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志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志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选择志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之前的生活是差不多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上了大学后,就开始走上不同的方向,学不同的专业,从事不同的工作,走上一段不一样的职业道路。这次选择的不仅仅是继续读书,而是选择了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

俗话说的好,“男怕入错行”,现代社会,男女都怕入错行。可这个重要的选择关口,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远远不及考分来的重视。

对于志愿,我们关心的不应该仅仅是能考上哪所大学,而应该同样重视专业的选择,因为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获取某一领域的成功。有数据表明,超过六成的学生对自己所选的院校和专业不满意,学起来没兴趣,甚至混日子。超过三成大学生跨专业就业,这意味着几年大学留不下什么专业积累,毕业后还得重头再来,让我们在职业生涯的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怎样才算是适合自己的专业呢?

案例一:小C,性格内向,高中时期痴迷于数学,屡获各类竞赛奖项。高考成绩优异,在亲朋好友的极力推荐下,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数学专业,选了热门的经管专业,憧憬着工作后就业好,待遇高。可毕业后事与愿违,小C的性格与工作要求的活泼外向、社交能力强相距甚远,找工作都不太顺利。相反,学数学专业的同学却顺利地进入了金融公司,获得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和待遇。

案例二:小L,高中时期一直忙于学习,把志愿填报的事情完全扔给了父母。小L的父母都是做财务工作的,干得也很不错,关系也多,以后就业也好办,于是就帮小L选报了财会专业。小L的个性大大咧咧,做事比较马虎,没多久就发现自己不喜欢财会专业,很难耐心坐下来和那些数字表格打交道,在实习时就因为粗心大意出了好几次错。这时候,小L的父母对他的工作前景不免有点担忧了。

这些常见的例子告诉我们,选专业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追求热门很有可能让自己变成了“冷门”,亲友的成功经验也不一定适合自己。选专业不能简单地只看眼前,还得着眼长远,不能仅仅看成绩或就业,还得考虑自身的特点,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说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出类拔萃的人和好的工作机会,也完全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大方向中选一个前景不错的具体专业。

综合多种因素

通常来说,我们应该从兴趣、性格、能力倾向三个方面来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尽量选择与自身兴趣和性格相匹配,而且也是自己能力所擅长的专业类型和职业方向。而成绩只是一个最后匹配不同档次院校的参考依据。

兴趣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如果一个人从事的专业或职业是自己感兴趣的,那么他能充分甚至超常发挥其才能。反之,如果对专业或职业不感兴趣,那他只能发挥20%左右的才能,并且容易疲劳。

不同性格特征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例如做事比较认真细心,观察力敏锐的人比较合适从事医生工作;对人有耐心、热心、循循善诱的人比较适合从事教师工作等等。只有专业方向符合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特点,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发自己的潜能,在未来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能力倾向则直接反映了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所在。有人长于逻辑思维,有人长于运动知觉,有人空间想象能力强,有人语言表达能力出类拔萃……每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倾向都对其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梅西不适合打篮球,科比可能也玩不转乒乓球。

也许有人说,这个还不简单,我肯定了解我自己。其实不然,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有哪些特长。没准你是下一个丁俊晖,但你从未没想过要去台球界发展,也许你能成为一名优秀外交官,但一直局限在普通的理工类专业,因为你只知道自己数理化还不错……

和体检一样,对自我兴趣性格能力的了解也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测试,科学家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一系列的专业测量工具,借助这些科学的测试,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

同样,大多数人也不了解数百个大学专业里哪些专业适合自己,更不了解每个专业对基本能力素质的要求如何。法律专业是否要求逻辑思维能力?医学专业是否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哪些专业又需要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面对厚厚一本招生计划、专业名录,很多专业自己都从未听说过,就更无从知道是否适合自己了。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越是冷门不为人所知的专业,因为竞争小,也有可能做出成绩,成就一番事业。

借助科学工具选择志愿

选择志愿是一个很繁杂的工作。数以千计的院校和专业,大多数的院校我们毫不了解,如何找到自己最终的目的地?几年寒窗,我们往往专注于所学课程,“当局者迷”,在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最佳志愿?

这个时候借助一些科学的办法和工具,能帮助你在浩如烟海的院校信息中快速缩小搜寻范围,找到合适的目标。最关键的是,这样筛选出来的结果,比个人凭经验选择的准确率高,而且更适合你个人情况,更有助于以后的发展。

我们以课堂内外高考研究中心开发的易录取为例,来看看如何利用志愿填报指导工具来帮助我们选择专业和院校。

1.个性测试。新用户注册并完成支付后,系统会引导你首先做一套图形化的测试。用专业的国际测试模型来分析你个人的情况。

2.完成测试,可以获得一份心理报告,全面帮助用户认识自己职业兴趣和性格。并结合国家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为你推荐适合你的专业门类。每个专业门类都包含了多个具体专业,你可以详细了解每个专业后再做下面的筛选。

3.筛选院校。在测试的基础上,你可以填入你的一些客观或主观要求条件,如期望就读省市、分数等,进一步选择具体专业,筛选合适的院校。每个专业门类都包含了多个具体专业,你可以详细了解每个专业后再做筛选。这一过程可以反复使用,多次筛选,例如每隔一段时间或摸底考试后,改变预估分数,或改变具体专业再筛选一次。

4.获得一份多批次的院校志愿推荐。该报告提供了该院校上一年的录取分数作为参考,也可以点击院校和专业名字了解院校或专业的详细信息。心理报告和院校报告可以随时登陆查看,也可以下载保存。可以多筛选几次,保存下来不同的推荐报告,然后逐一去充分了解。

5.易录取还附带了一个独立的高校信息库,汇集了千余所院校数据。让你一站式了解院校和专业信息及往年录取分数线,并可多种条件搜索。

类似的辅助工具还有一些,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工具仅仅依靠分数位次来推荐院校专业,那是很不负责任的。同时,任何工具的建议都只能作为参考,最终的选择还需要自己综合权衡,并结合当地招办公布的招考信息来最终确定。

最后祝你考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开始人生的新一段辉煌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