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是瓷都又是商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们只知道景德镇是世界瓷都,却很少知道它还是历史悠久的商埠。我们要全面细致地考察历史,还其本来面目。
名扬天下的千年古镇,北面群山环抱,南向辽阔平原,昌江穿城而过。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茵覆盖,瑶里尚存原始森林,北郊素有猴枣王国、板栗之乡的美誉。市区面貌,饱经沧桑,时至近代,风韵犹存。
这里没有宽阔马路和高楼大厦,高三层楼的店铺鳞次栉比,绚丽多彩,推板门面古色古香。酒楼、饭店、布店、当铺、瓷器店、百货店、家具店、书肆、墨庄,应有尽有。尽管未见大幅广告和招商引资,但源源不断的不速之客却蜂拥而来,真乃魅力瓷都,繁华商埠。
景德镇是陶瓷生产和商贸重地。长期以来,世界各地均以能买到一件景瓷为荣。“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以龙珠阁为标志的御窑瓷区,是明清两朝专为宫延制造与供奉的皇家瓷厂,规模庞大,工艺精湛。而民窑则沿河置厂,刘家弄吊脚楼民间作坊成群,是粗瓷生产交易基地之一。湖田也是民窑繁华地段。瓷器商贸长期习惯于厂内设货架陈列销售。大的瓷业老板便在市区构建窑户家,前进作店面,后进住家。戴家弄、斗富弄便是典型地标。彩绘瓷器的红店多半坐落于小街小巷之中,店铺连接成群。恰似“清明上河图”那样的景象。来景德镇采购陶瓷,除烽火岁月外,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古镇不但是陶器商埠,而且凭借区域优势,还是赣东北农林水产品的集散与交易中心。黄山、婺源、德兴、浮梁等山区的毛竹、木材、香菇、木耳、冬笋、干笋、茶叶均从景德镇转销和出售。万年、乐平、鄱阳、都昌的粮豆棉花鱼虾等又经此处供应各地。正是因为工商比翼齐飞,和谐协调,支撑着这个古老名镇经久不衰。
由于景德镇就业容易,食品丰富,价廉物美,生活方便,镇巴佬忠厚朴实,加上房屋设施多用窑砖木材建成,造价低,房租便宜,所以吸引了大量外地人群聚居于此。历史上市区人口常常高达十多万,成为四方杂处的码头。
陶瓷行业的职工,都昌人最多,抚州人次之。烧窑做坯手工操作,又苦又脏又累。他们勤劳俭朴,吃的糙米饭,穿的粗布衣。一年四季脚穿草鞋,故有“草鞋码头”之称。彩绘瓷器虽然劳动强度较轻,但成天埋头于瓷器上绘画写字填色描金,深夜不辍,十分辛苦。有人说,景德镇人才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卧虎藏龙之福地。此话不假。烧窑的把庄师傅、做坯的老师傅、彩绘画家、造型技师、工艺设计者、管理者等等,虽无职称,但早已公认为专家大师,受人敬重。他们广收徒弟,影响极大。“珠山八友”便是代表。
古镇有尊师重教的传统,镇上私塾颇多,且有武馆。当小学教育兴起之后,职工子弟尽管家境贫寒,父母仍刻苦送其上学,因此镇里男孩文盲较少,为工匠技艺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再说商业队伍,毫不逊色。镇里有一批行商水客,贩运陶瓷,销往外地。他们有的在大城市经营大商场,成为大企业家;有的漂洋过海,把瓷器卖到了外国。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英语中国名字叫昌南”等等,瓷都辉煌历史,令人自豪。镇巴佬中还有一批值得提起的经纪人。他们为数众多,务实能干,成天在市区奔忙,做瓷业与农业的中介服务,并且经常深入外地推销产品,联络客户,采购和贩运物资,每笔成交只收一份佣金与运费,不辞辛劳,默默奉献,为商埠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古代交通,景德镇堪称一流。石板古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肩挑车推,络绎不绝。昌江是最德镇的交通命脉。河面宽阔,河水清辙。两岸挤满了货运船只,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水运码头有好几处,戴家弄是以农林渔产品为主的综合性码头,刘家弄则是以陶瓷原材料为主,故称窑柴码头。码头是最热闹的地区之一,装卸货物,人声鼎沸,通宵达旦。
古镇的会馆多、客栈多、茶馆多。会馆屋宇大,风格异,各有千秋。客栈深受客商青睐,可以住人,可以囤货,中介服务也多半在此办公,方便实惠,服务周到。茶馆颇具特色,里面有说书的、唱曲的、表演的。点小点心吃,样样俱全。坐在那里品茶听曲,可谓高朋满座,谈笑风生。特别是商家在那里交流信息,谈生意,做交易,订协议。还有招工的、求职的、行医的、问卜的,甚至民间小纠纷也借助这个平台,谈判协商,解决问题。“一杯清茶,数碟点心”。真是经济方便,效果良佳。
景德镇的饮食文化,别有风味。小餐馆、小食品店、小摊贩星罗棋布,花样繁多,竞争激烈。人人念着一本薄利多销的生意经,适应了工人群众、居民百姓、外来客商的兴趣与需求。如清汤泡糕、酒糟冲蛋、炒碱水粑、凉拌米粉、油炸年糕、饺子粑、刷竹头……这些皆是外地很少吃到的。家家户户腌制的熏肉、熏鱼,酒糟肉、酒糟鱼,腌猪肠、腌猪肝有奇味。镇里蔬菜常年供大于求,居民习惯加工储存。比如,酸芥莱大蒜、酸辣椒、臭味豆干、干豆角、红薯片等等。食品店更是干货水产,琳琅满目。小食品店门口都设锅灶,炒花生、炒豆子、炒板栗、烤红薯,满街瓢香。
而今有一个误传,认为景德镇辣味当先,其实不然。景德镇邻近江浙,不可能以辣味为主。过去的正规酒宴便能说明这个问题。例如“拾盘拾碗拾碟”的酒席,其中只有两三盘菜肴放辣椒,均以鲜味为主。此误传乃酒楼饭店为降低成本使出的花招。日换星移,几度春秋之后,篡改了本来的习俗。
古镇的服务业不愧是厚德立镇的窗口,任劳任怨,老实守信,价格低廉,上门服务。菜贩挑着菜担,走街串巷;裁缝上门做衣补衣、木匠上门修理、医生上门看病治疗、理发担也上门理发。卖山货的、卖水产的、卖水果的,叫卖声响彻家家户户。早晨送早点,深夜送夜宵。就是高档酒楼也点菜包餐,服务到家,价格不变,保本微利。此种优良传统,造就了古镇“风景这边独好”。
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辉映星空。市区前街、后街及河街,人潮涌动,店铺中挤满了顾客。叫卖声、唱曲声、交易声、喧闹声汇集成悦耳的交响乐。古镇夜市热闹非凡,真有“消费乐土,购物天堂”之感,难怪乎,有人把古镇比喻香港,别有韵味。商埠功能是景德镇誉满全球的优势之一,给世界瓷都金字招牌增添了光彩,我们不可将其轻易忘记和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