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模拟职场为载体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具有其特殊身份,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如何体现其职业性,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将通过模拟职场来分析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职业素质养成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职场情境
一、构建模拟职场的必要性
(1)中华英才网日做了一个调查:“作为刚踏入职场的大学生,你认为用人单位招聘时提出的什么条件最让人无法接受?”,这个调查共吸引了8630名毕业生参与。结果如下:
63.7%的毕业生不约而同选择了无法忍受“要求有工作经验”这一项。由此可见,工作经验已经成为了许多毕业生就业的一大瓶颈。(2)“腾讯-麦可思2012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以2012届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2011年9月开始直至毕业前夕,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实时了解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与进一步发展计划。腾讯――麦可思调查研究发现,从2011年9月23日到2012年3月21日,被调查的2012届已签约毕业生与未签约毕业生相比,前者“有专业相关实习”的比例(67%)高于后者(49%)。由此可见,有专业相关实习经历的毕业生在求职时更具优势。从上述的几项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职场经验已经成为企业挑选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毕业生求职的一大优势。
二、构建模拟职场的途径
(1)以职业实践型社团为载体的学生组织管理模式。职业实践型学生社团是教育改革探索进程有的产物,是源于对大学的本质尤其是对高职教育特点的不断探索之后的深刻理解。是学生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课堂,是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重要平台。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努力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这五个要素。学生社团的发展建设进程中,突出社团的职业对应性,即社团的属性在社会上需有相应的职业,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在社团实践活动中获得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职业实践型学生社团已经超越了一般仅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成部分的特质。(2)以“工厂化生产过程”教学为载体的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构建以“工厂化生产过程”教学为载体的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即改变原来传统的以课本、课程、课堂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而是以目前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以企业“工厂化生产过程”为主线,从头至尾的以企业需求为基准,进行课程设置,把企业需要学生所要具备的能力,分解到生产全过程。
三、模拟职场学生职业素养体现
(1)设置职业化的具体岗位。在职业实践型学生社团的组建及以“工厂化生产过程”教学为载体的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改变以前的传统管理模式,职业时间型社团在组建过程中,从上至下构建全员全景的模拟,把原本的设置改变成企业的从经理到部门负责人再到具体员工的岗位设置。(2)建立职业化的岗位标准。岗位标准是对在岗人员所规定的工作要求和任职条件,是对不同岗位人员应具有素质的综合要求,是衡量职工是否具备上岗任职资格的依据。(3)营造职业化的职场环境。第一,标准化的作休制度,建立上下班制度,工作时间、休假时间。第二,职业化的工作着装,从着装上首先要求职业化。第三,企业化的工作模式,从语言到行为举止、工作态度、工作状态要求尽可能的全景化模拟。第四,双重化得管理考核模式,一方面以学生身份要求必须做到大学生的必备条件,另外一方面从企业对员工的考核制度对进行参与职场模拟的学生进行企业化的考核,做到双重身份的兼顾。
参考文献
[1]中华英才网.http://content.省略/Article(32288)ArticleInfo
.view
[2]孙伟强.以工厂化办学的理念 做实校企合作办学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