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喝药酒的学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喝药酒的学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年将至,各种滋补保健酒纷纷现身,成为餐桌上的“新宠”。而商家更是打出亲情牌,将其塑造为孝敬老人和爱护夫君的优选礼品,这也恰好迎合了我国自古以来秋冬进补的习俗。面对这些以“保健”、“滋补”、“补肾壮阳”、“强身”等功效为卖点的保健酒和药酒,消费者有一些无所是从。饮用这些酒对健康有多少益处?饮用量是否有限制?哪些男性不宜饮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李海松主任医师将为大家答疑解惑。

了解药酒与保健酒

药酒

身份标签:有“药准字号”,具有与药物相近的功效,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药酒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药物品种,一直被视为国粹。它集药用、保健、强身于―体,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中医所指的药酒是以白酒、黄酒或米酒浸泡或煎煮各种具有治疗和滋补性质的中药或食物,去掉药渣所得的口服或外用的酒剂。但对于药酒究竟是酒还是药,其实许多人并不大清楚。李海松教授在比解释说,药酒首先是药,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照药物审批制度核准的药物。具体来说,药酒是用于预防、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用酒,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毒理的研究实验及严格的临床观察,经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

保健酒

身份标签:保健酒属于保健食品,必须取得“国食健字”或是“卫食健字”标识。

目前市场上最走俏的保健食品中,保健酒的呼声相当高,在很多地区保健酒都相当热销,特别是那些以“保健”、“营养”、“滋补”、“壮阳”、“强身”等功效为卖点的产品。由于保健酒一般都添加有药材,与药酒有相似之处,很多消费者将其混同于药酒。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保健仂会的专家介绍,保健酒属于保健食品,但到底什么是保健酒,国家尚无确切和统一的定义。行业内对保健酒的理解,是指通过国家主管部门审批的酒类保健食品,它本身并不具备治疗疾病的作用,使用之后只能强身健体,起到补虚强壮和抗衰益寿的作用。从2005年7月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通过审批的保健食品会取得“国食健字”批号;在2005年7月之前,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由卫生部门负责,通过审批的保健食品取得“卫食健字”批号。取得保健食品标识的产品,标识有效期为5年,5年后要重新注册审批。

巧辩药酒与保健酒

目前在全国3 000多家保健酒生产企业中,真正拿到保健食品标识的不到20%,80%以上的企业未通过认证。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保健酒行业最大的缺陷是产品标准缺失。当前市场上保健酒鱼龙混杂,而在标准管理上,保健酒并没有自己的标准,参照的是白酒的标准。一般消费者购买那些宣称有保健功效的酒品时,很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却忽视了产品的标识和具体功效。要想区分药酒与保健酒,其实并不难。

要看外包装盒上标注的“批准文号”。药品标注的是“国药准字”文号,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而保健酒则以“国食健字”、“卫食健字”等文号出现,审批部门可能是国家也可能是地方相关部门。

查看标签和说明书。药酒是以治病为目的,其标签和说明书上必须标注“功能主治”或“适应症”等内容;而保健酒则是以滋补、强壮、补充、调节、改善为主要目的,没有治疗作用,不得涉及功能主治和适应症,只能标注“保健功能”或“适宜人群”等内容,有的“注意事项”标明“不能替代药品”。

有些打着“保健酒”旗号的产品,既没有药品批号,也没有保健食品标识,只能算是普通食品。购买这类“保健酒”时应特别注意,不要被其宣称的多重功效所迷惑。

酒与药搭档,益处有哪些

“酒为百药之长”,在祖国医学中,药与酒的关系相当密切,因为酒是中药炮制最常用的辅料,在中医药中常常作为药引、配伍使用。在中医看来,酒本身也是一种药物,有畅通血脉、散淤活血、祛风散寒、消冷积、医胃寒、健脾胃、提精神和引药上行、助药之力等功效。将药物浸泡于酒中,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目的是利用酒的辛温行散之性,活络通经。由此可见,将药与酒制成药酒,不仅可以增强药力,降低药物挥发成分的损失,还有针对性强、制作保存方便、便于患者饮用等益处。

药酒适合哪些病症

中医告诫大家:少喝为酒,多喝是药。自古以来,我国中医就将药酒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中,巧妙地“以药之功,借酒之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或是病后辅助治疗与康复的目的。根据酒的功效特点,药酒更适宜应用于风寒湿邪阻遏、气血淤滞、经络不通诸症,最善偏于阴寒症、虚损症和日久难愈的慢性疾病。“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药酒的功效也各不相同。简而言之,药酒主要有3大功效。”李海松教授谈到。

1 舒筋活血化淤、疏通经络上某些药酒具有补肾、强筋、壮骨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如人们熟知的五加皮酒、木瓜酒、国公酒等。

