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佐良诗歌翻译思想述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佐良诗歌翻译思想述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对王佐良先生形成的独特、新颖译诗见解进行述评,认为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集中体现为以诗译诗,诗人译诗等四个特点。而四者的有机统一道出了诗歌翻译的精髓。

关键词:王佐良;诗歌翻译思想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6-0064-02

王佐良先生以英国文学研究蜚声文坛, 曾主持编写五卷本的《英国文学史》, 著有《英国诗史》、《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英国散文的流变》、《莎士比亚诸论:兼及中国莎学》等著作; 并以其在英语语言、比较文学等方面的评论和随笔闻达于学界, 如《英语文体学论文集》、《中外文学之间》、《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照澜集》、等。他最早从文体学和文化比较的角度论述翻译问题, 给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还不十分活跃的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气象。先后翻译过曹禺的《雷雨》,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培根《随笔》中的部分篇章以及科贝特的散文集《骑马乡行记》, 并于1951年9月成为《选集》英译委员会委员, 与其老师金岳霖、钱钟书等著名学者一起参加了选集1-4卷的英译工作。然而,王佐良先生最为倾心的是英国诗歌翻译,他觉得译诗“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的要求是严格的,而它的慰藉却又是甜蜜的”。

一、王佐良诗歌翻译上的成就

王佐良先生选择了英国诗史上从乔叟(Chaucer)、蒲柏(Pope)、拜伦(Byron)等到希尼(SeamusHeaney)近70位诗人的作品, 题材广泛, 诗体多样。先生每每摘译每位诗人的几首精品,殚精竭虑进行翻译。就诗人而言,译彭斯的诗较多。彭斯诗在语言运用上纯朴新鲜,极富感染力,与王佐良的文体风格一致。除先后出版《英国诗文选译集》、《彭斯诗选》(40首)、《彭斯诗选》(61首)、《彭斯选集》、《苏格兰诗选》等书外,王佐良的译诗多散见在其文学史论著及随笔中。1997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结集出版的《王佐良文集》中也有不少诗歌翻译作品。

二、 王佐良诗歌翻译思想综述

王佐良先生除了在诗歌翻译实践上成果显著外,他的诗歌翻译理论也颇有见地与新意。王佐良先生的译诗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论著《论诗的翻译》以及《另一面镜子:英美人怎么译外国诗》、《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等文中。其诗歌翻译的主要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关于诗歌翻译,他认为译者应该选择与自己风格相近的,自己喜欢的作品来译,注重与原诗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他认为要以诗译诗,形式上尽量接近,而诗的意境,形象和比喻都很重要,有时可以做必要的变通以保持整首诗的效果;他坚持认为只有诗人才能把诗译好。诗人译诗有利于他的诗歌创作,并且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他从诗艺和语言的角度来看待诗歌翻译,“有些译者颇有诗才,但译起某一类外国诗却不顺手,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诗艺和语言不能适应,而这两者又牵涉到社会的文化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译者所处时代和社会的语言的总的状况:语言处于比较停滞的时代和社会不利于翻译。而一个活泼开放的时代和社会则易看到翻译;他还从文化促进的角度肯定了诗歌翻译对民族文化的活跃作用。归纳起来大概是:(1)独特的选材观;(2)以诗译诗,诗人译诗;(3)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4)社会繁荣与诗歌翻译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王佐良诗歌翻译思想述评

1. 独特的选材观

王佐良先生一生翻译过很多著名的诗篇,而且这些诗篇都是经过他严格地挑选后才进行翻译的。在选材上,他自己曾经说过,译者应该译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作品,无所不译必然导致劣译。他说,翻译是一个让译者适应他人风格的过程,也是一个往译作中施加自己个性的过程。所以,他在翻译彭斯的诗歌的时候,他最大的感觉就是:喜悦。“他一生坎坷,也写了一些颓废的作品,但是他活得生龙活虎一般,不向权贵低头,对社会有理想,对爱人和友伴充满着热情,绝大多数的作品所表达的是这样热腾腾的生活感,而艺术上又生动又丰富,尖锐而又深厚,兼有民间文学的传统性与个人天才的独创精神,所以使人爱读,而且越读越高兴”。(王佐良:1997,80)这样他由喜欢生热爱,并将这种对原诗作者的热爱忠实地抒发在笔端,因此,通过先生的翻译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不向权贵低头,有理想,充满着热情的彭斯。

