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旅游券:吹响长三角旅游业复苏的号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旅游券:吹响长三角旅游业复苏的号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有杭州、宁波、安吉、长兴、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高淳等市县发放了旅游券,总价值约超过10亿元。全国很多旅游企业对游客实行让利销售,派发了旅游券,对旅游消费产生了明显拉动效果。

进入3月,“旅游券”一夜成了热门词,派发热潮迅速蔓延,愈演愈烈。政府、旅行社,联动交通运输、银行、景区、餐饮酒店等齐齐发力,民众争相申领,在长三角掀起了一股旅游券派发热潮。

各显身手,长三角城市旅游券大派送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市和杭州市无疑成为了此轮旅游券派发热潮的明星。

苏州市旅游局近日带着10万张旅游优惠券赶赴北京,面向全国推介旅游,紧接着还将前往上海及长三角主要城市发放共发放50万份旅游优惠券。

而杭州则通过广场促销和邮寄等方式,将面值总计4000万元的旅游券向长三角、华东地区及中远程客源市场发放,一度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除苏杭以外,长三角其他旅游城市也竞相参与。目前,已有杭州、宁波、安吉、长兴、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高淳等市县,通过各种方式,面向当地、长三角、全国派发总价值约超过10亿元的旅游消费券。

在这些派发的旅游券中,有的可充当现金使用,有的则可作为景区和饭店的优惠凭证使用。尽管各地发放的方式和对象不同,但共同特点是“免费”。而且各旅游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将客源数量大的上海定为首个派放地。

拯救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旅游业

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同时也被认为是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从2000年至2008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5%,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以苏州为例,2008年境外游客数达到200万,国内游客数超过5000万,旅游总收入达735亿元。同年杭州的旅游总收入也达到707.22亿元,均居于全国前列。

旅游业关联我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有研究预测,宁波派发的3000万元航空旅游券,预计将拉动宁波航空旅游消费总额5至8个亿。

由此看来,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综合消费、热点消费,更是一种终端消费,具有起效快、关联高、带动广的特点,因而旅游业是撬开“寒冰”、启动复苏的最佳选择之一。

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对旅游业寄予厚望,将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危机面前,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也谈到,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应从多方面积极应对,其中包括:积极适应旅游需求变化,大力发展国内旅游,进一步培育假日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消费热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休闲”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据悉,今年杭州旅游发展资金和专项资金不减反增,比2008年净增了5000万元,达到了2.4亿元。

用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话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按照“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去年底提出的建议,中国可以拿出1万亿元人民币发给民众,限定在一个季度内用完。由此测算,可拉动中国经济1.33万亿元,相当于单季度GDP的18%。消费券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消费,尤其是旅游消费。

有人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吃白不吃!也有人说,看似“免费午餐”,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期待“鲶鱼效应”。

旅游券翘动大消费,刺激有几何?

苏州市旅游局咨询中心的信息统计显示,由于苏州春节前在上海、杭州小范围试行发放了30万元的“旅游红包券”,结果可使用该券的景点在春节期间人气大增,阴雨绵绵的年初四,拙政园的入园人次仍达9000,其中持“旅游大红包”的有7300人次,占入园散客的45%。

春节前后,杭州面向六城区发放了1.08亿消费券,截至3月中旬,已经回收8成多。3月初,杭州又开始发放1.5亿元的旅游消费券。杭州市旅委会预测,即使按30%-40%的回收率测算,也可迎来100万游客,撬动10个亿的旅游收入。据南京旅游局相关部门测算,南京即将发放的2000万元乡村旅游券,有望拉动2亿元的消费。

派发旅游券的举动得到了部委高层的肯定。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指出,刚过去的牛年春节,是我国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以来的第一个春节。全国很多旅游企业对游客实行让利销售,杭州、成都、南京等城市向游客派发了旅游券,对旅游消费产生了明显拉动效果。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也认为这是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的特殊办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

复旦大学旅游系夏林根教授则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出了观点,如果旅游券显效,其最大效果应在于维持人气,不在于增加旅游收入。旅游业人气一旦滑到冰点,要想提振就非常困难。政府部门如果通过发放旅游券,能维持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基本运转,旅游券的效果也就显现了。

分析人士指出,长三角的一些旅游类上市公司或将受益于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华泰证券分析师朱峥认为,中青旅、国旅联合、锦江投资、九龙山等旅游板块的股票在经过去年的大幅下挫后构筑了一个坚实的底部,部分股票处在一个良好的上升区间,而黄山旅游等上市景区则会从长三角客流的增加中直接受益。

