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芬兰高校吸引优秀生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芬兰教育水平世界名列前茅,各类高校众多,教学质量备受好评。其独具特色的教育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的学子。
芬兰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备受好评,不少学生和家长渴望全面了解其高等教育情况,许多学生学者准备到芬兰深造。希望此文能给关心芬兰教育的读者们一些帮助和启示。
芬兰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制。任何人(包括外国人),只要通过考试,均可入大学深造。录取考试由各校各专业自行出题和操作。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招收4.3万多新大学生,高等教育总入学率为66%,其中大学入学率37%,技术学院入学率29%,在校生共27万多,大学在校生16万多,多科技术学院在校生11万多。
多科技术学院体制
为适应知识信息社会的挑战,1991年芬兰政府批准建立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体系,目的在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使其高等教育体系更趋于合理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为当地培养各类人才。具体改革是合并各类高等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成立多科技术学院。学院也实行学分制。一个学分相当于40学时。一般全日制学习3年可修完120个学分,半年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学士学位。因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互相承认学分,故许多学生通过大学或技术学院的考试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修完40-60个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硕士学位。
现29所多科技术学院已形成体系,分布在25个城市,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学院。多科技术学院的学制为3.5-4.5年(140-160个学分),包括至少半年的实习。教育宗旨是地区化,为当地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使青年人和成年人掌握应对未来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学科领域包括自然资源,技术和通讯,商业和管理,旅游、酒店和管理,医疗和社会服务,文化,艺术和教育。2002年注册学生近11.4万,招新生2.4万多,全时教师3千多名,其中11%有博士学位。
多科技术学院不像大学属中央政府所有,而是属市政府和私人机构所有。教育部根据各多科技术学院所设专业种类和学生人数,为其基本经费拨款57%,43%由市政府提供。教育部还特殊拨款支持多科技术学院提高师资、ICT设备水平,发展图书馆、国际交流等。
芬兰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成功,职业教育和培训有特色,尤其是为ICT培养了各类急需人才。一些多科技术学院在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已向教育部申请授予硕士学位的资格。虽然大多数大学校长认为根据芬兰的实际需求,现阶段多科技术学院不必培养硕士学生,但2002年教育部批准几所多科技术学院试点办硕士学位课程,根据当地实际需求,选择专业,需要40-60个学分。
22所多科技术学院有500多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学习用英语授课的技术和通讯、商业和管理、环境保护、旅游等专业。欲详细了解各学院情况可登陆www.cimo.fi查询。
大学
芬兰有21所大学University,其中10所综合性大学,10所专业性大学,1所军事大学,分布在10个城市。在专业性大学中,3所科技大学、3所经济商业管理学院、其它4所为工艺美术大学。教育部明确规定大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和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培养为祖国和人类服务的创新高层次人才,同时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大学均有学士、硕士、科学副博士(licentiate)、博士学位授予权。芬兰现在不设师范学院或大学,而是每所综合性大学均有教育学院。
大学实行学分制。一个学分相当于40学时。一般全日制学习三年可完成120个学分,包括芬兰语或瑞典语及一、二种外语,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士学位。绝大多数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经过五年全日制学习,完成160或180个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硕士学位。但工程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医学、兽医、牙医等专业不提供学士学位:取得硕士学位后,经过两年全日制学习,学完260个学分,可获得准博士学位(Licentiate或执业证书资格);取得硕士学位后,经过四年全日制学习,完成320个学分并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3-4篇论文才有资格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的公开答辩。绝大多数专业要求用英文通过答辩后获博士学位。根据教育部的工资标准,学校通过银行给博士生或做博士后研究人员发工资。