2 滋补强身、延缓衰老

某些药酒具有调整脏腑机能、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等功效,如人参酒、蛤蚧酒、三鞭酒、参杞酒、龟龄集酒、首乌酒、五味子酒等。

3 祛风散寒

酒乃热性之物,可帮助驱散体内寒气,达到驱除体内风寒湿邪的目的。

药酒虽好,却不宜贪杯

明代李时珍明确指出:“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失精,生痰动火。”可见,药酒虽好也不能贪杯。李海松教授认为,一般来说,每次饮用药酒不能超过50毫升即一两,以25~30毫升为宜。半个月到一个月为一疗程。年老体弱者服用药酒时,剂量要酌情减少。药酒,其性温热,故秋末与冬季最适宜服用。春季阳热上升之时与盛夏季节一般不宜服用,或只宜少量服用。药酒若是以黄酒浸泡而成的,则以温服(用热水浸温)为好,以利药效发挥。

自制药酒宜谨慎

“无论是选购药酒,还是自制药酒,都应了解药酒的功效,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个人体质的方子。”李海松教授指出。有一些注重保健的家庭还有泡药酒的习惯,有些是遵照长辈传下来的方子,有些是朋友推荐或者干脆从网络上找来的配方。然而,这其中却暗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风险。首先,各种药材的寒、热、阴、阳特性各有不同,有些药物同时使用是相克的,甚至会产生毒性,危及人体健康。其次,若是药酒不对症,在不了解自己身体状态的情况下,随意饮用药酒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损害健康。人的体质有热性和寒性之分,如果是热性体质就不宜过分食用性热的食物,而寒性体质也不宜过分食用性寒的食物。比如,生活中常见热性体质的人饮用鹿茸酒,就仿佛“火上浇油”,非但起不到保健强身的功效,还会引起“上火”。因此,李海松教授建议:

家庭自制的药酒仅限于日常保健用,不适合作为药物使用。

自制药酒最好先咨询相关中医师,并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选择。内服的药酒,应选择没有毒性的、适合

内服的中药材泡酒,并详细了解其用法和用量。若是外用的药酒,可适当选择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药。切不可使用不经医生推荐的偏方,或随便摘抄的药方自行炮制药酒;不可在旅游景点购买草药,盲目炮制药酒或煮汤进,行食疗。

自制药酒,宜选用粮食酿造的低度酒,一般不宜超过40度。

饮用不宜过量。即便是酒量比较大的男性,也不能过量饮用药酒,以免伤身。

不管是药酒还是保健酒,都不会因为中药材的加入而减弱酒精对人体的损害,因此适量饮用很重要,多喝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背景链接:药酒的由来

保健酒是传统药酒的分支,已有数千年历史。基于我国深厚的传统中医文化,消费者很容易接受那些在酿造中加入药材、以养生健体为目的的保健酒。因此,提起保健酒,大家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药酒的由来:

我国最古老的药酒酿制方,是在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从《养生方》的现存文字中可以辨识的药酒方共有6个,而在《杂疗方》中酿制的药酒只有一方。

在东汉时期,民间已形成正月初一饮药酒防疫的习俗。当时饮用的是椒酒,即用花椒浸泡的酒。花椒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等作用。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著作中,多次论述了药酒与药的关系,应用酒炮制中药,用酒送服丸散,更用酒制造药酒,如“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红蓝花酒主之。”红蓝花能行血活血,用酒煎更能加强药效,使之气血畅通,则腹痛自止。

从隋唐至宋元明清,尤其是蒸馏酿酒法的出现,药酒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此期间,医学家对药酒有了进一步认识,药酒在民间的应用更加广泛。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载有巴戟天酒、五加酒、枸杞酒、虎骨等药酒十余种。

可见,药酒对于人们防病保健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一直流传至今。

TIPS:药酒不适合常见慢性病和多数男科疾病患者

对药酒的使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要因人、因时、因事、因年龄、因性别而异,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饮用药酒,私自盲目服用存在不小风险。

①由于酒是药酒的主要配料,所以在药酒中含有大量的酒精成分,对于患有慢性肝病、慢性胃病、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炎、糖尿病、冠心病、中风或在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等不宜喝酒的人群而言,并不适合服用药酒。

②年轻、体壮者不可滥用补益药酒,特别是阳盛者不宜服用助阳药酒。

③很多男性认为,喝药酒能补肾壮阳,重振雄风,其实不然。李海松教授指出,以男性朋友关注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男性不育、阳瘘、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等男科疾病来说,大多数患者不适合饮用药酒。像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在治疗时必须禁酒;有些男性认为,饮酒可以壮阳,但研究已经证实,酒精是导致阳痿的致病因素之一。这是因为饮酒可使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提高,并加速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