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平顶山学院为例谈职业需求下旅游管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平顶山学院为例谈职业需求下旅游管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不仅需要懂英语的管理人才,更需要素质良好的英文导游来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姿多彩的各地风情以及雄伟壮丽的风景名胜。

平顶山学院自2008年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学科建设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在明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辅以恰当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旅游事业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各个旅游管理机构的欢迎。平顶山学院于2008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目前为止,已有两届本科毕业生、三届专科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就业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观察招聘现场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旅游理论基础、实际操作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已进入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往往会出现后续工作能力不足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实践能力不强,自我更新能力及沟通能力有限。这一情况也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目标与方向:培养具有坚实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自我更新能力、良好沟通能力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

一、明确课程定位

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提高学生人文、文化素养的素质教育课程。而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平顶山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职业人才。将大学英语课程与其专业发展特性相结合便可发现,该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应为基础必修课,但偏重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

二、设定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地区旅游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需要。

三、完善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虽然只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本、专科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但由于如今旅游管理工作对执业人的要求较高,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听力技巧,以应对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英语交际场合。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与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相结合。

(一)基础课程设置

本、专科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基础英语课程,主要完成基础英语词汇、语法、语音、听说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完成高中英语三年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熏陶与培养。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等。同时,开展网络自主学习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辅以第二课堂时间活动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应注意的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英语语音课应融汇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尽早开始教授学生正确的英语发音,既可以避免学生错误发音习惯的形成,又可以尽早为学生自我纠音提供正确的范本。词汇的学习应注意深度和灵活度。英语词汇往往具有灵活多变的含义及词性变化,应尽量为学生解释清楚每一个词汇的准确含义,避免学生对其一知半解,混淆使用。词汇的正确使用极大地关系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基础阶段英语课程还应注重通识教育,使学生在提高知识技能能力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情商,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重重困难。

(二)专业课程设置

本科三、四年级和专科三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专业英语课程,主要完成大学英语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相互融合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与地理、历史、人文、艺术、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均有关联的交叉学科,因此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应注重多方面知识的培养。除了更加精深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知识外,深厚文化知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学习平台的立体化学习模式下,学生应被给以尽可能多的资源来了解和学习英美国家概况和英美社会风俗。只有在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准确灵活地使用英语语言,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三)实践课程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重点内容是培养其听说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在提高学生实际动口能力的同时,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将英语口语与旅游管理专业要求结合起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将英语实例口语表达、英语语音和英语地理、历史短文融入到听说课程教学中。同时,听说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形式多变,灵活多样,总体应以实景模拟教学为主。例如,可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点,借助PPT或图片投影,创造实景氛围,由学生自行设计导游路线、组织语言、设计游客群体,向班里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实景展示,完成一次模拟实训;也可以由教师播放一段视频,由学生用英语进行现场导游;亦或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锻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景点的主要特色,有针对性地做出路线设计,并快速组织语言,并最终能够用英文清楚、准确、风趣地对景点进行有效讲解。

实践教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其重要程度要高于理论教学。因此尤其是在专业阶段,应着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改变教学方法

恰当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我校近五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观察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有着较强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对新事物接受较快,且沟通能力较强。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该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与需求。

无论是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还是听说教程,教师都可以将学生设为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完成者。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对话练习,均可由固定人员的学习小组自主完成,教师从旁指导并对所给出的讲解进行点评。也可由各个小组间进行辨析,有较大分歧或困难时向教师求助。鉴于学生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还可让其就旅游管理实例进行竞赛式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无论是英语语言知识还是西方社会文化知识,都先有学生自行解决,实在有困难时,教师再对其进行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避免他们因忽视公共课而忽略英语学习,又可以使他们在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制定具体计划和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五)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主要看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方式不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因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加入了较多的实践教学,故而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应被列入期末总评的考察指标。虽然我校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总评中有20%是由学生的平时成绩构成,但是实践表现在平时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仅仅占其25%,也就是期末总评的5%。这一评价比例显然不适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考虑到该专业的特殊性,实践课程的学习评价应占到学生期末总评的30%。教师除了将学生每次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详加记录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参与高层次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比赛,并对取得成绩的学生奖以更高的实践学习分数。对于部分不甚积极或不甚自信的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发现其优点并加以发扬,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对其施以辅导,使其能够积极参加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

作为客观的评价体系,教师应注意评价过程中的公平性与一致性。可在学期之初就向所有学生公布详细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表现加以说明,使学生相信并认可该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由教研室统一制定,并交由担任旅游管理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所有教师统一使用。这样才能保证该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公平性与一致性。

期末试卷是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教师在命题时可将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知识与社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用其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回答关于社会文化及学科专业知识的问题。这样的试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也考察了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技能,体现了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就平顶山学院为例,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在明确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辅以恰当的教学手段,必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