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杞柳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杞柳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总结杞柳栽培技术,包括扦插育苗、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利用等方面内容,以为杞柳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杞柳;栽培技术;宁夏隆德

中图分类号 S56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59-01杞柳(Salix integra Linn)为杨柳科柳属落叶灌木,又称簸箕柳、笆斗柳、柳条,是较好的编织材料。杞柳根系发达,喜温好光,耐寒性强,耐水淹,须根茂密,一次栽植,多年收条,成本低,收益高,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树种,生态经济利用价值很大,尤其在流域治理建设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隆德县在实施2605项目中从山西省引入,1998年在地埂造林中获得成功,成为该县近年来退耕还林的主要伴生树种之一。杞柳的品种很多,分黄、红、白等几个品种,以黄皮(金丝柳)品质最好,隆德县主要栽植黄皮柳。

1 扦插育苗

1.1 整地做床

杞柳适应性较强,耐水湿及盐碱,需水肥量大,宜选择土层深厚湿润、土质疏松、背风向阳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以淤积湿润的河滩地最为适宜。用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土壤表面进行消毒,将育苗地深翻20~30 cm,施有机肥30 t/hm2、磷酸二铵300~450 kg/hm2,耙平、耙细,然后将田面整平进行覆膜。

1.2 种条选择

选择直径5~10 mm、一年生、充分木质化、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截成15~20 cm作插穗,上、下端分别剪成平口、马蹄状斜口。然后用50 mg/kg生根粉溶液浸泡12~24 h,或用50 mg/kg萘乙酸液处理15~20 h,还可以用清水浸泡2~3 d,每天换1次水[1-4]。

1.3 扦插

宜在新叶尚未萌动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扦插,株行距5 cm×10 cm,深度为枝条长度的3/4。扦插后覆土1 cm左右,立即浇1次透水,以使插条与土壤接触紧密。

2 栽植

杞柳为扦插造林,以春季土壤解冻或秋季封冻前栽植最好。由于杞柳发芽早,春季造林宜早栽,隆德县春季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秋季在土壤封冻前15 d进行。扦插时将扦插部位深翻30 cm,并施肥,扦插时露出1~2个芽,采用穴植,每穴2株。深埋,少露,埋实。

3 抚育管理

3.1 灌溉施肥

插穗后应立即漫灌1次。当20 cm地温稳定通过15 ℃以上时,即可定期灌溉。夏季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水。除整地时底施农家肥外,还要在5—6月、8—9月各追施肥料1次[1-2]。

3.2 抹芽、拿杈

当年生杞柳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长杈,对条子高生长和光滑度不利,要在其木质化前进行拿杈。苗木生长期,要采用横向掰杈的方式及时抹去新发侧芽,切勿向下撕裂,以免条身不光滑,出现疤痕[1-3]。

3.3 平茬、养茬

杞柳栽植当年、第2~3年分别保留2~3、3~4根枝条不平茬,以扩展丛冠。3年后,每年在立冬前后将杞柳条齐地面割条1~2次,留茬不宜太高。削茬一般在冬季进行,为了保持削口光滑,要用锋利的刨锛齐地面锛掉,以利于来年萌发,恢复长势,提高柳条质量[1-4]。

3.4 松土除草

苗期,为防杂草与柳条争夺水分、养分,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除草可采用手工拔除,或用克芜踪水剂3 000~4 500 mL/hm2对水375 kg/hm2定向喷雾。

4 病虫害防治

杞柳病害主要有黄疽病和白粉病,防治方法:黄疽病防治可喷洒波尔多液,或在早晨带露水撒草木灰。白粉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防。

虫害主要有柳兰金花虫、蚜虫、卷叶虫等,蚜虫可用乐果喷杀;卷叶虫、柳兰金花虫可用1605、敌敌畏等药剂喷杀[5-7]。

5 采收利用

杞柳一般在伏天和秋季收割2次,隆德县一般秋季采收。由于杞柳发条率高,柳条细而长,富有韧性,去皮后的柳条洁白光滑,是较好的编织材料。

6 参考文献

[1] 汪召君.杞柳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林业,2008(7):54.

[2] 崔广芳,吴书宝,成永方.杞柳的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1(8):42.

[3] 赵会琰,王素兰.紫薇春季扦插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4(1):31.

[4] 李荣林.双荚决明的生物学特性与木本模式植物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5] 朱毅.杞柳品种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6):16-17.

[6] 赵兹绯,尹维彬,陶晓,等.安徽阜南杞柳林生长及其土壤特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9(10):36-39.

[7] 甘志宏,于士勇.杞柳的栽培技术及综合效益分析[J].吉林水利,2011(1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