强老人与社会、与家庭之间的纽带,创造了绿色健康的养老空间。每日适当的耕种活动又能让老人重新收获社会认同感,是一种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表现。

“都市托老所”类似于幼儿的“日托所”,在老人日托所里,子女可以早晚接送,既解决了子女白天外出工作、无暇照料老人的后顾之忧,又为老人提供了相对熟悉的居家养老环境和伙伴。叮嘱老人按时吃药、听老人倾诉心中的苦闷、甚至调解家庭纠纷都是托老所的日常工作。老人在身体得到护理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慰藉。

随着网络版“开心农场”的风靡,北京丰台区、重庆荣昌县、济南长清区等地的养老院纷纷开辟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农场里种满了瓜果和蔬菜,而养老院里的老人正是农场的打理者,实现了回归田园的梦想。但毕竟此类农场都在偏远郊区,离城市路途遥远,满足不了大量老人的需求。“垂直农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城市中大多数老年人的此类诉求。“垂直农场”的概念在1999年由哥伦比亚大学的生态学家迪克森(Dickson Despornmier)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移入高层建筑,以减少对自然土地侵占的技术。[4]垂直农场的特点可概括为“ 集约、高效高产、环保、安全”的特点。[1]笔者将生产性景观与垂直的农场概念融合在“都市托老所”的建设中,在为老年人提供新颖、健康活动场所的同时,又能提供安全、新鲜的食品。

图1 以垂直农场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模式“都市托老所”与“垂直农场”的结合,不仅满足了老人休闲娱乐的需求,也是其与家人、与社会交流情感的平台。老人平时可以带家人前来,共享田间劳作的乐趣;在丰收的季节,更是可以共同采摘果蔬,下厨烹饪,享受天然健康美食和天伦之乐。同时该模式尝试建立以学生志愿者为主的志愿服务模式。学生在照顾老人的同时,还可在“垂直农场”里劳作,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一代而言,得到了学习农业知识的机会。这也是让老人发挥余热,利用他们的农业知识和生活的阅历对下一代言传身教。“垂直农场”成为传统农耕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

三、都市托老所的营建——以南京南湖社区为例

据统计,2010年南京老年人口约108万,占总人口740万的14.6%,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 年,南京老年人口将达到157.91 万,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1%,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高峰。[5]作为南京老社区之一,南湖社区有7.79万人口,其中老年人口达到1.35万,是一个老年人口非常密集的小区。笔者选择南京南湖社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老龄化背景下“垂直农场”景观的具体营建途径和以此为依托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

(一)场地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