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吉隆坡:在矛盾中自由呼吸的城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吉隆坡:在矛盾中自由呼吸的城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个马来语中意为“泥泞的河口”的城市,地处马六甲海峡交通要道,因1857年华侨来此开采锡矿而逐步发展成为马拉西亚的首都。历史将一切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因人而立的这座城市在矛盾中蓬勃发展,却又不时忽略了前人的足迹。

“万花筒”吉隆坡

西装革履的白领们匆忙穿梭在车水马龙的高楼大厦间,这种景象和世界上其他大都市一模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意;东方色彩和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城市的新容旧貌,市内典型的穆斯林建筑、中国式住宅和英国殖民地时期的建筑遥相呼应,代表着各自文化与历史的同时又毫无杂念地包容了彼此。这的确是一座矛盾的城市,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城市,兼具政治、经济、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的多重身份,在物欲横飞的如今能否独善其身也是一个未知数。

在1957年的时候,宪法就规定伊斯兰教为马来西亚国教,每当穆斯林诵经的时候,婉转高亢的诵读声飘入城市的每个角落,哪怕是在喧闹的现代街区和古色古香的佛教寺庙里,这神圣的声音都能直达心扉。当然对于穆斯林和其他的人们来说,彼此的不认同感也渐渐淹没在这喃喃经文里,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任凭各自的发展。在这里看不到中东地区宗教冲突的血雨腥风,也没有非洲某些国家那样充满了民族仇恨的刀光剑影,各种文化和宗教就这么混杂在一起共存着,碰撞着,但更多的还是融合着。

这是一个多民族的混居国家,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是当地的三大民族。虽然这几个民族的和文化背景大不相同,但是几个世纪以来大家都相处得心平气和,相安无事。在吉隆坡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裹着头巾的伊斯兰妙龄少女,或者穿着沙丽的印度大妈,以及穿着现代且数目众多的华人。经常会有这样的景象出现在眼前:三个和尚慢悠悠地在吉隆坡独立广场一边散步,一边在谈论着什么;不远处某高档化妆品展示区活动现场人头攒动,里面混着不少身着天蓝色衬衫和黑色长腿裤子,严严实实包裹着头巾的伊斯兰妇女;还有更为传统的穆斯林则拖着黑色连衣长袍在气魄雄伟的双子塔下从捷豹跑车里钻出,让人总有那么一丝丝“迪拜”的感觉,可能对于身处吉隆坡的人来说,文化的融合就是这么简单吧。

世界第一高的双塔楼

Petronas Twin Towers

石油双子塔是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综合办公大楼,坐落于吉隆坡市东北部,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101超越,但是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双塔楼。双子塔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吉隆坡这座城市年轻、中庸、现代化的城市个性,突出了标志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理念,是游客从云端俯视吉隆坡的绝佳地方。

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物承载重要的宗教元素:建筑理念来自于伊斯兰5大支柱的思想,采用著名的西萨佩里建筑事务所(Cesar-Pelli&Associates)提出的构想。整栋大楼的格局采用传统伊斯兰教建筑常见的几何造型,包含了四方形和圆形,是一座超现代的建筑物。塔楼的一个特色便是位于第42层处的天桥,正如建筑师说的,这座有人字形支架的桥似乎像一座登天门,双塔的楼面构成以及其优雅的剪影给它们带来了独特的轮廓,让人趋之若鹜。俯瞰平面是由两个扭转并重叠的正方形组成,并用较小的圆形填补空缺,明显是现代的和西方混合的产物。

1995年马来西亚开始修建吉隆坡双子塔,三年之后这座高达450多米的世界最高建筑落成了。当初修建这座双子塔时,马来西亚经济正处于顶峰,10多年前的马来西亚人均GDP就已经达到了5000美金,在发展中国家中属于相当富裕的。在那个时候去过马来西亚的中国人都会觉得他们在交通和城市建设上领先中国的大多数城市,然而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让马来西亚的经济停滞不前,双子塔也成了朝野批评的对象。幸好时间不会撒谎,它证明了双子塔存在的价值。如今这座塔不仅是一座综合办公大楼,还是吉隆坡最吸引眼球的景点之一。

