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多元主体动因分析与实践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多元主体动因分析与实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对口支援工作体系中多元主体不同动因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十年工作实践,提出了激活多层次主体工作活力的措施与方法,以期为做好新形势下对口支援工作,提升对口支援实效提供借鉴。

关键词:对口支援;多元多层次主体;动因分析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0-0009-03

2001年教育部开始组织实施“东部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至今已经十年有余,其战略意义已越来越凸现,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其中。客观分析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工作动因,对激活各主体的工作活力,科学制定对口支援工作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工作实效是十分必要的。

一、不同主体的职责分析

二、不同主体的动因分析

1.对口支援工作其实不只是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的双元主体间的对口工作,不同层次有很多主体参与其中,所有主体在整个体系中都十分重要,但核心因素是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的密切配合。

2.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的动因组成客观上不是完全一致的,支援高校的动因弹性更大。因此,支援高校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和工作组织的有效性对实际工作的成效会有更大更直接的影响。

3.行政的动因在不同层级的主体间始终是重要因素,行政动因的表达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层次越高,行政动因表现越强,这是我国高教体制和国家制度所决定的,也是我国体制优势的表现;二是在工作每个阶段的启动时期,行政动因所起到的主导作用越明显,随着工作的深入,其他动力因素的作用会随之增强。

4.无论是支援高校或受援高校,越是到基层的直接参与者,其动因越是多元化,而且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关系越直接,也就是说与个体利益的关联越密切,无视这个现实,对工作是不利的。

5.无论哪个层次的参与主体,国家利益、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都是其共同的动因,只是次序和程度不同而已。在这方面,仍然是大有潜力的,尤其是在如何动员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方面,空间很大。

为此,针对不同主体,要有侧重地制定不同的政策和工作措施,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各主体的工作积极性,使对口支援工作更有成效。在政策和工作策略的设计方面,要注重释放三种动因的活力,即:充分发挥行政动因的强大推力效应;最大程度地激活不同主体履行社会义务的内在动因;更多地着力于发挥教师业务发展的主观动因。这三种动因激发得越充分,对口支援工作就推进得越顺利,也会越有成效。

三、浙江大学对口支援十年实践研究

按照教育部安排,浙江大学自2001年承担了对口支援贵州大学的任务,同时还先后承担了新疆石河子大学、大学、新疆农学院等高校的部分学科对口支援任务。十年来,浙江大学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激活各主体动因的措施和方法:在学校层面强调服从和服务国家战略,强调良好的社会声誉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政策制定方面,强调学校的顶层保障,强调对直接参与者的实际鼓励;在宣传发动方面,注重用历史和社会现实感召广大师生,更好地激发参与内在的社会责任感。

1.发挥行政主导作用,强化保障体系建设。浙江大学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深刻理会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把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纳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规划中,作为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合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主管领导主管、分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统筹”的工作机制。学校地方合作处专门负责对口支援的统筹协调工作,建立了专职工作班子。同时强化顶层保障,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用于对口支援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十年中,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两校校领导互访达120人次之多,两校之间签订各项协议19份。正是因为有了强有力的行政组织保障,才使浙大的对口支援工作始终保持着强劲的推动力。

2.激活基层工作动力,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对口支援要想取得实效,工作重心下移是关键,学科互助是重点。为了支持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学校将主要经费下拔到相关学科与部门,有力推动了对口支援向纵深发展。学校专门成立了4+1工作小组:师资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四个专门工作小组,分别由双方人事处、本科生院(教务处)、科研院(科技处)、组织部(校办)牵头,相关部门和院(系)配合,具体负责相应工作的落实;另外,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创新”小组,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的实践探索、联络协调和督促检查。

目前,一个以学校统筹协调为支撑,以学科支持为主体,以科学管理和长效机制为保障的对口支援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学校统筹协调,工作重心下移,全校各单位联动。各学院、各单位都明确一名领导分管对口支援工作,负责落实有关对口支援事宜。两校积极推动对口部门、院系、课题组及教师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

3.激活受援高效内部动力,着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一是选派优秀挂职干部。2002年2月,学校推荐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叔平教授担任贵州大学校长。同时还选派多批行政和业务骨干分批到贵州大学挂职,着力提升了贵州大学管理水平。二是帮助培养师资与管理队伍。十年中,浙江大学优先优惠录取贵州大学36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访问学者8名。2007年以来,浙江大学共接受了贵州大学93名相关专业的年轻骨干教师和24名管理岗位上的优秀干部来校进修和挂职锻炼。十年中,浙江大学共组织专家教授和管理专家到贵州大学举办130多场(次)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示范教学和经验交流座谈会,承担了贵州大学18(门)重点课程的讲授。三是加强名师培育和教学团队建设。近年来,浙江大学组织国家级教学名师与贵州大学教学名师培育对象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四是帮助培养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选派优秀教师担任贵州大学相关学科的带头人,同时,支持贵州大学兼职博导在浙江大学招收博士生,联合为贵州大学定向委培急需发展学科的高学历人才。五是支持建设精品课程。浙江大学积极帮助贵州大学在内的西部各受援高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平台,共享精品课件等优质教学资源,开通《数字理论与设计》等19门课程。六是帮助拓展教学资源。浙江大学积极推动国内外著名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全文文献资源以及百万册数字图书馆资源与贵州大学共享。积极牵线搭桥,促成香港实业家卢沃棠先生与香港海鸥助学团向贵州大学捐赠260万港币,资助贵州大学400余名贫困学生。

4.加强科研合作,服务区域发展,激活多元动因。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在十年对口支援中,始终在探索互利共赢的机会,力图使两校以及所在区域都能从中受益。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双方共同创造了科研合作带动学校与区域共同发展的这一工作特色。通过联合承担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项目,推动两校科研合作,共同服务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年来,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相继组织相关学科力量联合申报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部攻关课题1项。支持贵州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两校共同承担完成的国家科技部“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高效生产优质牛奶、牛肉配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直接带动32万农民脱贫致富;两校联合申报的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贵州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获得立项,项目总经费为1620万。湄潭县三方启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共同实施了联合国农业文化遗产——稻田养鱼西部推广项目,累计在湄潭县推广示范3.5万亩,每亩为农民增收千元左右。

通过十年对口支援,贵州大学的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得到了协调发展,规模更大,学科更全,整体水平提高,整体实力增强,在贵州省高等教育部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2005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成为对口支援工作以来西部地区受援高校中第一所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与此同时,贵州大学在原有2个博士点的基础上新增动物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10个博士点。实现了工程院院士、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73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等诸多领域零的突破。

这些措施,既提高了受援高效科研能力,也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口支援工作也因此而更好地得到了受援高效所在地的政府、企业及社会不同主体的关心支持,更好地形成了支持西部高校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