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婴幼儿用品要防“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婴幼儿用品要防“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尽管含有双酚A的奶瓶已被卫生部禁止上市,但父母在为孩子挑选时,仍有一些担心。有一次在超市奶瓶货架前,听到一位妈妈这么跟大家说:“听说塑料奶瓶中有双酚A和塑化剂,非常担心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双酚A和塑化剂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危害,生活中怎么杜绝,相信这些问题也是各位妈妈想知道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接下来就跟大家说说说之双酚A和塑化剂。

事件回顾

台湾的“塑化剂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后,引起了食品市场的轩然大波。塑化剂不仅影响着台湾本土的食品行业,大陆的食品行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令大家淡“塑”色变的,莫过于双酚A和塑化剂。在很多人看来,只要是塑料制品就要谨慎考虑能否使用,而让妈妈们更为纠结的是,婴幼儿的奶瓶、孩子喜爱的饮料、零食等都跟这两种物质息息相关,怎能让人不担心!

隐形“杀手”之双酚A

其实,双酚A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经历了这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后,民众的健康意识也在进步。双酚A是目前各国使用最广泛的工业化合物之一,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简称双酚基丙烷(BPA),是聚碳酸酯PC的重要原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价格低廉,在塑料制品中添加双酚A,可以使其具有无色透明、耐用、轻巧和耐摔等特性。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PC塑料的影子,许多日常用品,如婴儿奶瓶、餐具、微波炉器皿、食品包装容器的涂层、饮料瓶,以及供水管道等都可能含有双酚A。

双酚A有哪些危害

据专家介绍,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去,可能会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幼儿发育和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从上世纪60年代始,双酚A就被添加到食品包装材料中,直到1992年,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地发现了双酚A具有模仿雌激素的作用,学术界才开始重视其健康隐患的研究。研究证实,双酚A属低毒性化学物,即使很低的剂量也能使动物产生雌性早熟、数下降、前列腺增长等问题。另外,双酚A还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可明显增加动物卵巢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症的发生。试想,还有哪一位母亲愿拿这样的奶瓶给孩子喂奶!

双酚A制品到底是否安全

目前专家对一次性摄入多少双酚A是安全的、该物质在人体会不会累积等问题尚无定论,但摄入双酚A将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却已达成共识。我国国家质检总局已公告,自今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依法撤回,并注销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生产许可证。

如何选购健康的奶瓶

面对各大商超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奶瓶,选择很重要,目前常见的奶瓶有PC、玻璃、硅胶3种材质。PC奶瓶可能含有双酚A,所以,原本并不太受欢迎的玻璃和硅胶奶瓶受到了家长的青睐。

玻璃奶瓶:玻璃奶瓶不含双酚A,安全系数高,高温和长期使用都不会析出有害的化学成分,但易碎且重,不方便宝宝自己使用。

硅胶奶瓶:硅胶奶瓶兼具玻璃奶瓶的无毒、PC奶瓶的轻盈,及不易摔碎3大特性。

标有PP、PPSU和PES的塑料奶瓶:除了玻璃和硅胶奶瓶不含双酚A,其他材质的塑料奶瓶,比如标有PP、PPSU和PES的奶瓶,均不含双酚A。PP奶瓶轻巧、不易碎裂、耐热性可达到120℃,惟一缺点是透光性略差;PPSU和PES奶瓶的耐热性可高达180℃,安全性更高,但价格昂贵。

另外,识别塑料奶瓶是否含有双酚A,可通过其底部三角标内的数字加以辨认。如果里面的数字是1、2、4、5,则这种奶瓶相对较安全,如果有“7”或“58”,同时下面写着PC,该产品就有可能含双酚A,只要标记没作假,它就可作为挑选奶瓶的一种判断依据。因为数字“7”包含了PC和其他类别的塑料,而“58”专指PC材料。购买时请各位家长注意查看!

隐形“杀手”之塑化剂

塑化剂就是增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柔软性或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塑料加工中添加的增塑剂,最常使用的是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增塑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主要用在PVC(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例如保鲜膜、食品包装、玩具、导管、输液袋等。但它却出现在了台湾食品安全事件中,涉及产品类别包括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等,这些食品或药物都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此次台湾饮料安全事件,正是一些不法厂商用塑化剂替代成本较高的乳化剂中的棕榈油添加进食品或药物中。人们食用了这些饮料或药物后,也就为身体埋下了健康隐患。

塑化剂到底危害有多大

1 在塑化剂涉及的食品中有多款婴幼儿、儿童产品

品种不仅有孩子们爱吃的小果冻、布丁,还有儿童综合营养素、超能儿童成长钙片等。也就是说,塑化剂已经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不禁让家长们捏一把汗。

2 塑化剂又称“环境激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人体的激素,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若长期食用,有可能引起生殖――内分泌系统异常,包括人体激素失调和免疫力下降,男性雌性化,造成孩子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诱发儿童性早熟,甚至存在致畸和致癌的风险。由于幼儿正处于发育期,DEHP给他们的成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3 增塑剂无处不在,可能被人体吸收

由于使用增塑剂的塑料产品在生活中很普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的一类)也就在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如果人体中存在微量的塑化剂,产生危害的风险并不大,不需要治疗。目前许多国家的大气、湖泊、河流和土壤中,确实也已经检测出不刷浓度的邻苯二甲酸酯。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微量增塑剂从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但合格的塑料包装材料迁移量不应超出有关标准。

在现代生活方式中,完全躲开塑化剂类物质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也没必要过度紧张,专家说,正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增塑剂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风险可以忽略。但要想避免过多摄入塑化剂,应从生活习惯着手。

5招教您远离塑化剂

1 选用食品容器时,尽量少用塑料制品,可改用不锈钢、玻璃,或陶瓷容器。

2 保存食品用的保鲜膜,宜选择不添加塑化剂的材质,并避免将保鲜膜和食品一起高温加热。

3 饮用热水、热汤、茶和热饮料时,应少用塑料杯;塑料杯装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如奶茶、豆浆、粥等。

4 少用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加热食品,因为微波炉温度过高易使有害物质析出。

5 不要拿塑料容器承装油脂性食物,油脂性食物更会加速塑化剂的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