双子塔虽然是吉隆坡最高的建筑,但白天的时候它只不过是钢筋水泥丛林的一部分。夜幕降临后,它的魅力才逐渐变大,距离它越近,它越发夺目。双子塔的亮度要高于其他建筑,特别是双塔的顶部,亮度又比底部强了许多,好像两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塔。这虽然这是不太环保的装饰,但它所带来的那种气势却能让所有人激动万分。从底下看去,双子塔占满整个星空,与周围的彩色霓虹灯一起,甚至将天空的颜色都改变了,似乎也改变了仰视它的人们的内心。

争相辉映的宗教文化

马来西亚国家清真寺(Masjid Negara)1965年建成,占地5.5公顷,可容纳8000人同时祈祷,为东南亚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马来西亚伊斯兰教活动中心。本身的建筑风格十分现代和时尚。用来播放颂经的尖塔高73米,蓝色的星型的屋顶有别于传统清真寺的“洋葱头”设计,象征了一个独立国家的抱负,非常的醒目。屋顶由49个大小圆拱组成,最大的圆拱直径45米,呈18条放射星芒,代表马来西亚13个州和伊斯兰五大支柱。清真寺的整体设计灵感来源于麦加的大清真寺,寺内经堂、走廊、图书室等的装潢和式样都与麦加的三大清真寺相似。每逢星期五主麻日,虔诚的教徒们便涌向这里做祈祷。来到这里的游客必须尊重伊斯兰教对于着装的要求,如果没有备用长袖衣服,清真寺还专门准备了戴帽子的宽松长袍,并配备专门讲解人员,这是一个体验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好机会。

参观完清真寺,对面十字路口就是著名的老火车站。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仿清真寺火车站,号称是世界最美的火车站,融合着维多利亚宫殿格局及摩尔拱柱圆顶风格,如同文艺复兴时代的北非回教君王别墅一般。建于1910年的火车总站,曾在1986年进行大规模装修,以便为乘客提供舒适的空调享受和现代化设备,至今还在运行中,但是这个里已经不再是交通枢纽中心,反而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或许对于执行严苛教义的伊斯兰教来说,在吉隆坡的大环境下能够做到如此宽容是相当不容易的。在茨厂街(我们所说的唐人街)周边的街上,装饰华美的关公庙香火鼎盛,另外一间隐藏在店屋之中的仙四师爷庙每逢农历新年和平时的初一、十五,里里外外都是人山人海的香客,与门前路过的伊斯兰教众相持而望;印度神庙街上的马里安曼印度庙(Mariamman Temple)是一座仿金字塔形的塔,上面密密匝匝布满各式人物雕像,活灵活现,每天接受众多的印度族人前来祈祷。这些五花八门的建筑和各个派别的寺庙都在努力争取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天空和云彩,也同时不忘润泽着这里的黎民百姓。

吉隆坡的未来

“一座城市的文化,需要靠时间慢慢积累,在追求进步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要仔细思考,这城市的哪些事物,是构成一座城市的特色,当它长时间存在后,就会变成是市民的集体记忆。只有当这些事物能够被重视、被维护及保存下来,一座城市的文化才能够积累,甚至深化。”马来西亚文史工作者张集强在自己的新著作《消失中的吉隆坡》中这样说到,“一座城市,唯有更多的文字记载,更多文物的保留,才能丰富动人。我们的首都吉隆坡,正一点一滴的铲除先贤留下的历史文化资产,她将变成一个没有故事,没有历史的城市,后人不再珍惜她。”

150多年老城,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几代人叠起的风华与繁荣,在利益熏心之下,正日渐羸弱,气若游丝。自由化的代价便是对待文化的冷漠和现实主义,文化包容的大前提无疑也会造成生存态度的转变,这一代人能否拯救最后的遗产,将决定吉隆坡是否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