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副课”教师同样可以创造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副课”教师同样可以创造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2月份,笔者拿到源创图书策划的《怎样当个好教师――答一线教师36问》。这本书的作者孙明霞,并没有什么官封的名师头衔,但受到全国广大一线教师的追捧,拥有众多的“虾米”,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她为明霞老师。

2010年7月,笔者到南通市通州区参加全国生命化教育课题研讨会时,听了明霞老师的一堂课,并与她有过面对面的交流。因此,现在读这本书,有一种听她娓娓道来的感觉。在这本书中,明霞老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就如何化解教师成长困惑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的建议。

在应试教学还依然盛行的当下,不少非考试科目的教师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被边缘化了。明霞老师任教的生物课,在初中也算是“副课”。虽然教育部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主课”和“副课”的区分,但在现实中还是泾渭分明的,那就是跟中考、高考直接相关的科目是主课,而且分数越多的越重要,而分数少的或者与考试无关的自然是靠边站,被打入“冷宫”了。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副课”是学校领导不爱、学生和家长不爱、任课教师自己都不爱的“嫌弃儿”,上“副课”的老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也不高。在分数至上的思想的指引下,“副课”成为嫌弃儿是全国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都面对的现状。有这么一种形象的说法:在学校,一等公民是语数外,二等是理化生,三等是史地政,四等是体音美。可见,生物在学校的地位是相对比较低的。

受现行体制的影响,“副课”教师的地位不高,如评优评先都要靠边。不少教师还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非高考、中考科目的老师反正也没多大必要在教学上下功夫。

2007年获得全国电视连续剧“收视王”称号的《恰同学少年》中最红的教师是杨昌济老师,杨老师是教伦理学的,从今天的角度来说,也是“副课”老师。但是,他成为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成为众多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其实从育人角度来说,每个老师都是一样的。或许正是现在“教书”有余,“育人”不足,也正是造就了“副课”教师应付心态的重要原因。

明霞老师并没有因为“副课”教师的地位而不思进取,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副课”教师同样可以创造精彩

一、师生的生命质量在精彩课堂中提升

课堂是师生交流最多的地方,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决定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当然,教师的价值也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的感受,同样也影响了教师的生命质量。

由于“升学率”这一指标的影响,不少教师成为了抓分的高手。不论他们的课堂状态如何,由于他们有拿得出手的“硬通货”,所以优秀、先进都与他们有缘。而在现实中,有些教师的课堂真的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走进课堂时,学生是发出欢呼声的,这位教师肯定是收到欢迎的;反之,当教师走进课堂时,学生发出的是“哎,又来了”的一声叹息话,那这位教师肯定是不受欢迎的。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中提到,他所在的上海北郊学校对94名教师随堂听课540余节,听课之余,评议组的教师在私下里说,“有些课坐在底下听,简直忍不住要打瞌睡,这些课太味同嚼蜡、索然无味了”。那么,学生天天享受这种待遇的话,那岂不是太痛苦了。这样的课堂对师生的生命质量而言都是很大的打击。

明霞老师努力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探索诗意的课堂。于是,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她和她的学生们是真正享受了教育的快乐。试想一下,如果全体教师都努力在课堂的精彩上下功夫的话,那么,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爱上学习。

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和学生,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的方法。而很多教师却把赌注投在拼时间上,像生产队长一样早出晚归,很是辛苦,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很值得我们反思。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魅力的课堂会让教师受学生欢迎。如果一位教师的课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那么,学生自然会喜欢上课,自然会学好这门课,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心态决定状态,我们的课堂精彩吗?这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思考的,精彩的课堂教学有主副课的区别吗?“副课”同样可以上得很精彩,明霞老师用她的课堂教学实践铿锵有力地进行了回答。

让我们师生的生命质量在精彩课堂中得到提升,明霞老师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

二、教育的本色在教书育人中理性回归

朱永新教授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项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因此,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也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

在现实中,“教书有余,育人不足”在很多教师身上体现得很明显。而明霞老师非常注重育人,不是班主任的她把育人与教学并重,不顾此失彼。她阅读了大量有关班主任方面的书,努力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切实关心学生的成长。

德育无痕,德育是盐,德育的养分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吸收。学校的主题德育活动是德育,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最好的德育。

明霞老师的生命化课堂让学生感悟着生命的可贵和人生的美好,她从生物课人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愫。她从交流人手,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她从关注差生人手,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而真正的差距并不在考分的多少。在长期实践生命化课堂的基础上,近三年,她就公开出版了有关生命化课堂的《用生命润生命》和《心与心的约会》,给全国的很多教师带来很大的启发。

现在,很多教师并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心。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曾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人深省。有72.4%的中学生在“你觉得老师最需要改进的是什么”的选项中,选了“与学生的沟通”。应该说,学生沟通最便利的无疑是班主任,但学生却说:“我们班主任真的很不得人心,我们没一个不私下里骂他的。”在这个调查中,有48.9%的教师还认为自己“很了解”或“比较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自我感觉不错;而学生认为老师“很了解”或“基本了解”自己的,却只占8.2%,根本不买账。

明霞教师为什么能赢得学生的心,这的确也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她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并一直身体力行着。她的课并不仅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感觉到生命的宝贵,强化了责任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事实上,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明确人生的责任了,那么他的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上去。明霞老师教书与育人并重,再一次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故此失彼,而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教师的职业精神在不断求索中升华

现在,教育的职业精神越来越受到关注,2008年教育部师范司、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联合举办了“教师职业精神”大讨论,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随后,教育部也出台了新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修炼的职业。总书记曾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平常所说的敬业精神和关爱学生,其实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要实现后面三点希望,我们需要不断的求索。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一条建议就是“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其中谈到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懂得研究儿童的方法,要有心理学的知识,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等。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素养的几个方面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

明霞老师读书写作、反思、提升,展现了一位老师很好的职业精神。她成功的秘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不断学习,她每年订阅10多种教育刊物。她家里有1000多本藏书,比学校图书馆的教育类图书还要多。那么,在现实中有多少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呢。在读了《魏书生教育文集》后,她发现当老师可以这么丰富多彩;读了傅东樱的《泛舟诲海》,她发现教师的语言可以那样诗情画意;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她感受到教师工作可以这么有艺术性和创造性;读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她体会到当教师也可以享受这般的美好。在不停的阅读中,她享受着生命拔节的快乐,也使她的生命化课堂更有艺术性。

明霞老师还充分充分利用网络,她用“迎春花开”的网名开主题帖,开博、写博,在博客上与教育大家交流,与众多同行交流,她成为了网络教研的践行者。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上“生命的色彩”的主题贴引来了不少忠实的“虾米”。她经常利用假期,自费外出学习,与教育名家进行零距离的接触。

而在现实中,教师拒绝读书,不会写作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有人戏称现在的教师成为了作业技术员或者考试技术员,甚至有些教师连考试技术员都做不了。某地教育行政部门曾组织过一次声势浩大的初中教师与学生的同考活动。具体做法是,让全体初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本学科的中考,教师考试的结果为合格率85%,优秀率43%。虽然此举饱受争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平均的学识水平仅与初中学生相当。可见,不少教师连最基本的底线都把不牢了,更谈不上什么专业成长了。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的职业是一项需要终身修炼的职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练教师生活、锤炼教师的专业这三大方面,并细分为20项修炼对教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行了建议,很值得我们教师一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也明确提到了教师的敬德修业要一直到生命的终止。的确,明霞老师多年来一直是这么在做的。从敬业到精业,孙明霞老师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迎春花开”为什么这么27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明霞老师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你用心去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加强自己的修炼,“副课”教师同样可以创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