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改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一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改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一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科学研究是高校重要职能之一,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是提高科学研究质量的前提。本文分析了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要在推进高校科研管理观念的创新、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下功夫,变简单管理为周到服务,变单纯指标为科学评价,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管理水平,促进科学研究向前发展。

【关键词】科研管理转变观念完善体制强化队伍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在快速发展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时代洪流中,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的高校,为国家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另一方面,高校聚集着一大批科研队伍和人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项目,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科研实力的强弱,成为衡量其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科学研究水平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高质量教育的支撑。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管理工作如何更好地对科研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和服务,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只有全面分析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扭转和改变落后状况,才能积极地、有效地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和科研活动健康发展。

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校“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这是党和国家、人民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在科学研究工作中,高校如何组织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为科研活动提供服务促进科研发展等等,必然需要有高质量的科研管理,这不仅关系到科研活动是否正常展开,也关系到科研活动的成果和质量。因此,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加强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当前,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1管理观念落后,对科研和科研管理认识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科研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管理人员过多地局限于各环节的事务性管理,错误地认为科研管理是简单的行政事务性工作,简单地充当办事员角色,被动服务和行政式的办公,不能很好地转变职能来为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忽视与社会、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同时,热衷于争取各种纵向课题,在科研考核时对横向课题不够重视,导致应用型的直接面向市场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科研管理中自上而下地存在重视项目立项,弱化过程管理,不重视项目结题;有些科研人员错误地认为承担的项目是自己争取来的,很少配合科研管理部门实施过程管理,项目的结题也很难保质保量完成;对高校的综合评价主要集中在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数、和申请专利的数量、各种收录和各种获奖等,只注重数量和形式,而不重视质量和目的,忽视科研成果是否有产业化价值和能否转化为市场效益,纯粹是为科研而科研,低水平重复研究课题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没有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1.2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政策不配套、机制不完善,导致高校人才密集、学科齐全的优势得不到真正发挥;不少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基本上局限于只行使着上传下达的行政性管理,不能有效协调各方面工作,缺乏对科研工作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致使科研人员团队精神偏差,习惯单打独斗,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交叉合作很难,科研停留在个体化、小型化、分散化的层面,严重制约了人才优势的发挥;科研绩效评价机制普遍存在重视数量轻视质量等问题,完全是以教师科研成果产出量为考核标准进行量化考核,而不评价科技活动本身能否转化为可供运用的技术,缺乏相关的成果转化机制和政策指导;高校虽然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关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条例和办法,但由于科研管理部门和经费管理部门工作上存在脱节,科研管理部门注重经费到位情况,忽视了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时的合理性及效益性,经费管理部门注重经费的收入与支出核算,忽视了具体经费使用内容和进展情况,财务管理监督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科研经费虚报、挪用、浪费等现象较为普遍。同时,还存在不同部门、课题组重复购置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和仪器设备闲置等现象,致使学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低下。

1.3科研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科研管理者应该是各项政策、信息、计划活动的传播者和执行者,也是科研计划的制订者和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因此,作为科研管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掌握当今的科研发展趋势,学习有关的管理知识和政策,提高组织与协调能力,而且还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对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不够重视;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来源比较复杂;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经营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应有的业务培训和提高没有得到重视,专业化程度较低,缺乏主动创新意识,求稳避险;项目申报把关不严,执行过程不闻不问;随意频繁更换科研管理人员,专职的科研管理人员数量太少;各系部主管科研的领导大都是兼职的,本身要承担繁重的教学或科研任务,加上政策上的原因,他们用于科研管理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以上种种导致了科研管理质量不高,效率低下。

2.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

2.1推进高校科研管理观念的创新。陈旧的观念只能固步自封,在新形势下,要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促进科研上水平,提质量,就必须不断更新对科研管理的观念。首先,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制度建设和管理实施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科研工作者不断发展,要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研管理部门要变革思维方式,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服务职能,帮助科研人员及时取得相关信息,获得更多的项目,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其次,强化效益观念,科学研究要把市场效益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将市场需求作为确定研究开发项目的前提,组织科研力量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全方位开展服务,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3)加强信息应用,科研部门的职责就是要通过信息系统来开展管理工作,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通过拥有先进的网络设备和软件支持,来改善科研管理信息的处理过程,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构建一个现代化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研成果、考核和职称评定等工作的网络化,提高管理效率,使科研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2.2完善科研管理体制。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不断推进,也对科研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必须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只有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才能不断地推进科研活动向前发展。(1)顺应时展,高校应加强自身科研力量的培养,紧密围绕学科建设,建立重创新能力、重科研质量、重实际绩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包括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考评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岗位津贴发放等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优化科研队伍,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对科研工作的引导作用,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2)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既要有数量、规模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改变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简单做法,通过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和实际社会效益的重视与激励,使科研人员树立起只有通过转化才能体现价值的正确观念,把科技成果转化当作项目研发过程的延续。(3)科研管理部门要协同财务部门进一步明确经费管理责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建立校园内部科研经费使用情况查询系统,利用网络搭建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的平台,形成经费使用监督管理的监控网络,定期对科研项目的实施进行检查,并建立审计制度。

2.3稳定科研管理队伍,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随着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管理手段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地改进,这些给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增强工作的有效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强化法制意识,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工作责任感,使管理活动有序地进行。作为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让管理人员有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鼓励他们不断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及相关的管理知识,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和服务能力以及公关能力,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注重从科研工作实践中发现和选拔管理人才充实科研管理队伍,设立专职的科研项目管理人员,跟踪项目全过程,做好管理、服务和沟通工作;第三,重视稳定科研管理队伍,从制度上保障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鼓励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安心本职工作,增强他们从事科研管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大力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J].中国科技成果,2007,(5).

[2]陈旭.对高校基层科技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探讨 科技管理研究,2009,(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