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河口林区毒饵防治中华鼢鼠灭效试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河口林区毒饵防治中华鼢鼠灭效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中华鼢鼠为优势的地下鼠类,大面积摄食植被根系,破坏地表土壤结构,造成了森林草原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用鼢鼠灵进行地下鼠害的灭治,是保护森林草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鼠害防治 鼢鼠灵灭鼠技术 推广实验

中华鼢鼠多年来一直危害着森林和草原的发育,它们主要靠吃食草原上的草为生,不但挖掘土壤还啃食植物根系,这将给草原的植物带来灭绝性的灾难,直接带来草场的植被退化,引发生态失衡,近年来大河口地区一直饱受中华鼢鼠的困扰,森林牧场的生产力不断下降,由于牧草的减少直接导致牲畜量下降,更直接导致生态遭到了破坏,目前大河口地区的鼢鼠已经超过了3.33万平方公顷,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引发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中华鼢鼠的主要特点就是常年在地下活动,这就导致人们发现困难,他们的洞穴多又复杂,人们很难摸清它们的底细,所以这就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而传统的做法就是人工捕捉,面对鼢鼠的灵活机动显然人类不占优势,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耗时长,防治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现在的新方法——毒饵法,可以说更加具有优势,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既能保证人和牲畜的安全,又能保护植被不被破坏,所以,为了彻底消灭中华鼢鼠,还大河口地区一片完整的草原,从2010年开始,就使用投放毒饵的方法消灭鼢鼠,并筛选出了防治中化鼢鼠的有效投饵剂量和投饵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

1 实验地点

实验地点设在扁都口天然林区及沿山农田边缘草原区。

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甘肃省武山县鼢鼠防治研究所生产的“鼢鼠灵”毒饵。该毒饵是将药剂、柿子等经过发酵处理后,再配以饵料当归、党参制成的杀鼠剂,其特点是香味浓、适口性好,不产生二次中毒。

3 实验方法

3.1 投饵方法

投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插入洞中放入诱饵,第二种是放在洞口不远处。插洞法就必须判断鼢鼠地下通道的位置,然后用一个另一端是圆锥形的长木棒鼢鼠的洞口,这时要特别注意力度,木棒探入洞中要力量始终,当木棒到达洞道时如果感觉木棒下沉,那么就要轻轻的转动木棒,还可以继续深入,然后就要将毒饵小心的放入洞内,然后堵死洞口。第二种方法就是要在鼢鼠洞口不远处,也就是鼢鼠必须经过的位置开个口,然后将毒饵放到洞内约20厘米处,然后再用土或者草木隐蔽好。

3.2 投饵剂量控制实验

设置五个组,分别进行两种投饵方式,再做对比。

3.3 灭鼠效果检查

采用开洞封洞的方法检查灭鼠效果,小区实验检查在投毒饵后10-15d将全部处理洞挖开,翌日,逐个检查封洞情况,记录封洞数,记好有效洞口数。计算灭鼠效果。

4 实验结果

“鼢鼠灵”灭效实验设5个组10个点,这些点气候、草场类型相同,但各点分布地形不同,有地势平坦的草场,也有山间沟凹的阳坡、阴坡和林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总实验面积100hm2,平均灭效结果见表2、3。

从统计可以看出,插洞法平均灭效82.6%,开洞法平均灭效65%;从投饵剂量和1次投饵摄食量比较,插洞Ⅲ组灭效最高达90%,毒饵平均摄食率为86.2%,开洞汉Ⅴ组最高为87.5%,毒饵平均摄食率为50.5%。

5 小结与讨论

(1)采用毒饵法灭鼠,方法简单,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且灭效高、破坏植被少等显著优点。今后可以推广鼢鼠灵灭鼠的方式,用人工辅助。

(2)插洞法对鼢鼠的洞道破坏少,漏土少,鼢鼠封洞少,灭效高,投饵剂量以每个插洞口投放10—20g为宜,这样既能保证鼢鼠摄食足够的饵料,又不影响灭鼠效果,降低了投饵成本,而开洞法投饵不仅破坏了鼢鼠的洞道,洞口密封性差,从而引起鼢鼠推土封洞,毒饵被鼢鼠推入土中影响摄食,降低了灭效。因此,插洞法投饵优于开洞法投饵。

(3)大河口林区及临近地区防治中华鼢鼠应在每年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鼢鼠繁殖的时期,鼢鼠活动量大,摄食饵料的机会多,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危害严重的地方,9-10月可进行第2次灭鼠扫残。

参考文献:

[1]海英.毒饵防治中华鼢鼠技术初探[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4,04:36-44.

[2]张霞,马彦彪,王俊梅,海,王俊,郝向梅,徐正辉.对药物防治中华鼢鼠效果及剂量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1:52-53.

[3]马有忠,刘勋才,刘芝玲.不同投饵方法防治中华鼢鼠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03:30-31.

[4]杨秀梅,朱玉君.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