问题与争议,投石问路之举

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如火如荼。对于振兴旅游业的大目标,旅游券的发放只是一个投石问路之举,一些弊端的显

露,也引发了争议。

有旅客在经历了旅游券在杭州使用的麻烦后感慨,“使用旅游券简直成了最耗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也有游客一针见血地指出,“商店促销也会发些折扣券,什么满200送100。我觉得旅游券和商场促销手段没啥差别。”

拿杭州为例,游客在指定商家凭券消费时,还要配合现金使用,每消费40元,才可抵用10元。杭州的旅游券只能在大市范围内的指定旅游景点、饭店、餐饮、茶楼、浴场等商户使用,旅游景点仅限第一道门的门票使用,酒店也仅限房费使用。另外,可以接受旅游券的商家大多是一些高档宾馆、大型景点、连锁旅游企业。

因此有评论认为,旅游消费券的实质其实是让景区以及相关的商家降价促销,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企业自主的行为,可能会破坏原有的价格体系。此外,旅游消费券仅仅是某些方面可以得到优惠,而其他更多的环节却没有真正优惠,中等收入者的利益考虑得不够。要让利就真让利,不要用“满额抵扣”、“设定消费期限”来糊弄老百姓。如果把握不好,容易给外界落下“忽悠券”的印象,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好的政策不是靠政府花钱,是靠政府推动改革,释放民间的潜力,释放民间的需求。苏州大学财政系孙文基教授认为,长三角旅游券派发,不应由政府财政全包,还应该引入景点、餐厅和酒店等,由他们让出一部分利润,以此促进消费。此外,财力有限的政府更应慎重,因为发放旅游券有可能“挤出”其他“更重要领域”的财政投入。

也有不少人提出,消费券不是万能的,不能指望消费券充当刺激内需的灵丹妙药。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的观点是,消费券只有一次性的短期效应,对刺激经济增长作用有限。有专家指出,有了消费券,有些人就会将本来准备消费的支出转为储蓄,消费券的效果实际上为零。考虑到替代效应,旅游券对旅游消费的实际拉动效用有待观察。

旅游业复苏,消费券外的路径选择

在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正式推行的大背景下,金融危机令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日益理智。相关政府以及旅游业界意识到只有先通过主动的“让利”,才可能真正起到拉动内需的效果,达到振兴旅游业的目标。

当地旅游部门如果想尽可能地发挥旅游券的效用,还必须做好两项配套工作,既要增加旅游券的发行量和发行面,惠及更多的游客,又要让游客使用旅游券时有一定的机动余地,保证足够的有效景点和有效期,除现场申领派发,还可采取直接网上下载打印使用等方式。同时政府部门要充分做好引导工作,联合餐饮、酒店住宿、交通、旅游景区、娱乐场所、购物商店等服务行业提供“立体型”的旅游优惠服务。

有游客质疑,与其说送券,为何不直接进行门票打折甚至免费呢?杭州西湖“还湖于民”后,拉动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给其他景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而成都近日向全国发放2000万张免费游11个景点的熊猫卡也引起轰动。网友表示,虽然外地游客来景区免费,但他们在成都的吃住及其他消费也会为成都的震后恢复提供支持,与旅游消费券相比,熊猫卡更具优势。成都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上海第一大入境客源国日本,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对上海入境旅游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舜礼也撰文指出,在中国旅游业三大旅游市场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次之,出境旅游市场最小。

我们看到,1-2月份我国宏观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的回暖迹象。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市场扩张期,旅游业发展的长期趋势依然向好。我国具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广阔的、自成体系的国内旅游市场,且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

因此,改变“重入境、轻国内”的思想,深耕国内旅游市场,牢牢确立其在我国旅游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是旅游业复苏的必由之路。推出“杭州人游杭州”、“浙江人游浙江”等类似活动可进行推广,而通过一些大型旅游节日的举办,也能起到积聚人气,打响品牌的作用,如“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节”首开先河地邀请到人气明星刘亦菲担任形象大使,唱响了“苏州吴中--太湖最美的地方”的旅游品牌,同时拉动了当地茶文化产业的发展。面对金融危机,旅游业不能只撒大网,还应该遵循本身的特点,抓住真正喜欢旅游的目标客户群体,找到适合这些群体的方式。

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专家夏永祥教授认为,长三角作为国内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应该抱团取暖,促进旅游产业“一体化”。

在湖州刚刚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九次会议传来消息,长三角首个区域性标准《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规范》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正式实现标志一体化。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扩大长三角旅游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长三角黄金旅游圈”,除争相发放旅游消费券吸引游客外,我们也希望能看到更多务实有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