2002学年芬大学注册学生16.3万,录取新生近2.07万,大学生、硕士生共13.83万,研究生2.1万。2500人获得学士学位,1.16万人获得硕士学位,700人获副博士学位,1200人获博士学位,其中女性博士510人。教师7600名,其中58%有博士学位,研究生院学生1400名,研究人员5300名,职工8800名,校外经费雇佣职工4900名。
芬兰高等院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各大学共有5,000多外国留学生,人数是1990年的2倍,多数是校际交流项目,主要来自欧洲,其次是亚洲。近1,200人攻读博士学位,每年还有3500名多外国访问学生、学者,12%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到国外高等院校至少工作2周。18所大学有中国留学人员700多人,许多攻读大学、硕士学位的人用芬兰语学习。攻读博士学位或做博士后研究的留学人员以分子生物、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信息通讯、计算机、林业、环境保护、经济、商业管理等专业为主。
根据预测,到2005年芬兰报考各类高校的学生总数将减至不足6万名,大约将有70%的学生被录取,平均每所高校接收的学生在800人左右,受高等教育比例之高,将居世界之首。
根据2002年OECD对14个国家高等教育中获工程、制造和建筑专业证书比例的统计,芬兰占24%最高,日本为22%,德国20%。即使居首位,仍不能满足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今后几年围绕生源问题的争夺将更集中在理工科方面。2006年信息通讯产业需要的高技术人才将翻番,教师、医生、护士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严重不足。芬兰各高校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报考各自的学校。
博士研究生院体制
从1995年开始芬兰教育部在20所大学内建立研究生院体制Graduate School System,目的是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质量和水平,为新一代的研究人员提供最好的研究、创新和培训条件。同时经过几个周期的努力,要把学习的年限从5年缩短至4年,学生的年龄从37-39岁降到30岁左右,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1995年教育部授权67个研究生院培养722个博士生,要求4年完成攻读学位的学习,并规定邀请外国教授担任博士研究生的学位主答辩(反方)教授,绝大多数专业用英语答辩。至今建成100个研究生院,其中有几十个是由大学联合建立,有4000多博士研究生。每年招收1200名(外国博士生超过300名),2004年增至1400人。学校用4-5年培养一人获得博士学位后,才可以从科学院(Academy of Finland教育部直属机构)得到17万多欧元的培养费。
有特色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体制
芬兰现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体制为,先由三位教授(一般要求二名是外国教授)评审,通过后再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论文答辩。然后邀请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教授担任主答辩(反方)教授,学校负担其往返国际旅费和在芬期间的费用,并给予一定的酬金。主答辩教授在答辩会上用英语提出至少一个半小时的问题要求博士学位申请者给予回答。在此基础上,请参加者向申请人提问。主答辩教授根据申请者回答问题的情况做出评价,如果比较满意,建议学院(或学校)授予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有严格程序。
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
2000年11月芬兰教育部制定了芬兰高等教育国际战略,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学者到大学,以真正加强芬兰大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保持2000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芬兰的国际竞争力已超过美国和新加坡跃居第一”的优势。到2010年读学位的外国留学人员数量要从现在的7000名增加到10,000-15,000名,大学校际交流学生增加两倍到28,000名,增设用英语授课的专业,同时要求学习芬兰语。外国博士生加倍至少达到15%,外国教师、研究人员和专家人数也要成倍增长。教育部国际交流中心(CIMO)负责向外国留学人员提供奖学金。为实现10年战略目标,给CIMO 增加1千6百多万欧元,经费一半来自私人机构。外国学生仍不需交纳学费。
芬兰科学院
芬兰科学院(The Academy of Finland)是隶属于教育部的管理部门之一。其职能是推进科学研究和开发,推广科研成果的使用;促进教育科技沟通的国际合作;对国家科学领域的重大战略发展向国家和各部委提供咨询;集中管理使用专门科研资金。属于大学预算的基础科研经费使用专门科研基金,对于来自公共基金的科研经费由科学院的技术发展中心(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进行分配。大学侧重于基础研究,而科研机构则侧重于研究重点项目和发现新的研究领域。芬兰科学院囊括全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运作资金来自国家财政拨款。2001年资金总额为1.84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