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中的生态思维及当代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中的生态思维及当代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演党的十做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有生态思维的指导,而生态思维的形成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千年的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在陶瓷生产制度、陶瓷装饰技法、陶瓷创作意境中包含着浓郁的生态思维,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当代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示。要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需要在建构生态型制度、完善新型生态机制、培养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式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利用及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YG2010077)的研究成果。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必须在生态思维的指导下进行。“人首先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自然生命存在,具有生命力和自然力,人同自然界不可分离,并且受到自然的制约。”?眼1?演作为自然界的成员,人类要解决自然生态内部矛盾必须在思想上赋予生态元素。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固化形成自然性思维指导行为实践,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界最大化的和谐统一,这种思维的总和是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的形成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和借鉴有益的元素。据考证,早在几千年以前,汉民族的祖先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就具备了自然意识、形成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精耕细作的生态思维。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是古代农业文明中重要的积累和沉淀,传承千年的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更是包含着浓郁的生态思维。当前,在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要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这一目标……必须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传统资源的特性。”?眼2?演因此,传承和借鉴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中的生态思维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及陶瓷行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中的生态思维

景德镇能工巧匠们高超技艺的世代相传和天然地理资源两千余年的凝聚,孕育了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除了美轮美奂的陶瓷工艺纳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外,同时也映射了景德镇传统陶瓷生产制度、作品装饰和创作意境中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思维。

1、传统陶瓷生产制度中的生态思维

陶瓷生产制度文化包括官窑制度文化和民窑制度文化,是景德镇陶瓷产业达到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考证,黄帝时期就出现专门管理陶政的官员,“官窑烧造制度的起源?熏可以上溯到晚唐的‘贡窑’”。?眼3?演官窑制度的形成是封建皇家专制的需求,由于作为服务对象群体的权力上层对陶瓷资源的特权要求,官窑制度中出现了一些生态对立的意识,尤其体现在官窑中对瓷器的“精品意识”,例如“官窑生产用瓷不惜工本,一味追求质量和精巧,对于破损瓷器一概打碎的方法。”但是到清朝中后期,陶瓷生产中降低成本的官方思维开始出现,实行了官搭民烧的制度和次品专卖制度。这种制度性变迁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资源节约意识和生态循环意识的融合,对于景德镇制瓷产业而言,更是在能源供给、人力资源分配以及产业的良性循环方面强调和融入生态思维。

与官窑制度文化中生态思维变迁所相异,景德镇民窑制度文化中的生态思维是固有的,与其说是传统小农思想所赋予的,不如说是根植于传统农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民窑制度中“带有许多习惯性色彩,具有很强约束力的制度规范”,这种约束力在现代看来,其实质是具有一种自然理性,即有序地改造自然。历史文物中就有相关记载,在“勒石严禁开发磁土”中:“为勒石严禁开挖瓷土,以护古墓。照得浮邑境内山场多产瓷土,每有棍徒钻谋开挖,无知业主贪利租售,以致侵碍良田,损伤坟脉”等?眼4?演。

2、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中的生态思维

景德镇能工巧匠们将思想赋予瓷器的外形装饰上,一方面,瓷器满足特定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瓷器成为向外表达思想、意图的媒介物。主要种类大致为两类,其一为坯体装饰,主要为瓷器形体的塑造;其二为坯表装饰,分为釉色装饰和加彩装饰。在传统瓷器坯体的塑造上,能工巧匠们师法自然界之形制作出各种类型的瓷制动植物,生动地把自然元素赋予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人的思维与自然现象紧密相接,传统瓷器在装饰内容上无法与自然万物分离,瓷器创作的精神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主要是指人和自然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眼5?演。景德镇传统陶瓷坯表的装饰中以青花、颜色釉、粉彩和玲珑等最为著名。如为世人钟爱的青花瓷在装饰上也惯用牡丹纹、菊纹、莲纹和梅纹等。这些装饰表现了“出于自然又嵌入自然”的生动瓷意。

3、传统陶瓷创作意境中的生态思维

传统陶瓷创作意境是指在创作过程中陶瓷艺术家通过对生活和大自然的体验、观察、感悟后的真实情感,然后表现在所创作的作品之上,是将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的统一。珠山八友是近代景德镇优秀传统陶瓷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创作的作品山水秀逸,花鸟富有生气,令观赏者俨然走入了自然生态之中,犹如亲感自然之灵气。文字也是表达作者意境的重要途径,珠山八友在作品中提到了诸如“翠竹寒梅都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美人君子竹扁治,何事吾人少故知”;“白云深处雁行斜,水瘦山癯客路赊,翠竹苍梅寒更劲,时将雄孔唤梅花。”未尝不是在表述一种身在自然怀抱之中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意,生灵万物和谐为人所慕之情。

二、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中生态思维的当代启示

现代文明进程中,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地经历“重视索取、忽略反哺”生态思维缺失的改造自然阶段。在现阶段社会哲学思维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产生分离错觉——认为人类占绝对主体地位,并“指引”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打破自然界系统固有的平衡性。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发展历史亦是如此,传统陶瓷文化中的生态思维为当代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建构陶瓷产业生态型生产制度

景德镇制瓷历史上的官窑制度和民窑制度是传统陶瓷产业的支架,稳固和支撑着“传世窑火千年不熄”。生态思维在传统陶瓷文化中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螺旋式上升不断认识、逼近自然规律的过程。虽然官窑、民窑制度已在历史长河中消逝并不复存在于当代,但是制度依然线性存在。当前,陶瓷文化产业生产制度除了沿袭着传统陶瓷文化制度中的精髓之外,更多的是依托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基础之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眼6?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走先进的科学的道路,必然赋予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制度以生态思维,而后在生态制度下形成生态的产业体系。然而,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熏陶下,原本并不具备产业发展前瞻性战略发展思维,实践中无法形成生态性指导思想,易对产业远期发展中生态危机埋下了根子。站在“制度是产业的支架”这一出发点上,形成生态型陶瓷产业必须建构和推广生态型陶瓷文化产业制度。

2、完善陶瓷产业新型生态机制

随着陶瓷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新型产业机制形成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陶瓷产业转型和产品流通过程中应健全新型生态机制,而其产业的生态机制形成要以已形成的生态思维支撑为基础。新型生态机制主要包括:一是生态创新机制。陶瓷产业新型生态机制在不断发展和强化后,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才能够实现机制本身的突破;二是生态演化(回归)机制。生态演化机制建立在陶瓷产业原有破坏生态生产环节上,使非生态行为通过措施逐渐演化为生态行为,如资源的再利用的强调和实行;三是生态评价机制。要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坚持走绿色陶瓷、循环陶瓷之路。

3、培养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式

陶瓷产业是农业文明的积累和沉淀,其原材料直接来源于自然,所以产业的生态性尤为重要。“生态思维为克服可预见性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眼7?演当代陶瓷产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陶瓷产业中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维主要集中在陶瓷资源开采、陶瓷加工生产和陶瓷文化环境形成三个领域,人类在这三个领域的实践行为超越了自然修复能力。因此,在陶瓷原材料循环有效利用等技术不成熟的背景下,原材料开采量上应控制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内,有效避免当地瓷土资源枯竭。在陶瓷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要摒弃过往的降低成本转嫁于环境的生产方式,在陶瓷产品的成型、制釉、彩绘和烧成等诸多环节中要贯穿生态思维,从而实现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