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宜良县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影响越来越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宜良县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影响越来越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属于农业县,农业经济占全县经济的主导,近年来县域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在促进县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影响越来越大

一、宜良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现状

随着现代新昆明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农业大县的宜良县,全县经济发展也取得较快发展,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增长较快,如:2009至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分别为371270万元,4083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240元、5890元等。全县涉农金融机构立足于农村经济,为加快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适时推出了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使全县农村金融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金融机构涉农范围扩大

宜良县属于农业县,进驻在县域内的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大多都是“三农”,涉农金融服务占据整个业务的90%,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各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支持逐步从县政府所在的城关镇到边远乡镇渗入,从以前单一的存款、贷款、同城内票据结算,发展到现在的票据承兑、票据贴现、理财产品销售、黄金积存、基金代销、电子汇划等业务。

据调查,目前全县七家金融机构都对县域“三农”提供着服务,其中: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社、邮政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富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开办的涉农金融品种达20余种,为扩大对农户创业投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宜良农村信用社、宜良农业银行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深入到全县乡镇、村小组,给农户讲金融政策,以村小组为单位,联动发放农户惠农卡,截止到3月末,农业银行发放金穗惠农卡27681张,授信农户3607户,授信额度7913万元,农村信用社发放金碧惠农卡7395张,这些惠农卡的发放,给农户提供了资金方便,同时,宜良农业发展银行在做好政策性业务的同时,根据宜良实际情况,还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及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61259万元。

宜良邮政储蓄银行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在积极开展传统信贷品种的基础上,针对宜良烤烟种植情况,在了解烟农资金需要的基础上,开办了烟农小额贷款,这些贷款主要用于烟用物资种植,并且烟农贷款采取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的方式发放。到3月末,共受理109笔,放款95笔,金额91.5万元。

宜良县汇洋小额贷款公司自开业以来,也对种植、养殖、农村基础设施提供了资金支持。

宜良农村信用社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开业了小额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同时全面启动林权抵押贷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特定对象等创新类贷款,到3月末,担保类创新贷款余额为16517万元、户数为687户,其中:林权抵贷款余额为1476万元。特定对象创新类贷款为5804万元,户数为4496户。这些资金投放,在解决传统“三农”的基础上,满足了农户建房、创业等需求,据统计,到3月末,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4882万元,占全部贷款70219的78%。涉农贷款余额达199189万元。

(二)现代支付工具在农村运用范围拓宽

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支付手段改进,使资金周转加快,全县金融支付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驻在农村的金融机构脱离了手工操作,全面进入了电子化进程,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在贷款审批和资金汇划方面,缩短了审批时间和在途资金时间,资金汇划即时到帐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子汇划的普及和运用,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全县涉农金融机构全部实现了电子化,全部金融机构都开通了通存通兑业务,实现了个人储蓄帐户和个人结算帐户合二为一,方便了客户结算。如:以前农信社储户只能在当地存取款,现实现了全省联社的通存通兑。二是电信网络布线的发展为网上银行资金汇划提供了方便,网银卡成了主要的支付卡。三是支票使用范围扩大,特别支票全国通用开通,使结算方式有了更大改进。电子化进程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使这些现代金融工具也走进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中,并受到喜爱和接受。四是各金融机构都安装多功能的ATM、POS机,方便群众办理自助存、取款等业务,仅农村信用社就安装ATM机14台,POS机38台,到3月末,通过两机取得的中间业务收入达50余万元,宜良县的这些现代机具的安装使用,使广大农民群众分享着现代支付建设的成果。

(三)开办了涉农保险业务

自2008年以来,各保险公司加大银保合作,全县16家保险机构分别进驻金融机构,向广大群众宣传保险知识,拓展保险业务,从人身保险、养老保险、农村家庭财产保险等方面进行了宣传,部分农户开办了相关的人身、财产、养老保险业务。目前,作为涉农保险的开办,县辖内只有农村信用社与太平洋人寿公司合作,开展了贷款“安贷保”业务,2010年,实行保费收入19.48万元、2011.1-3月实现费收入7.91万元。“安贷保”业务开展以来,业务覆盖全县9个乡镇及下辖村委会。

二、农村金融需求变化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由原来的传统产品向现代产品转化,需求方式的多元化对农村金融产品提出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一)资金需求量增大

一是原来农村金融产品主要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随着国家扶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得到了改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基础,建设资金的需求仍然是主要方面。二是原来传统农业主要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在低加工和粗加工方面投放资金较多,随着小城镇、小集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户生活水平和知识结构得到改善,发展意识提高,农户与农村集体企业也加入到调整产业结构队伍中来,提升产品形象和质量以扩大销售渠道成为主流要求,资金需求增大。

(二)资金需要的主体增多现代农业的需求主体构成形成了农户、农村经济组织、人体户、农民合作社、种养殖专业社和户等组织,除传统组织外,新兴的涉农合作组织增多

到3月末,全县有各类涉农合作社104个,有4家合作社已取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同时,随着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增多,由于他们在外积累了经验和技术,也有一定的资金,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也需要金融机构的资金和信息支持。

(三)信贷使用范畴扩大

以前是小农经济单干,目前转向规模化、合作化,出现了一些专业化龙头企业,产品从以前的贷款产品单一,购原材料等,转向技术改造投资、市场开发、商品流转等方面,从而新型的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等业务相继出现,到3月末,仅农村信用社就开办票据贴现业务160万元,这些金融产品的使用,促使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日益融合。

三、当前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三农”获得贷款支持率仍然不高,资金成本过大

作为广大农民、农企,在需要向金融机构申请资金支持时,大多数提供有效担保困难,而集体土地及其上的定作物又不能作为担保物,致使获贷率下降,同时,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在资金定价上,仍然实行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百分点的做法,未真正实行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资金使用的成本仍然过高,就我县农村信用社来说,其资金定价高达基准利率上浮平均48%左右。

(二)创新金融产品雷同,创新力度不够,创新类产品大同小异,创新的自主性和原生性不够,有部分产品是借来的并且模仿使用,加之银行经营原则、信贷管理与操作等方式,使得一些新兴组织取得资金支持缓慢

如:农民合作社、奶牛合作社等,加之,目前农村信用社基本上占据了农村金融的垄断地位,导致农村金融主体失去了外部竞争的压力,创新主体少了创新动力。

(三)农村信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农村地区信用环境仍不好,加之农业的弱质性,农民收入不稳定,还有部分涉农主体还款意识差等,导致逃废银行债务情况发生,影响了银行的创新信心,如农行实行的整村联动推行惠农卡的使用和推广中,若一个农户出问题,必须影响到其他农户。

(四)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

各金融机构开展的各类金融知识宣传多数采取的是发宣传品方式,现场询问的群众也很少,而有的金融产品在阅读理解方面模糊,导致屡宣传效果屡不佳情况,如:惠农―一折通的使用方面。

四、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建议

一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政策性银行的支农范围,引导小贷公司、邮政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农村金融市场成为一个竞争、开放的市场。

二是加强对农村金融征信建设和金融知识的宣传,为农村金融创新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加强原产品创新,增强创新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