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缩短武术教学泛化阶段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缩短武术教学泛化阶段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观察法对学生在学习武术技能过程中,运用表象训练配合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对比缩短武术教学泛化阶段的形成过程,找出武术教学泛化阶段延长的原因,并提出缩短泛化过程的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武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武术;教学;泛化;原因;运动表象;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073-04

运动技能的形成有其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只是每一阶段的长短,随动作的复杂程度、教法和训练水平而不同。一般说来,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学习任何一个技术动作的初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学生在实践体会中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动作技能的内在规律不完全理解。由于对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觉)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的强烈兴奋,而大脑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呈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练习不确定出现泛化现象。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共同规律,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和特殊规律。由于武术动作数量多,动作路线方向变化复杂,而且每个动作中“手眼身步法,精神气力功”八法相合,协调性要求很高。因此武术教学的泛化过程显得尤为突出。有的学生泛化阶段拖得过长,甚至个别学生学习结束仍然停留在泛化阶段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目前武术教学中的难点。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哈尔滨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武术专项20名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黑龙江省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运动训练、表象训练、教学方法、武术理论等方面的文章23篇,检索武术教学泛化过程文章2篇并进行整理。

1.2.2实验法针对哈尔滨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武术套路专修学生的专项能力不同,分成技术水平相当的甲乙两组,每组10人,甲组为实验组,进行为期2周,每周3次课的武术套路表象训练和主体性教学,乙组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教学,最后运用新型的教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从而衡量出实验的效果,总结出研究的结果。

1.2.3观察法主要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在教师有意识的教学控制下产生的在情绪、语言、行为等等方面的变化,观察这些变化的方向。

2结果与分析

2.1武术教学泛化过程延长的原因

2.1.1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练习完全出于应付,根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动力,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往往表现为不注意听讲,不留心观察,练习不刻苦。

2.1.2基本功差武术中技术动作与基本功是水融的关系。学习武术技能绝不是单纯模仿形体运动的动作表象,要求有一定的基本功为基础。如在武术教学中有很多腾空的技术动作,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很难把这些连贯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

2.1.3恐惧心理体型过胖,有一定的基本功,但由于身体过重在做某一动作时很容易受伤,一旦受伤势必影响武术的训练进程。特别是曾在某一动作上受过伤,伤好以后再练习时必然会产生保护性抑制。

2.2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课堂表现

2.2.1武术学生主体性教学的课堂表现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提前到班人数与练习次数上看,在准备活动与练习过程中也较对照组学生更加主动积极,且具有浓厚的课堂表现欲望,由于每5人一组的分组练习具有了比较性与竞争力,所以实验组学生的课后复习时间平均在15min以上,大量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的引入明显减少了学生分解学习的时间,自然对于缩短泛化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2.2.2武术学生表象训练的课堂表现

表2武术学生上课过程中心率变化对比数据(单位:次/

数据心率的抽取时间为实验的最后1节课程,基本可以反映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实验指标。从表

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心率变化比较大,在准备活动与练习过程中也较对照组学生积极认真,且表象训练的心率水平较对照组的更加有序稳定。

2.3缩短武术教学泛化过程的手段与方法

泛化阶段体育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教师应抓住技术动作的主要环节,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要过多强调动作细节,应运用正确的示范动作和简练的讲解语言来促进学生掌握技术动作。通过对甲组10名学生学习国际规定枪术的基本功教学与枪术第一段教学过程中采用表象训练与主体性教学相结合的泛化阶段实验取得一定成果。

2.3.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直观性教学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就好象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表象训练的机制在于通过想象动作,使相应部位产生急电活动,即在头脑里描绘动作表象时会使有机体产生各种生理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和实际进行活动时的生理变化极为相似。

