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濉溪县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濉溪县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以濉溪县肉牛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为促进濉溪县肉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肉牛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濉溪

中图分类号 S8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12-02

为全面了解当前濉溪县肉牛生产形势,客观、准确地掌握濉溪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找准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研究切合实际的发展对策,进一步加快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按照濉溪县皖牧牧函[2012]89号《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关于组织开展肉牛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濉溪县立即成立了肉牛产业发展调研小组,于2012年12月10—15日通过召开座谈研讨会、电话调查、入企、入村、入户等多种形式深入调研,了解肉牛发展基本情况、技术推广状况。养殖模式和效益。以促进该县肉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 濉溪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肉牛养殖生产情况

通过调查,2011年,全县牛饲养量2.57万头,出栏肉牛1.36万头。据调查,全县1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牛大户(场)达125个,其中,1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育肥)场8个,50头以上的25个,20头以上的34个,10头以上的58个,初步奠定了肉牛养殖产业化发展基础。自2011年以来肉牛养殖效益一路攀升,每头肉牛效益在2 000元左右。饲养周期在3~6个月。目前,该县缺少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专业协会或合作社。

1.2 肉牛技术推广状况

濉溪县肉牛主要是中小规模场,采取异地育肥方式进行饲养,自繁自养数量较少。小牛或架子牛主要来源于山东、内蒙、东北等地区。饲养管理水平相对比较粗放,牛舍较为简陋,机械化程度低。饲料饲草主要是植物秸秆、酒糟、混合精料,部分场采用了青贮、氨化。疫病防控主要是以治疗为主,缺少日常保健。特别是由于肉牛经过长途运输,应激过大(包括环境改变、饲料改变、管理方式改变等),导致肉牛发病死亡,造成较大损失;没有先进的饲料加工机械且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相对较少,只作简单加工,部分场采用了青贮、氨化;母牛存栏少,改良站点少,配种员队伍素质较低,改良选用品种主要是政府发放冻精来源、配种收费为每头牛50元;由于牛舍简陋,缺少必备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节能减排量小,污染防治难度大。

1.3 生产模式和效益

肉牛生产以中小规模为主,没有形成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组织。存栏能繁母牛651头;能繁母牛年可获利4 000元左右,架子牛利润在1 500元左右,育肥牛利润在2 000元左右,总体效益良好。

2 濉溪县肉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集约型、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

广大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局限于当前的生产现状,加之资金短缺,导致基础设施投入低,难以形成大的规模,缺乏标准化、规范化运作,制约了肉牛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2.2 养殖户融资困难

由于资金的缺乏,各养殖户只能采取小步慢跑的发展方式。发展规模养殖,需要较多资金,但养殖户筹资困难,农村信用社多户联保最多只能借贷5万元的小额贷款,对发展规模养殖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问题[1-2]。

2.3 牛源短缺

濉溪县一些规模肉牛育肥场的架子牛70%以上都是从吉林、内蒙、河南等地购进。从各地养牛实际状况来看,随着近几年规模肉牛产业养殖的快速发展,犊牛紧缺的状况日益加剧。

2.4 养殖母牛缺少积极性

由于养殖母牛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养殖效益低,大部分群众不愿养殖母牛。

2.5 外购架子牛应激反应严重

由于外购架子牛需要长途运输,运回来后牛应激反应很严重,有些架子牛生病后很难治愈。

2.6 农民外出务工影响肉牛发展

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青壮劳动力多外出务工,导致养殖肉牛的劳动力严重缺乏,从而影响肉牛产业的发展。

2.7 养殖用地难以解决

养殖肉牛费时、费力、费地,特别是肉牛养殖场占地面积大,养殖用地难以解决,阻碍肉牛产业的发展。

3 濉溪县肉牛产业发展对策

3.1 规范和完善用地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由县、镇政府统一协调,指导资源优势突出,农民积极性高的村庄从集体所有制土地中规划预留专用畜牧业用地,并视为农业用地。对肉牛育肥场或小区建设,提供优惠政策,降低承包费标准,镇、村为场(区)建设提供水、电、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3.2 加大对肉牛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投入

对高档优质肉牛标准化育肥示范场建设分别采取特别的政策,实行奖励性补助,对新建肉牛育肥场200、500、1 000头以上的分别给予5万、10万、15万元奖励。对肉牛规模养殖、良种推广、牛肉加工、秸秆开发利用给予重点支持,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

3.3 出台鼓励发展母牛养殖的政策

要加快肉牛业发展,必须调动广大群众养殖母牛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牛源短缺问题。制定扶持母牛养殖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为调动群众养殖母牛的积极性,政府可对养殖能繁母牛的农户,给予每年每头500~1 000元的财政补贴。②为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可开展能繁母牛保险业务,动员养殖户积极对能繁母牛进行投保,如因动物疫病、自然灾害、难产等其他原因造成能繁母牛死亡的,由保险公司给予赔偿。③为了能在解决养殖污染居住环境问题的同时,防止偷盗母牛现象的发生,应加大对建设母牛养殖小区的扶持力度,对兴建母牛养殖小区的给予以奖代补,引导养殖户进养殖小区养殖。④由于养殖少量母牛效益低,规模养殖又需要较多资金,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户养殖母牛的贷款给予贴息,减轻养殖户的资金压力[3-4]。

3.4 提高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

大力发展专业养殖户、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在用地、规划、技术、信息和销售等方面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推广普及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制定并实施统一科学的生产标准。

3.5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促使产业升级

积极采取“政策引导,实体牵头、法人经营,大户带动”的运作模式,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引进国内外资金势力雄厚的企业或财团,依托专业市场,通过多种形式,组建大型牛羊肉加工联合集团,提高产品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经营方式,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畅通销路,提升价格,提高产品的比较效益,促使产业持续发展和升级[5]。

3.6 规范生产管理,优化产业发展的条件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的作用,规范产业运营方式,建立紧密结合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保护生产主体的利益。

3.7 加强服务领导

发展优势区域的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协调落实资金和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对养殖用地、财税、信贷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努力把产业做大做强。

4 参考文献

[1] 梅花·托哈依,杨宝忠.少数民族特需品产业集群化发展探析——以宁夏西吉县单家集清真牛羊肉加工产业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1(12):124-128.

[2] 葛飞.刘小庄的“牛经”还能念多久[N].农民日报,2008-5-8(8).

[3] 田晓梅.盐池县滩羊产业发展探析[J].中国牧业通讯,2009(18):20-21.

[4] 魏林军.谈特色羊产业中“东乡手抓”的知名度[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45-46.

[5] 陈春平,周家文,李秀珠.南涧县牛羊生产情况调研报告[J].养殖与饲料,2012(4):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