2. 以诗译诗 诗人译诗

诗歌可译与否,这个问题向来争论已久。罗伯特・傅罗斯特曾说:“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 (Bassnett & Lefevere: 2004, 57)而王佐良先生坚持认为诗是可译的,而且应该多加翻译,因为诗歌翻译“特别能培养一种新的感受力,特别能给另一种语言和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十九世纪后期开始大量译介西方的诗歌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作品被译成了散文体,王先生对此很不满意,认为这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因此,他极力主张“以诗译诗”。

他对穆旦卞之琳等人的诗歌翻译进行过评论,他们的诗歌翻译使他坚信“诗人译诗”的观念。因为诗歌翻译需要译者有能力找到一种纯净的、透明的、然而又是活的本质语言――这又只有诗人最为擅长。因此单从语言来说,也需要“诗人译诗”。

诗歌是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要翻译诗歌就要严格遵守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所以,王佐良在译彭斯的诗作的时候,就尽量地使译文保持脚韵,形式也力求接近。然而,诗的生命又在意境。意境是由很多东西形成的;从语言上讲,除了节奏,脚韵等,还有用词,句式,形象都需要译者好好地处理。例如,彭斯的名篇《一朵红红的玫瑰》里有这样几行: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the seas gang dry.

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the sun.

这里的形象――海水枯竭,岩石熔化――在原诗里是新鲜的有力的,而如果我们根据直接的反应,不假思索地用“海枯石烂不变心”来译,那就是真正的不忠实。而形象又是诗歌语言里最重要的成分,所以如果译文不能够高度地忠实于原文的话,就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或气势。王佐良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因此,他将海枯石烂换成了 “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 太阳将岩石烧作灰尘”, 这样,诗文也就显得清新动人,却又十分地富于烂漫的气息。

3. 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冯至,戴望舒,卞之琳,穆旦等都是三四十年代的诗歌革新者,王佐良同他们都有私人的交往。在研究和讨论他们的诗歌创作和翻译的时候,王佐良发现,他们写诗和译诗几乎是同步发展,互为增益的。以戴望舒为例,“他的诗风有过几次改变,各有背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他在译诗的过程里对于诗的题材和艺术有了新的体会;因为译诗是一种双向交流,译者既把自己写诗的经验用于译诗,又从译诗中得到启发。”诗歌翻译需要译者的诗才,但通过翻译诗才不是受到了侵蚀,而是受到了滋润。“能译《唐璜》的诗人才能写出《冬》那样的诗。”

4. 社会繁荣与诗歌翻译发展之间的关系

王佐良认为,中国五四时期白话诗歌的兴盛, 使传统诗艺得以变革, 外国诗歌的翻译才繁荣起来。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诗歌翻译成就卓著, 正是由于惠特曼、庞德和威廉斯三人倡导用口语节奏创作从而导致一场诗歌革命。译者只有较好地了解和把握所处时代和社会的诗艺情况,才能译好诗。

关于语言情况,王佐良说,一个时代的语言状况处于停滞时不利于翻译, 而开放时代的语言比较活跃, 有利于翻译。英国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语大量吸收外来成分, 比较活跃, 结果带来翻译兴盛。 同样,中国五四时期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文学语言出现大变革, 因而翻译成就辉煌。“对译者而言,他首先必须深切了解他所使用的语言的特点、风格和它的潜能, 它的过去和现状,哪些它能做到而哪些又做不到,从而完美地传达原诗的真正含义”。然而,一个人只有对母语才会有如此深刻的了解, 这就是为什么对中国译者来说, 他的主要工作只能是外译中,在诗歌翻译方面更是如此。

王佐良坚信诗歌是可译的,他认为:诗歌翻译对于增进不同民族的了解与交往, 推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促进民族语言的丰富与发展,起着无法估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诗歌翻译是戴着脚镣跳舞, 我们不应期望绝对的成功,只能讲相对的满意, 因为一件译品要在懂原著的人面前讨好, 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在好的译作里面,传统和创新是并存的。而从更深一层看,诗的翻译对于任何民族文学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莫大的好处。“不仅仅是打开了若干朝外的门窗;它能给民族文学以新的生命力,由于它能深入语言的中心,用新的方式磨炼它,震撼它,使它重新灵敏活跃起来。如果去掉翻译,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将大为贫乏;整个世界也将失去光泽,宛如脱了锦袍,只剩下单调的内衣。”(王佐良:2005,123)他的这种翻译与文化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当时的中国翻译研究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与西方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基本上一致的。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论诗的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2]王佐良.英国诗文选译集[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0.2.

[3]王佐良.王佐良文集[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523;17;524;490.

[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54.

[5]王佐良.文学间的契合[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Bassnett, S. & A.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