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生儿父母须要了解的16个常见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生儿父母须要了解的16个常见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之前,医学上叫新生儿期。由于此期宝宝生理和疾病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且发病率高,因此被视为婴儿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宝宝刚脱离母体,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其适应能力尚不完善,再加上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感染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造成宝宝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一些生理或病理的现象,这些都是新手妈妈们需要了解的知识。

现象1:哭声

啼哭是婴儿正常、健康的表现,没有啼哭或尖叫或微弱的像猫声样属异常的哭声。生理需要的啼哭多是饥饿、肚子痛、尿湿等原因,这种哭声高亢,面色红润,出汗,双脚乱蹬,但如有时无缘无故地“哇”一声大哭一下后又急速地止住了,这样的哭声多是异常的。

新生儿的胃只是成人的五十分之一,由于胃的容量小,所以新生宝宝容易饿,刚吃不一会儿就啼哭,这是又想吃奶了。

要知道,健康的宝宝哭一会儿是好事,可以锻炼小宝宝的肺活量,手舞足蹈还可运动四肢。

现象2:生理性黄疸

由于胎儿在宫内所需一切都是从母体供给,所以红细胞生成过多可以协助运输,而出生部分红细胞就破坏了,使胆红素的生成较多,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差,故可引起生理性黄疸现象。其特点是生后2~3 天出现,7~14 天消退,一般情况良好,不需治疗。如果生后就发黄,或是足月儿出生两周后黄疸还不消退,就要看医生。

现象3:皮肤

一是新生儿会有糠屑样脱皮,重的就像蛇一样剥脱,这种脱皮全身各部位都可出现,但以四肢、耳后较为明显,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正常就不要担心。这是因为新生儿皮肤最上层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连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连接不够紧密,生后受外界干冷空气的刺激就容易脱落。若脱皮合并红肿或水泡等则需要就诊。

另外,新生儿生后第一天内会出现皮肤普遍发红,这是由于冷而干燥的外界环境及毒素的影响引起的,持续1~2天后逐渐消退,以后常伴脱屑,以足底、足心及皱褶处多见。

现象4:新生儿惊跳

新生儿常在入睡后手指或脚趾会轻轻地颤动,有的有下颌抖动,或是在受到光、声音或震动等轻微的刺激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这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妈妈可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现象5:头部

经阴道头位分娩的孩子,刚出生则头型较长,以后会自然复原。如压迫产生的“产瘤”,通常出生24小时后会自然消失。还有一种新生儿的“头皮血肿”,则是头皮下的血管薄弱破裂血液溢出成了血肿,小量出血1个月后会被自然吸收、复原,但严重的“头皮血肿”要看医生。

现象6:体重减轻

由于出生后最初几天母乳分泌少,宝宝进食也较少,同时皮肤汗腺蒸发和大小便排出,在生后的2~4天内体重有所下降,较刚出生时减轻体重约6%~9%,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以后逐渐恢复,约在生后10 天左右恢复出生时体重,并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如10天还不恢复或体重下降超过10%就是异常了,应及时看医生。

现象7:呼吸

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比成人快,也不规律,有时会出现间歇和暂停或深浅快慢交替的呼吸,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肺还很小,呼吸中枢发育不健全的缘故,6个月后就会逐渐好转。

现象8:体温

因宝宝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汗腺也不够发达,宝宝的体温会时高时低,只有体温在38℃以上才称为“发热”。

新生儿在医学上还有一种特殊的发热,称为脱水热,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再加上室温过高时,易使新生儿发热,如能及时口服液体就很快降至正常。

另外,宝宝因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如环境温度过低,容易造成低体温,因此,在冬季家长尤其要为宝宝做好保温。

现象9:新生儿的眼睛

刚出生的宝宝,双眼几乎一直是紧闭着,但当小宝宝醒来的时候,把他(她)抱到黑暗处,有时也会睁开双眼。有时,从新生儿眼白部分可看到红色出血斑块,那是分娩过程中形成的出血,不是异常。3~6个月以后会自愈,不会影响眼睛美观和视力。

宝宝由于分娩时在产道中受挤压,眼睑会有些浮肿,一般2~3天就会消失。有的新生儿看起来有点斗鸡眼,而且眼部的肌肉调节不良,这种现象只是间断性、短暂性的,属正常生理现象。如果3 个月后宝宝仍旧斜视,应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的泪腺所产生的液体量很少,很少流泪,不必担心。

现象10:乳腺肿大

由于母亲妊娠后期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在新生儿出生1 周内,不论男女孩都可出现乳腺肿大,还可见乳晕颜色增深及泌乳。出生后第2~3周才自行消退,一定不要挤出,以防引起乳腺感染。

现象11:频繁打嗝

宝宝打嗝是因为横膈膜还未发育成熟的缘故。此外,有时打嗝是由于宝宝过于兴奋,有时则是由于刚喂过奶。在生后的几个月内,宝宝可有较频繁的打嗝,3~5 个月后打嗝就会少很多。打嗝时可喂宝宝喝一些温开水来缓解。

现象12:吐奶

宝宝吃奶后,时常从嘴巴流出少量奶水,叫做“溢奶”。这是由于喂奶太多或哺乳后未能很好地嗳气而发生的。病态的呕吐是指口、鼻孔突然大量地喷出奶水,或将全部奶水都吐出来。吐物有时不仅是奶块,还有黄色胆汁、血色物体和咖啡色物体,这时就要到医院就诊。

现象13:栗粒疹

新生儿的鼻尖、鼻翼及颊部等处常有针尖大小的黄白色点,由皮脂腺堆积所致,称为栗粒疹,蜕皮后会自然消失。但当周围发红就要注意是否是脓疱。

现象14:新生儿打喷嚏

新生儿鼻腔血液的运行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质如棉絮、绒毛或尘埃等进入,便会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另外,突然遇到冷空气也会打喷嚏,如伴流鼻水的话,要注意宝宝感冒了,否则家长可以不用担心。

现象15:大便时发出“吭哧吭哧”的用力音

这是因为宝宝的腹部肌肉纤细薄弱,没有足够的力量,所以出生后的宝宝要非常用力才能排出大便。

现象16:红色尿

新生儿出生后一周由于摄入母乳或水分不足,小便较少,加之白细胞分解较多,使尿酸盐排泄增加,可使尿液呈红色,并在排尿时出现啼哭,妈妈要加大哺乳量或多喂温开水以增加尿量,即可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