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语文课的写作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语文课的写作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内一个长盛不衰的热点问题。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但事实上,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是学校和社会上都能感受到的“作文危机”和“母语危机”。中学是学生写作能力迅速成长的阶段,在新课程的新观念下,如何组织写作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是值得每位中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写作教学中的遗憾――我对写作教学的一些反思

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甚至对写作失去信心。我觉得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写作教学的艰巨与困难,原因何在?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是否有意识地培养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呢?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通常由教师命题,教师批改,教师指定范文,教师讲评……虽然有一定的收效,但学生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作文写了一篇又一篇,但只是写而已,至于写的是什么文体,这种文体该怎么写,好像就不管了。在学生看来,一篇作文和一道数学题是一样的,都是作业而已,只要写了,交了就可以了。学生就没有对它有过一丝的兴趣,以至于教师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唉声叹气,不愿写不想写的情绪立刻表现出来,

其次,作文有法,文无定法。我们的作文指导往往更重视技巧方法的指导,但同样的定法却有不同的写法,并不是所有按照模式来写的文章都是好文章。学生写作时往往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拿笔时信心百倍,提笔就写,认为按照模式,条理清楚就是好文章了,结果写到中间感觉走题,但行文至半没法回头,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最后只拿个三分之一的分数。只因文无定法,方法本身往往都是形而上的,实际生活体验才是最根本的。

第三,“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但是与作家观点相悖的是:在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假话、空话、套话多,学生不敢、不愿或者是不会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抒发和表达内心的真实声音才是写作的真正目的,才是写作的真正意义所在。大部分学生恰恰就是为教师而写,为考试而写作,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五彩缤纷的生活本是写作的好材料,可我们的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走失。

事实已经表明,当前的中学写作教学,确实存在一些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做法。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必须从学生兴趣和教师评价机制出发,建立一个正确有效的写作教学序列。

二、写作教学中的探究――我对写作教学的一些想法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让学生把自己斑斓的生活作为作文的素材?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如何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1.写作兴趣的激发――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其实并不在于学生不知道怎样拟题、怎样立意,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把作文当作是任务――这也可能与教师总是从方法、技巧的层面指导作文有关,学生对“八股文”当然没什么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他们看来,面对教师给的题目,他们无话可说,他们对生活十分隔膜,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充分参与生活。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实只要“有话可写”,学生动笔能力还是不差的。记得我曾经出过一个话题作文:“感谢生命中的那首歌”。教室里顿时议论开了,学生们讨论着自己喜爱的歌曲,回忆着歌曲陪伴他们走过的路……那次作文是学生最快完成也是最有感触的习作。

因此,教师可以经常选取一些具体可感、贴近生活的题目,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多彩的生活,激活淡漠的情感,提高写作的兴趣,这样,他们才愿意用一种积极、高昂的情绪对待每一篇作文。

2.真情实感的表达――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而我们的学生常常将阅读背诵范文作为自己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大量照搬优秀作文中的素材,写作时他们脑子里浮现的往往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一篇篇“范文佳作”。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们常发现有雷同的素材,套作的文章,这样就妨碍了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作文成了生搬硬套。

另外,“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句话学生都懂,但现在中学生总觉得自己生活单调,不是校园就是家里,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见而不思。不是生活不精彩,而是他们缺乏一种发现的眼光,并未用心留意生活。对生活淡漠,感悟苍白,学生怎么会有表达的欲望?怎么会有个性的语言、新颖的材料、真实的情感?

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其实就是“以我手写我心”,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例如:学生经历了热闹激烈的运动会后,是不是就只有小运动员们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场上任何一个人或激动或沮丧的表情和动作,包括拉拉队员和观众,之后情景再现,把他们的表现拟成文字,作为侧面描写来丰富文章,把比赛的激烈场面写得更加真实具体。学生有了这样体验生活的乐趣和收获,才习惯在生活中发现、探究,才有最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防止无病,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思想情绪,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正。

3.基本功的稳打稳扎――解决“写好”的问题

有些学生内心排斥平时的语文教学,他们觉得考试时教材中的文章不会考,那么平时的学习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易忽略的问题。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学习优秀课文的写法,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

我们要在教学中切实落实作文指导。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写作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这样在平时的教学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了解语言组织的巧妙,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这种潜移默化的积累和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要靠坚持不懈地感悟和练习来稳步前行。

4.科学评价增信心――解决“点评”的问题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而传统的作文批改多是教师一人完成,结果是教师结论性的语言多,指导性的语言少;笼统的套话多,针对个人的评价少,不能细致地指出每一个学生在作文中的优点与失误。因此,自写自评互改互批的方式可能更有效。教师可以作一些尝试,比如待学生自我评价或是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完,教师再批阅评价。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学生自主、合作修改,会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更加在意,反复斟酌修改后才会让其他同学批改,这就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改起来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讲评作文时,学生可以都参与进来,一起探讨习作中典型文章的优缺点,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场旁听、点评。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教师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作文的勇气和信心。

以上就是我对新课程下作文教学上的一些反思和感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讨论探究,比如:学生的阅读积累不足、错别字连篇、叙述像记流水账等问题。虽然写作教学任重道远,但我仍然坚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通过不断丰富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阅读和作文指导,并积极推进师生共评的评价机制,作文教学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