武术运动是以身体形态的运动变化来表现的,它的运动方法和技巧要领都直接体现在身体运动的本身,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直观性教学方法,多通过教师的示范领做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武术教学还可以采用电影、录像、幻灯等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可以增加多方位、多器官的学习机会,增强视听效果,强化记忆,能够直接感受武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有助于调动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自己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通过录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的重点、难点技术的动作慢放、重放或定格分解分析,这样就可有助于学生更快地建立起表象,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快速缩短武术教学泛化过程是非常明显的。

2.3.2注意主体性教学中分解与完整教学法的结合通过对甲组学生分为每5人1组的自由组合进行主体比较学习,呈现出以下特点:(1)愿学,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2)乐学,学生视学习为—种精神需要,感到学习是—种陕乐的生活,对学习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学得轻松、愉陕;(3)会学,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能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技术理解和掌握,能从各种信息源中获取技能知识;(4)善学,学生能初步认识自身学习的基础及特点,扬长避短并善于制订与自己技术风格相符的学习计划,能根据枪术特点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练习方法,同时善于自我检查评价;(5)求新,学生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善于结合自己的技术能力,完成知识的延伸并举一反三,实现技术、能力的迁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实际上分解教学是不能离开完整教学法,在教学中应恰当地掌握由分解向完整的过度。分解练习的时 间太短,急于转向完整练习,易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不清楚,失去分解教学的意义。分解技术练习时间太长,形成分解技术的定陛,不仅破坏了动作的完整性,容易形成错误的动作节奏。

2.3.3注重口令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口令也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它可以起到令行禁止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控制口令来检查学生完成每一动作的情况,并且能控制运动节奏。在动作与动作间不熟练的情况下,可以加上动作名称的提示性口令,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武术套路意识的反应和节奏变化,大大缩短武术教学的泛化过程。但用时要特别注意:(1)表象训练要和动作技能训练交叉进行。(2)要学习和提高技能水平,实际的动作技能训练应放在第一位,表象训练处于第二位,前者是掌握动作技能的基础。表象训练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3)表象训练时要回忆最理想、最正确的动作过程。

2.3.4加强集体与个别指导,突出学生主体运动技术的主体性教学,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个陛,积极主动地掌握各个技术动作的特点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技能和行为能力得以发展。

集体指导就是发现大多数学生动作环节中的问题后,教师立即把全体学生召集一起进行讲解;所谓个别指导就是发现某个学生动作发生变形,就其进行单个指导。只有把错误动作消灭在萌芽之中,才能逐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觉表象。视觉表象是学习技术的条件刺激,动觉表象是非条件刺激,只有这两种刺激多次结合,才能建立条件反射,而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是建立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组织练习是学生掌握技术的关键环节,是缩短武术教学泛化过程的关键。如果没有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即使教师传授的技术再好,示范讲解再清楚也是徒劳的。练习时采用学生主体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分组比赛,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武术教学泛化过程延长有诸多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基本功差,学习中有畏惧心理,体型过胖等;教师采用在运动训练中注重表象训练,有助于学生对专项运动技能形成动作记忆,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

3.2建议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学生主体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运用直观性教学方法,注意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的结合,教学中及时进行个别指导,此外还要特别注重口令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1-38.

[2]盛玉霞.术语泛化的意义、途径及特点刍议[J].零陵学院学报,2005(1):45-49.

[3]常

波.论体育专业术语泛化特点、动因与意义[J].科技信息,2011(10):10-12.

[4]吴利利,刘丽莲.专有名词泛化的认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14-16.

[5]林丽容.浅析武术套路教学的语言应用[J].宁德师专学报,2003(2):55-60.

[6]王勇.浅析警卫散打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J].武警学院学报,2003(2):66-68.

[7]王继勇.浅谈武术套路教学步骤方法与要求[J].全国商情,2010(16):46-48.

[8]张水莲.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J].武术科学,2007,(3):23-25.

[9]曾庆国.高校武术教学浅探[J].体育学刊,1995(4):54-55.

[10]方平.武术课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8(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