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意与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意与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创意被披上神秘面纱时,创意设计变成寻求与众不同陈述的可能,由此变成了使用象征符号的技巧,而这背离了设计的本源。真实的设计是让空间下所有的物质形态能不断反映或提示我们内心的真实需要,阻止我们在纷杂的环境中迷失自己的真实。创意为设计提供表达的可能,而这种可能最终通过设计再现并滋养我们的生活,使每个受益人又得到无穷的生活体验,并激发他们寻求到内心渴望,找寻到真实自己,而这可能是某个新创意的来源。

关键词:创意设计 象征符号

在古希腊神话中,管理艺术创意的是缪斯女神,因而“缪斯”也常被称为第六感女神。似乎人们早已习惯地认为从事创意工作是种玄妙的事情,所以也就下意识把它归属为灵感瞬间突现,不可言传的纯意识状态。普契尼在关于《蝴蝶夫人》的创作时所说:“这部歌剧的音乐是直接由上帝口述给我的;我只不过是功能性地将它写在纸上,然后分享给大众。”这似乎近一步让人们产生错觉,一切的创意过程都是从外部得到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运气,让神灵降临在自己的头上,创意就很难得到。

创意在被蒙上神秘面纱后,也就显得模糊,深不可测。同时在设计中如果缺乏可表述的内容,点子,也就失去公信力,或被大众指责是没有创意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无意中把创意转化成相异于其它的概念,一个在表面寻求与众不同陈述的可能。导致设计之初时执着追求常规中的不寻常,普遍性上的特殊性,以力求彰显创意独特性、或一种可解释的含义,只是这种含义不是发自内心对事物的理解,思辨、更不是沉淀后的升华,而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述。在这种心态驱使下,我们看到时下各种艺术创作或是设计活动的浮躁。无论好与坏,吸引人的眼球就可以。

但作为设计最终要落实在实处,呈现出可见的物质表象。而当创意不是更多的关乎于思维能力,而是一种虚浮的表象时,我们唯一能够借鉴的就是象征性符号,毕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物化形态的问题,所以设计成了一系列符号象征,并且在符号美学的理论下,成为设计方法的主流。无论是目前设计教育还是从事设计本身,把这当成制胜法宝,屡试不爽。创意由此变成了一种技巧,变成了使用象征符号的技巧。

而之所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或是被习惯用所谓的象征手法来表述某种不痛不痒创意设计,究其原因是方便:思考的方便、设计的方便、表述的方便。我们把符号变成模块,根据不同的设计环境进行安插,这既能满足长篇的设计说明,又能迅速生成意义,并且还不费什么时间。所以某些设计的来源不是创意本身,而是只要诸多条件、因素符合各自的象征含义,那么这些条件的综合就是创意,创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脱离了人的思辨过程,成为公式化的等量符号。一个关乎思维的乐趣,内心真实的感动的创造意境能力在体制下、流程下的设计中变得僵硬,成为技巧形式。

设计到底意味什么呢?让我们想想所处的空间,其实我们更期许所处环境能表现出我们崇尚的情绪或观念,让周围的一切来提示自己的存在。并且希望空间变成一种精神气质来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我,而在这样空间下所有的物质形态能不断反映或提示我们内心的真实需要,阻止我们在纷杂的环境中迷失自己的真实。这或许被叫做感动,一个好的设计是能让人内心受到震撼,在那瞬间似乎能触摸到灵魂。所以设计不是为了创意而创意,表面的荣誉而设计,而是为了大众能找寻到真正自我,我们营造的更像是避难所,为了支撑人的精神状态,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人的脆弱性,和世界的异己性,让人的精神世界流离失所,我们活着,但又触碰不了真实的自己。所以好的设计使我们不致偏离理想,并且使我们自身之外好的价值观加强我们内心渴望的所在。设计不仅仅是服务于人,而且还应该是种净化。

当设计的意义找到根本后,创意才有了土壤,一切植根于人内心的才能生发出创意的希望。

创意是要有来源,也是必须要有来源的,但不是空洞的追求特异,也不是表象寻找符号,而是来源于自己内心的积累。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 “我要皱褶”系列的成功正是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更重要是他的创意解决了问题,同时又秉承了他一向的服装设计理念,而这样的理念又是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对生活不断观照,不断积累而沉淀下来的感受。

创意也是种朴实的美,并不神秘,它关乎一切知觉的经验,并渗透在我们对这样经验的理解中,它会起到一种类似磁铁的影响,把我们性格中那些湮没了的游丝吸回到表层,即便是过往经验,也能成为当下创意的来源。正如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所说:“当我们回忆往事时,历史就变成了现在的一部分,并且,继续存在于掺和着空间和时间的一瞬间的活生生的多样性之中。”每一瞬间都可能并发出创意的火花,并通过设计来勾留住那些转瞬即逝,甚至有时候可能是胆怯的念头,王澍在他的两室一厅中建造园林,便充分体现这点。对于一个文人来说,隐居的欲望是始终摆脱不了的,可在如今喧嚣而又单调的生活中,在一个强制性的人居空间中,如何达到园林意境便是种创意,当创意发自内心的渴望时,便能充分调动记忆的库存,回忆一切与园林有关的心理体验与经验。

这样看来,创意为设计提供表达的可能,而这种可能最终通过设计再现并滋养我们的生活,使每个受益人又得到无穷的生活体验,并激发他们寻求到内心渴望,找寻到真实自己,而这可能是某个新创意的来源。学会设计、创意,就先学会去生活,因为生活的随机性本身对我们就是挑战,在生活某些不确定的情境或时间来到之前,我们无法对周遭构成新观念,或者提出创新的思想。世界对于人,可能是一堆混乱的感觉,也可能是一堆我们以为明白而实际根本不明白的东西,但我想发现的乐趣可能便是在这些琐碎之中。如果不以秉承思想之名去做,而是不懈的追逐闪光之点,我想它最终能超越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