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育研究专家陈菊先教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代语文教育研究专家陈菊先教授,1959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1980年由武汉四中调入华中师范学院文学院,任语文教学法教师。来自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她,来到大学后,真正做到了王国维所说的,“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句话,也可以说正是陈菊先作为语文教育专家的学术与教学特色所在。
一
1982年,陈菊先老师发表了她在大学任教后的第一篇论文《语文教学要着眼于教育的整体性》(《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6期)。1982年是怎样的一个年份呢?一方面,结束不过6年,过度强调语文教学之所谓正确思想性的“左”的思想影响仍然不可小觑;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因工具理性获得解放,许多人在语文教学上又走向了只重升学应试的极端,将语文切割成一堆考试用得上的知识点。陈菊先老师针对语文教育的这种现状,深为不安。她在文章中鲜明提出语文教育应该造就“真正的人”;语文学科除了工具性和思想性外,更应有社会性、综合性、文学性、时代性;语文教学应该变成“人学”。陈菊先老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界中很早认识到语文教育整体性问题的专家之一。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当时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后来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80—1989)优秀学术成果奖论文一等奖。
语文教育,应该着眼于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应该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这一思想逐渐在陈菊先老师的心中成型。如何为这样一种对语文教育之本质与规律的理解寻求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丰厚的资源?抱着为当下语文教学改革服务的目标,陈菊先老师将眼光投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法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成为新时期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先行者。通过对黎锦熙、王森然、阮真、袁哲、蒋伯潜等“五四”后三十年间几代语文教育研究者思想和论著的梳理,陈菊先老师为我们揭开了在当时已被尘封多年的宝藏。如袁哲之《国语读法教学原理》中提到的学生应有之“读解力”的五项具体内容之一“洞察作者心境的能力”——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何尝真正培养过学生的这种能力?所谓作者的心境早就被规定了,比如杜甫就是忧国忧民,朱自清就是为社会时局所苦闷,何须学生洞察?重温这些前辈的思想和经验无疑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拓展视野和更新思路的价值。因此1984年陈菊先老师发表的《“五四”后三十年语文教学法研究鸟瞰》(《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第6期)又一次在语文教育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正如陈菊先老师自述:“从这时起,我踏上了学术道路上的三股跑道:理论道、历史道、现实道。理论让我有了翅膀,历史让我有了话语的分寸感,现实让我有了效能感。三道作用,我的思维不断扩展深化,呈发射状态,网络化,我的视知觉开始有了穿透性,手中的资料‘活了’。”由是,陈菊先老师对于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不断深入。《前半世纪语文教学法研究简论》(《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发表后,当代杰出的语文教育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原理事长朱绍禹教授及著名语文教育家,一、二、届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顾黄初教授均给予高度评价,称誉此作“立论都建立在宏富的资料基础之上,而高度的精确的理论概括,又显示出您足够的理论素养(教育学的、哲学的、心理学的)。”(顾黄初语)
陈菊先老师的语文教育史研究史论结合,对语文教学法的历史作了具有穿透性的勾勒,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梳理了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对象、范畴体系和规律体系,由此又反作用于陈菊先老师对当下语文教育现状的深入剖析。这也正是陈菊先老师所说的“理论道、历史道、现实道”之间的相互激发。发表于1988年的《加强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科学性、可行性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是一篇着眼当下语文教学重大课题的有分量的文章。陈菊先老师在文中将当时正在审定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放置于语文教育和世界母语教学的大背景下,通过横向比较“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对语文教学所涉及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原则性的意见:“‘送审稿’虽然摆正了文道关系,但是也没有将文道关系中涉及的知识、能力、智力以及思想教育等多层关系揭示出来。事实上,对这些多层关系的进一步揭示,有助于加强教学目的的科学性。”这篇文章获得了当年度的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论文奖。
二
