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再发出血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再发出血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考察依达拉奉脑出血再发出血影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分为依达拉奉组(84例)与非依达拉奉组(90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处理基础上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其中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非依达拉奉组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进行治疗,考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及时疗效与随访中再发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依达拉奉组与非依达拉奉组在治疗结束时的及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90.0%,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745,P=0.086),随访结果显示,依达拉奉组发生RICH患者16例,发生率为19.0%,非依达拉奉组发生RICH患者6例,发生率为6.7%,以依达拉奉组RICH的发生率显著更高,与非依达拉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652,P=0.004)。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及时疗效尚可,但将显著增加再发出血的几率,建议在未寻找到有效对策前限制依达拉奉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中的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再发出血;依达拉奉;影响

脑出血再发出血简称为复发性脑出血(Recurrent Intracerebml Hemorrhage,RICH),具体是指首次发生自发性脑内出血后,出血再次乃至多次发生的脑出血类型[1]。目前认为RICH并不少见,对于影响RICH发生的相关因素,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龄、病史、出血部位与出血量以及合并症等多个方面,而鲜见就药物应用对RICH影响的相关报道[2]。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与其他药物比较,脑出血病人治疗过程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以显著增加发生RICH的几率,现结合近些年收治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7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之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急性期患者(发生出血1w内),均接受头颅CT检查,并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均排除已出现深度昏迷或已形成脑疝、合并严重肝肾功能缺失者、合并有严重精神疾患者、合并有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者。所有入选患者包括男97例,女77例;年龄49~81岁,平均(68.3±7.6)岁;出血部位包括:底节区108例,脑叶25例,丘脑22例,小脑19例;出血量9~40ml,平均(20.4±6.7)m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20.5±9.6)。按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到依达拉奉将此174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依达拉奉组(84例)与非依达拉奉组(90例)。分组后比较组间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具体病情而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主要包括脱水、调节血压与血糖以及处理应激性并发症等。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其中,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1342,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将30mg必存与0.9%生理盐水100ml配制后行静脉滴注,调整滴速以在30min内滴完为宜,2次/d,联用15d。非依达拉奉组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国药准字H23023104,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将10ml本品稀释于0.9%生理盐水250ml后行缓慢静脉滴注,60~120min滴完,1次/d,同样联用15 d。

1.3效果评价 一方面,考察既定治疗时间结束时的及时疗效,具体参照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所确立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标准,基本痊愈:评分减分率为90~100%;显著进步:评分减分率为45~90%;进步:评分减分率为16~45%;无变化:评分减分率低于16%;恶化:评分增加甚至死亡,以前三者计算总有效率。另一方面,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统计发生RICH患者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字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及时疗效比较 依达拉奉组与非依达拉奉组在治疗结束时的及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90.0%,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745,P=0.086),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结果比较 随访结果显示,依达拉奉组发生RICH患者16例,发生率为19.0%,非依达拉奉组发生RICH患者6例,发生率为6.7%,以依达拉奉组RICH的发生率显著更高,与非依达拉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652,P=0.004)。

3 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属临床危急重症范畴。而RICH则为导致脑血管疾病幸存者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首次发病后能否预防其再发或延长其再发时间,向来都是心脑血管临床医师长期致力研究的课题方向之一。目前普遍认为,自由基在脑出血后的继发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依达拉奉其化学名称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3-Methyl-1-phenyl-2-pyrazolin-5-one)。药效学研究及动物试验证实:该药物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它可捕获羟自由基,消除或减少细胞损害恶性循环的中心环节,切断连锁反应,减轻脑缺血和脑水肿,目前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已有相当广泛的应用[3]。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首发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对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而言,尽管与既往相关研究相似,依达拉奉组用药后的及时有效率达到了91.7%,但从1年的随访结果来看,本组患者急性期的RICH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依达拉奉组,提示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尽管短期及时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但其将显著增加再发出血的风险,至于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故目前建议在未寻找到有效对策前限制依达拉奉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侯群,孙岩,陈眉.复发性脑出血概述[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2):130-132.

[2]贾巍,张小林,张敏.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8):837-838.

[3]张晓庆.依达拉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1,30(7):91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