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学生体验自由表达乐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学生体验自由表达乐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素养是形成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基础,而作文能力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主要表现。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自由表达的过程。那么,该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习作的乐园,让他们在提高作文能力的同时体验自由表达乐趣呢?

一、关注生活,开掘习作的源泉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咬着笔头,愁眉不展;抓耳挠腮,无从下手……勉强写出来也是东拼西凑,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个性感悟。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只有关注生活,写作时才会有取之不尽的素材。

1.仔细观察生活──获取个性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好的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它寄托着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文章有了真实的个性感悟,便拥有了鲜活的生命。但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对生活的理解、体会,因此在习作时,往往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捕捉不到事物的特征;缺少思考,体会不到生命的精彩。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充分利用偶发事件、校园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等,引导学生对事物产生正确的认知,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广泛接触社会──储备习作素材。生活是一个大课堂,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仅有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当学生把这一切所见所闻都装进了自己的“素材库”时,写作的源泉就永远不会枯竭,这样在写作文时何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呢?

二、加深体验,进入表达的情境

习作是学生内心情感的表白,个性生活的体现,而这一切都源于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没有了个性的体验,习作就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体验从何而来?来自生活,来自活动。但受教学时间及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组织过多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也不可能事事都在生活中得到体验。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拓宽习作的范围,教师必须根据写作教学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带领学生进入一次又一次特殊的体验之旅。这种有意识的引领及真切的体验,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产生表达的欲望。

1.倡导游戏精神──加强个性体验。课堂上的游戏、活动可以刺激学生的神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真实的体验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但游戏是为习作服务的,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适时地卖个关子,提个小要求,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会他人的心理活动,通过回味体验自己的情感变化。

2.打开记忆之窗──进行二度体验。学生年龄小,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容易遗忘,有的虽不至遗忘,印象却很模糊,因此,往往连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也不知从何写起。教师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的适时切入则可以迅速打开学生的记忆之窗,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进行二度体验,让记忆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得厚重。

三、多样表达,写实与虚拟并存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说真话,写真事。要知道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的现象早已蔚然成风。据悉:近年来,有些地方的高考作文试卷竟有不少都出现了“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以至引起了社会的震惊和批评。作文中“假、大、空”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作文的质量,更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但是,“说真话,写真事”并不是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只要是真的就行,只要原原本本按照生活的面目写实就行,这样,学生的想象思维、创新能力就无法真正得到发展。

学生的人生阅历较浅,生活体验有限,可写的素材也有很大的限制,因此,即使是写实性的作文,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适当地进行虚拟,想象所写人物在事件中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当然,这种虚拟并不是虚假的,它是在学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是一种超越了生活的艺术的真实。没有了真实的生活,虚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假的、空的。相反,现实生活越丰富,储存的表象素材越丰厚,想象中的虚拟就会越真实,越精彩。因此,我们要在作文指导中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合理虚构,让写实与虚拟并存,让作文不仅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更成为彰显学生个性,展示创新精神的平台。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双庙街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