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以及社会支持的残缺,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现状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提出了构建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三位一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引起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了生计进入城市务工。而由于我国相关制度的原因,这些农民工不能将自己的孩子带进城市和自己一起居住,由此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2011年5月31日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1》披露,截至2008年底,全国留守儿童人数已超过5800万人,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疼爱,社会各界的关怀,健康成长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留守儿童问题不断涌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是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缺失。包括家庭支持方面的残缺,学校支持方面的疏漏,社区支持方面的淡漠。
在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状况及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的问题时,来自西方的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我国不断受到重视。借助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研究认为父母的入城务工使孩子们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学习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时“替代性”的补位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
一、加强家庭教育引导,构筑家庭教育暖巢
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要能够发挥它的作用,首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对于孩子教育是任何其他方式的教育所无法取代的,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环境。其次,留守儿童父母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不可忽视。再者,父母的教育观往往较为局限,仅仅重视孩子的知识和智力的学习。因此,父母教育观的正确性极为重要;教育方法也应该科学、合理,多采取鼓励支持的方式,这样更加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后,监护人自身素质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也很重要。父母外出务工,监护人就代替了父母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因此,监护人应该提升自身素质,不仅仅注重对留守儿童衣食住行的照顾,更为重要的是积极主动的与学校和留守儿童父母交流孩子的基本情况。
二、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家庭学校协同一致
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二场所,应该发挥积极发挥其教育功效。特别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学校教育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最好方式。学校不应是仅仅注重孩子知识教育的地方,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或设立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儿童展开心理教育;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定期的举行家长或监护人与学校的交流会,帮助有效地留守儿童的问题;当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留守儿童得以健康成长。
三、充分发挥社区功效,协调整合社会资源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家庭、学校两个重要场所外,同样离不开的还有他们所在的农村社区。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关怀,就要加快农村社区的建设。包括发展农村社区服务,对所在社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年长者提供帮助。农村社区的建设更是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协调、整合和利用。包括社团组织的建立,在社区内广泛的召集社会各界的有爱心的人,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指导,代替留守儿童的家长,给予留守儿童物质和精神的抚慰,让他们享受家庭的温暖;媒体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职责,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让留守儿童的家长们对法律有充分的认识,很好的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并且可以通过媒体,让社会各界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一大社会问题,它是伴随着城镇人口的流动而产生的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消失。要使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中心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参考文献
[1] 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网瘾环境成因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6).
[2] 周湘斌,常英.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性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 东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探微[J].学术交流,2009(5).
[4] 刘明华,李朝林,刘骁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西南大学报,2008(3).
[5] 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6] 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2).
[7] 姜又春.家庭社会资本与“留守儿童”养育的亲属网络――对湖南潭村的民族志调查[J].南方人口,2007(3).
[8] 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 2011(1).
[9] 王海英.西部农村寄宿制小学: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
[10] 杨雪梅.城市小学生的孤独感及其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