在经历了近10年的积淀之后,陈菊先老师的语文教学研究将向着一个新的目标迈进了。这便是为语文教育奠定一个更为现代、更为丰富、更为深厚的学科背景。陈菊先老师是推动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转向——由语文教学法转向语文教育学的转向——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这一转向拓展了并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涵,构建了新的适应于素质教育目标的新的学科体系。1992年发表的《语文教育学理论形态的立体观照》(《华中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提出:“学科教学法向学科教育学变化,其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历史进程看,是社会多种因素的作用;从学科的逻辑进程看,是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的结果。”这篇论文从分别从源流、走向和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探讨,深入揭示了语文教育学科的发展规律。该篇论文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90—1993年“璀翠杯”优秀学术成果奖论文一等奖。
1994年,陈菊先老师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出版。在这部著作的“绪论”中,她全面阐述了由语文教学法而来的语文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内涵:“语文教育学以素质教育为理论的支撑点,语文教学法以教学论为理论的支撑点”、“语文教育学……成为具有众多不同质、不同量、不同层次的多种内容的统一体……在其形成的体系中,要增进许多新课题,如语文能力、语文教育能力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教育中的五育关系,以及如何以这两个问题为中心点向原有课题开掘,如语文教学目的论、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学习论、过程论、教法论、考核论、教师论等开掘,由此展现出语文教育整体功能的有机的立体的网络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陈菊先老师提出了语文教育学的三大总体特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为灵魂的语文教育论”、“具有大系统理论基础和现代新型语文能力的全景式的语文教育”、“世界性与民族性,开拓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语文教育”。在“绪论”中,她最后详尽阐述了语文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突出强调了语文教育学应建立“大系统的综合科学基础”,应重视对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的研究。在她主编的这部著作中,“绪论”之后紧接的两章研究的正是教师和学生。
这部著作出版以后,获得了一致的赞誉。朱绍禹教授致信鼓励说:“这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是苦心经营,严肃探究的结晶,它使语文教育的研究扩展化、深刻化了。……读者可以凭借它,把握关于语文教育的全部观点。……对于语文教育中的疑难,大都可以询之这本书。它敢于提出重大而困难的课题,并力求发现其症结,把握其实质,探求其规律,最终给读者以教益。著名语文教育家王松泉教授发表专文评论,认为这是一部具有理论的先导性、体系的完整性和教材的实用性的高品位的学术著作。顾黄初教授致函陈菊先老师,突出评价了这部著作的“绪论”:“我认真拜读了该书的《绪论》之后,我在叹服之余,自感真的受到了教益。单就这篇《绪论》而言,它在语文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史上将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荣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会1993——1998年优秀学术成果著作一等奖。
从80年代初的学科恢复重建中的基础建设,到其后对学科历史源流的发掘和梳理,再到90年代参与建构学科基本的范畴体系,形成对语文教育学学科基础与特征的完整思想,陈菊先老师付出10多年的艰辛努力,为语文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新的超越、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正因此,陈菊先老师在这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被华中师范大学评定为副教授、教授,先后两次受邀出席香港语文教育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发言和答辩,逐渐成为语文教学领域里卓有影响的学者。
陈菊先老师来自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在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建设的同时,她始终不忘从语文教师创造性的实践中汲取影响,总结提炼他们的成果,并加以理论的阐发和升华。她一向认为,语文教育学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纸上,它必须服务教学。陈菊先老师为研究生开设的语文教改研究课,其课程内容就是来自语文教育的第一线,涵盖历史与当下。早在1997年,她就从大语文观出发,提出现代语文教材系统应以“目的论、价值论、未来学、心理学、及教学法等原理编写,并以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方法、语言学方法及多种学科方法读解教材,以发挥语文教材的中介作用(《试论现代语文教材的“中介性”特征》,《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2001年,山西《语文教学通讯》以百年语文教育史中的“论争”、“实验”、“名校”为题组稿,陈菊先老师应顾黄初教授之邀主持“实验”部分的撰写。为此,她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和当下成果,精心选定了22个“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的实验。这些实验从1910年代的俞子夷语文教育实验、1920年代的“设计教学法”实验,到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本体教学实验、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都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最具生命活力的闪光点。