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城市道路工程底基层和基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城市道路工程底基层和基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工程中经常发生、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品质与寿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由于道路工程量大面广,因此其危害性更大,更应予以重视。本文主要叙述在道路建设与营运过程中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与防治方法。道路是露天结构,它受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以中原地区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实践为基础,对基层、面层及道路附属设施诸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底基层;基层;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石灰土又称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土又称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简称二灰土。

1 混合料不均匀

1.1 现象:混合料出现花料,灰、土分布不匀。

1.2 原因分析:①翻松与拌和机具功率不足,齿深不够,路槽上未充分翻深、翻松;②直径大于15mm的土块未先粉碎或剔除;③上的塑性指数较大,容易结团,拌和困难。

1.3 防治措施:①应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碎能力,通常宜选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耕机与多铧犁相结合,用多铧犁将上翻松,旋耕机拌和,再用多铧犁将底部料翻起,旋耕机再拌和,如此。反复5~6遍;在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务必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②土块应尽可能粉碎,最大尺寸不应超过15mm,对于超尺寸土块应予剔除;③对于塑性指数较大的土,应用专用机械加强粉碎,在用石灰稳定时,可采用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料一夜,再加人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

2 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

2.1 现象:混合料取样送试验室做标准强度试验,强度不能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

2.2 原因分析: ①混合料配合比确定不当或现场未按规范或设计要求的配合比施工;②石灰质量未达到规范要求,或因存放时间过长,品质下降,造成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③混合料拌和不匀,强度波动大,使混合料强度代表值达不到要求,即不能满足下式: R( 1一ZnCv)≥ Rd

式中:Rd――设计抗压强度(MPa);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n――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高速、一级公路:保证率95%,Za一1.645,其他公路:保证率90%,Za二1.282。

2.3 防治措施:①以工地实际使用的材料,重新检验或修改配合比;②检查工地实际配合比,检查投料、计算、计量是否有误;需要注意的是,工地施工时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③石灰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合料强度不足,所以应避免局部地段石灰过多或过少,并充分拌和均匀。

3 压实度不足

3.1 现象:石灰土、二灰土压实后,表面轮迹明显,经检测,压实度末达到要求。

3.2 原因分析:①压实机具选用不当或碾压层太厚;②碾压遍数不够;③含水量过多或过少;④下卧层软弱。

3.3 防治措施

3.3.1 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应选用12t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t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采用18~3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

3.3.2 混合料摊铺后应在1~2天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一般需碾压6一7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3.3 当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措施,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但不超过2%)时才碾压;

3.3.4 石灰或二灰稳定土施工前,应对其下卧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否则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

4 碾压时弹簧

4.1 现象:在碾压过程中,混合料出现弹簧现象。

4.2 原因分析: ①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高;②下卧层过软,压实度不足或弹簧。

4.3 防治措施: ①混合料拌和时应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如土壤过湿应先行翻晒,并宜采用生石灰粉,以缩短晾晒时间,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粉煤灰过湿,应先堆高沥干,一般二、三天即可;②施工时应注意气象情况,摊铺后应及时碾压,避免摊铺后碾压前的间断期间遭雨袭击,造成含水量过高以致无法碾压或勉强碾压引起弹簧;③当石灰土和二灰土过干时,可洒水闷料后再进行碾压,水量应予控制并力求均匀,避免局部地方水量过多造成弹簧;④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⑤混合料摊铺前,应对下卧层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下卧层的压实度,若有“弹簧”现象应先处理后再做上层。

5 碾压时发生龟裂

5.1 现象:石灰土、二灰土在碾压或养护过程中出现局部或大面积龟裂。

5.2 原因分析:①石灰土或二灰土含水量严重不足;②土块未充分粉碎或拌和不匀;③下卧层软弱,在压实机械碾压下出现弹簧;④养生期间,有重车通过,引起结构层破坏。

5.3 防治措施: ①混合料在拌和碾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含水量。含水量不足时,应及时洒水。应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时进行碾压;②加强混合料粉碎和拌和,对不易粉碎的粘土宜采用专用机械,并可采用二次拌和法。对超尺寸土块予以剔除;③无论石灰土或二灰土基层,均应保证下卧层的充分压实,对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0~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 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或表层松散,应适当加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④养生期间,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6 未结成整体

6.1 现象:混合料经碾压养生一定时间后,仍较松散,未结成板体。

6.2 原因分析:①石灰质量差或掺加量不足;②压实度不足;③冬季(气温低5℃)施工,气温偏低,强度增长缓慢。

6.3 防治措施:①施工前,应对石灰质量进行检验,避免使用存放时间过长的石灰或劣质石灰,消解石灰应在两周内用;②进行充分的压实,达到规定的压实度;③冬季施工应尽量避免;必须施工时应注意养护,防止冰冻,并封闭交通。一般在气候转暖后,强度会继续增长;必要时可选用外掺剂,以提高早期强度;或采用塑料薄膜或沥青膜等覆盖措施养生,保持一定湿度,加速强度增长。

7 横向裂缝

7.1 现象:石灰土、二灰土结构层在上层铺筑前后出现横向裂缝。

7.2 原因分析:①结构层由于干缩和温缩而产生横向裂缝;混合料碾压含水量越大,越易开裂;②有重车通行。未筑上层的石灰土、二灰土基层,不能承担重车荷载的作用,当重车通过时,易造成损坏,产生裂缝,尤其当下卧层的强度不足和在养生期间更易产生强度性裂缝;③横向施工接缝,包括结构层成型后再开挖横沟所发生的接缝,是最易产生横向裂缝的薄弱面;④结构层横穿河没处由于沉陷或重车作用所引起的裂缝。

7.3 防治措施: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碾压含水量,使其接近于最佳含水量,以减少结构层干缩;②混合料碾压完毕后,应及时养生,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于、过湿或忽干忽湿。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有条件时可采用塑料膜覆盖;③混合料施工完毕后,应尽早铺筑上层。在铺筑上层之前,应封闭交通,严禁重车通行; ④延长施工段落,减少接缝数量。做好接缝处理,使新旧混合料相互密贴。缩短接缝两侧新旧混合料铺筑的时间间隔;⑤产生横向裂缝时,通常不做处理。缝宽时可用沥青封缝,以防渗水和恶化。

参考文献:

[1]叶国铮; 石灰土的疲劳特性 [J];土木工程学报; 1984年02期; 88-92

[2]李栋国; 长春地区石灰、二灰稳定细粒土配比试验和施工控制的研究 [D];吉林大学; 2005年

[3]蒋向军; 固化剂在加固土中的应用研究 [A];全国公路工程地质科技情报网2006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C];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