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爱如茉莉》,浅谈文本解读的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爱如茉莉》,浅谈文本解读的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千重要,万重要,文本解读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读懂文本就没有法。”回顾这几年的教学体验,笔者很是赞同特级教师刘云生的这句备课感言。当然,文本解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二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其中,第一层面是进行第二层面的基础,是课堂开讲的第一环节。

如何解读文本,在“减负增效”的新时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必须适度把握,过度或不足都会使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教者如何把解读文本所得的意义理解、语言品味、生命感悟、审美体验等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与学生共享呢?笔者结合自身执教《爱如茉莉》的前后经历,整理出如下挂一漏万的拙见。

一、细读——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汉语言博大精深,语约意丰,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于一个标点,都值得读者驻足把玩,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是作者的用情之笔,凸显了人物精神或文章主旨。

接受主义美学理论指出,只有读者参与,作品才真正具有意义。所以,教者此时的解读有必要“过度”,以欣赏的姿态,漫步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从关键词语入手,推敲、咀嚼、品味言语中的韵致情调,触摸语言的脉搏心跳。教者这时“沉入词语”,要把自己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也投入进去,在“我”与“角色”之间互换位置,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以通向“入境始与亲”的境界。

试教苏教版小语第十册教材课文《爱如茉莉》时,笔者撇开网络和各种教参,只沉浸文本中。乍读课题,便觉嗅到了一股清新淡雅的茉莉芬芳。一气读完全文,即刻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相互体贴与照顾即是一种平淡无奇的爱。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嘱咐“我”买饺子,并提醒“我”“记住”,要等爸爸吃完再告诉他自己进了医院,不然爸爸会吃不去的。爸爸凭着直觉知道妈妈有事,不顾归途的饥渴疲劳,便“直奔”医院。父母在病床上执手而眠,并说与“我”的家常话,更是感人肺腑。再读,再读……字字珠玑,人物的每个动作、每个神态,每句话,甚至于文本中的标点都在传神,“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课文语)。带着体验在读中感受,发现细节带给人的爱的震撼力是刻骨铭心的,如茉莉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读得越多,读得越细,我们越能感受“真爱是什么”?

细读课文,我们关注的不光是文本内容,也要注意其表达的形式与写作技巧。本文中,对景的描写多美啊:“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这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手法,把爱和真情定格在一个个令人向往的画面里,体现了语言的表现魅力。教者读出了这一些,教学时就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体会。

沈大安先生说:“有了精彩的文本解读,才会有出彩的语文课堂。”细读课文,能让教者底气十足,左右逢源。但细读课文并不意味着细教课文——课堂上,我们还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体验为“教”的出发点,舍得放下,让“教”为“学”服务,让文本阅读能“影响人生”,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

二、深读——曲径通幽处,僧房花木深

方卫平先生认为,上位接受是指,文本构筑的深度水平超过了读者文学能力的建构水平(处于上位)。因此,在接受过程中,读者难以依靠已有的文学阅读经验同化、接收文本各层面所提供的审美信息。但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和哲学家,他们身上蕴藏着无限的灵感和创造力。于是,富有深度的“上位接受”会带给儿童挑战自我的乐趣,适当地深度解读文本已成为语文学习的可能。阅读成了一次探险的历程,教师则成了这次探险历程的向导、引路人。

解读这一课,行走于字里行间,不难捕捉到父母之间那简单的动作、朴素的话语、自然的神态表达的是他们夫妻间真挚、细腻的爱。这是浅层次的引导性阅读,似乎还缺少了一种内涵与深度。

在病房里,父母执手而眠的温馨画面打动初升的阳光是假,感染了“我”和我们却是真。所以,这时可以纵深挖掘开去,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升华和迁移。“阳光真得被感染了吗?还有谁?”“‘我’也被感染了!”“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出来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从“我心疼地”、“我悄悄溜进病房”、“我开心地”等词句体会到了“我”被感染后,对父母也报以茉莉之爱。“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不光是文中的“我”,所有的读者(包括我们)都被感染了。这样的深度阅读,不仅仅让学生感受到的是平实语言背后的表达魅力,更是一种引领和提升,让他们的精神与灵魂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

学生解读文本需要深度,但决不是晦涩难懂。沈大安先生说:“教师自己对文本解读可以深刻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小学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具有童真童趣。”因此,教师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需要对学生的接受位置进行准确判断,找到他们阅读的“最近发展区”,真正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

三、广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在源头活水来

有识之士说得好,“深度解读”是在文本上挖一口井,那“广度解读”就是在文本上开一条河。的确,我们的文本内容虽丰富,但容量有限。如果就文本读文本,那感受到的文本主题是肤浅的,文本形象是苍白的,整个解读过程也是拘谨的。

《爱如茉莉》选入教材时,较之原文,稍作修改,以清新的笔调,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清水无香、真爱无言的故事。但对于小学生(即使是高年级)来说,他们对爱的认识是比较直观生动的。或许只有轰轰烈烈、感天动地的爱才能打动他们的心,况且文中叙述的事情是那么简单,描绘的语言是那么直白。

教者的任务就是要和作者、编者一起,引导学生认识这种平凡的“真爱”,感觉细节中的爱,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爱。这时,用谭学纯先生的话来说,要“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进

行互文参照。课前,教者推荐学生读中外优秀的爱的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海的女儿》……读完后经过讨论,发现这些故事中的爱惊天地、泣鬼神,情节缠绵悱恻,令人扼腕长叹。初读《爱如茉莉》再来比较,就会感受文中这种爱虽平淡,却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让人感觉真切。

读完《爱如茉莉》,指导学生进行同一主题的辐射阅读,推荐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的《父亲的爱》,联系生活体验,把平凡的真爱推向了极致,使文本形象变得丰满起来。

文本解读需要广度,它能延展文本、丰厚文本、激活文本,但要适度。如果抛开文本,天马行空地旁征博引,就丢开了“文本”这个“本”,偏离了教学的本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弄潮儿会对文本解读有越来越丰富的个性倡导。无论怎样读,都应把握好“指导学生解读”这个度。我们读时可以语语悟神,但教时要选其精要;我们读时要深入肌理,但教时要浅出肤表;我们读时可以“思接千载,神驰万里”,但教时切勿游离文本、八面开花……

总之,让我们的“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这才是最适度的。

引文

《思想的边界》(卷2)/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明天出版社).

《人与人的对话》谭学纯教授专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