和10多年前梳理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流变以期为当下学科确立新的方向不同,这次的历史梳理之目的在于向语文教育界乃至于全社会展示语文教育鲜活的生命力与创造性,以激励语文教育工作者焕发更强烈的创新的激情,不断将语文教育实践推向前进。而这也正是语文教育学作为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保证。2005年,陈菊先老师还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的子项目“百年语文教改实验探索与理论研究——推动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强劲动力”的研究工作。2007年,她又总结自己近二十年的探索、思考、及搜集整理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教材的改革进一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实践建构性的综合形态教材是一种符合时代走向,合于语文教育规律的具有新质的综合形态。”(《新时期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改革实验述评》,《中学语文》2006年第10期)
三
也正是这样的热情,使得陈菊先老师的科研不是为科研而科研。她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来自于对语文教学与师范教育的热爱和投入。在20多年的师范大学教师生涯中,她不仅教授过语文教学法、语文教育学、语文教改研究、语文教材分析与实践等多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而且以极大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教育实习指导工作中。她努力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角色转换,模拟教学情境体验,培养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和创造精神,增强学生的自理、自立和自强的精神,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以逐渐符合师范的规格和要求。她以班为单位将学生编为三个[微软用户1]小组,每组10人,模拟学校和教研组,学生轮流分别承担校长、教研组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模拟真实的学校和课堂管理、教学环节,包括考勤、做思想工作、课堂训练中的讨论、测试等。这个实验从1985级的学生开始,极大强化了学生为人师表的意识,对学生的教师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学生毕业后都和她保持着联系。一位叫杨萍的学生毕业后来信说:“陈老师,一直都很想对您说声谢谢,您教给了我很多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很重要的东西,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职业。”
陈菊先老师积累了新时期以来组织教育实习的经验,对教育实习进行了改革,将教育实习的水平和效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她认为,教育实习的组织指导,不单单是事后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把眼光放在塑造未来教师形象的指导上。为此,她总结出“全目标管理”的经验:在实习期间,要求实习教师思想、工作、生活、学习全面到位,从师德、师能、师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锻炼和培养。实践证明,进行全目标管理法,学生能注重挖掘自我的潜能,调动相互的潜能,激发小组的集体潜能,进而能有声有色地开展各项实习活动;其活动面之广涉及到了中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并举”。她创造了运用角色理论指导实习的经验,使得实习教师的形象社会化,帮助实习生完成实习转换。特别是她还创造性地让学生参与联系实习学校,在联系中不断提出要求,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碰钉子时、面对冷言冷语时应有的健全的社会心理和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应变能力,给他们开“药方”,让他们自己想主意,改变联系中的自我形象,克服困难,直到成功。她并保留了历年来的实习数据,对教育实习的性质、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富有价值的实习建议,被东北师大的同行称为“大手笔”、“很有启发意义”。
今天,语文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民国语文教育的再认识与评价、对世界母语教育经验的关注和总结、对语文教学与教材改革的意见和批评时常可以登上媒介的热点关注排行榜。殊不知,陈菊先老师早在近30年前就开始潜心研究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并对其中的许多个案进行了具体的剖析;早在20年前就为研究生开设域外语文教育课程,进行海内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早在10多年前,就对语文教材改革提出了目前已成为语文教育界与社会共识的基本原则。回顾她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她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多学科背景与本学科的贯通。她既对语文教育的现状有深切的体会,对于当下的实践、案例、举措钻得深、钻得透;同时又能跳出来,站在学科历史与更为宏大的理论视域中反观当下,从而提出对于语文教育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概括与观点。这两者相辅相成,深得王国维所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之妙。她既影响了学生,也影响了学科。这些,或许正是陈菊先老师作为当代语文教育家的自豪之处吧。
金立群,男,副教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