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高血压整体护理方法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高血压整体护理方法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医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76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对策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预防;护理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使血压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我医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76例,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7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男49例,女27例;年龄,60-87岁,平均72岁。所有病例符合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一期22例,占28%;二期24例,占31%;三期30例,占41%。

2、研究方法

2.1一般护理方法

2.1.1 改善生活行为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到生活规律,情志调达,适量睡眠,饮食科学,控制体重,戒烟限酒。1.尽量将体重指数控制在

2.1.2药物治疗与护理

首先控制高血压,有效合理的使用降压药是关键。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降压药,如钙受体阻止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和利尿类等,做到用药个体化,将血压逐步控制到理想血压120/80mmHg或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其次预防脑卒中的发病,抗血小板凝集,阿司匹林具有安全、有效、价廉的特点,临床已成为一线用药。一般患者可遵医嘱在睡觉前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但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首选氯吡格雷,其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降血脂,血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高胆固醇者应首选他汀类,此类药物可提高血管的畅通率。因人而异确定服药时间、提供说明书,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并教会患者自己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向病人讲解有关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症状、药物使用等相关知识。1.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不得自行增减和撤换药物。2.有些降压药物可有直立性低血压不良反应,指导病人在改变是要动作缓慢,当出现头晕、眼花时,立即平卧。降压不宜过快、过低,尤其老年人,可因血压过低而影响脑部供血。3.药物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而逐渐增加,达到降压目的后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以增强药物协同作用。遵守医嘱调整剂量。4.指导病人学会观察技能:自测血压,每日定时、定位测量血压,定期随诊复查,病情变化如胸闷、水肿、鼻出血、血压突然升高、心悸、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偏瘫、嗜睡、昏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2 结果

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细心的观察护理,发现合理的治疗,正确的指导能帮助患者平稳血压,使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效控制,促进患者康复。

3、结语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其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血压不易控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的病因未明,可能与年龄、职业、环境、家族遗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有关,一般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参与了发病过程。长期反复的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以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儿茶酚胺类递质释放增加,从而失去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作用,形成了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许多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病的错误认识,存在着无症状就不服药的情况,高血压患者能坚持规律性服药并能控制血压者为16.8%,有些患者长时间只服药,不测量血压,有些患者不按医嘱服药造成血压骤降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等。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超过高血压病本身。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在不良的生活方式中,吸烟、不锻炼、饮酒均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在膳食营养素摄人量方面,高血压患者热能、胆固醇和钠的摄人量一般明显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摄人量上限在心理因素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持续升高与不同程度的波动。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对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小玲.脑卒中的发病时间分析及预防[J].当代护士,2007(9):32-33.

[2]黄人健,李秀华.护理学高级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3]2012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