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鹿衔菖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鹿衔菖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观察鹿衔菖芎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痰浊中阻、瘀血阻窍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62例患者依就诊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鹿衔菖芎汤+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治疗,两组共治疗28天。观察两组用药后中医证候疗效、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各项指标的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TCD血流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鹿衔菖芎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08-02

VBI是临床常见的脑缺血性疾病症候群,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生活质量。2011年6月-2011年12月,我们用鹿衔菖芎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32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62例患者依就诊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46+6.32)岁,病程1~18个月,平均病程(7.90+4.73)月;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9.56+6.85)岁,病程1~18个月,平均病程(7.80+4.15)月,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临床症候表现为痰浊中阻、瘀血阻窍证以眩晕,可伴有头痛,胸闷身困,呕吐痰涎,食少神疲,心悸,健忘,面色黧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脉弦涩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崔丽英主编的《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神经内科诊疗常规》中的诊断要点[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鹿衔菖芎汤,组成:鹿衔草30g,川芎10g,王不留行10g,鸡冠花15g,石菖蒲10g,白僵蚕10g,全蝎6g,陈皮10g,片姜黄10g,法夏10g,头晕草15g,甘草6g。均为超微颗粒。冲服,每日2次。配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用法:1日3次,1次6mg,口服给药。28天为疗程。

对照组: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由卫才(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40130,用法:1日3次,1次6mg,口服给药。28天为疗程。

试验期间两组均可给予西药对症处理,但均不得使用与本研究药物有类似作用的中药汤剂、中成药及西药等,如活血熄风化痰类中药,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的盐酸氟桂利嗪片、尼莫地平片等,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抗胆碱药如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

治疗前后观察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情况。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 检验;疗效比较、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

5、结果

5.1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分析

6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是因为情志失调、饮食不洁、久病体虚、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原因致风、火、痰、瘀上扰清窍,又或以精亏血少所致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其病因病机历代有“无痰不做眩”、“无风不做眩”、“无虚不做眩”、“无疲不做眩”之说,但常见的病理转归为痰瘀为患,相互胶结,下困脾阳,上痹脑络,最终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府失养而发为眩晕。

鹿衔菖芎汤是导师周德生教授基于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及痰瘀同源的病机认识,认为痰浊中阻、瘀血阻窍是眩晕的主要病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拟定了化痰祛湿、活血通络、祛风定眩,主要用于治疗VBI痰浊中阻、瘀血阻窍证。药物组成:鹿衔草30g,石菖蒲10g,川芎10g,王不留行10g,鸡冠花15g,白僵蚕10g,全蝎6g,陈皮10g,片姜黄10g,法夏10g,头晕草15g,甘草6g。方中以鹿衔草、石菖蒲、川芎为君药,功效化痰降浊,活血化瘀、祛风定眩;法夏、陈皮、全蝎、白僵蚕祛风化痰,燥湿健脾,王不留行、鸡冠花、头晕草共佐以活血化瘀,姜黄活血行气,既入血分又入气分。全方集化痰祛湿、活血通络、祛风定眩于一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鹿衔草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石菖蒲挥发油、β-细辛醚能通过升高CGRP浓度,降低大鼠脑组织ET的含量来实现的扩血管,改善脑组织血液流变学[3],川芎嗪能明显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扩张脑血管,并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使脑搏动性血容量增加,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其药理学还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抗血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丽英.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神经内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第1版.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l.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3] 吴启端,吴清和.石葛蒲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6):47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