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联邦德国青年的择业观、婚姻观、宗教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西方大多数国家一样,联邦德国也是青年人的世界,他们令人羡慕,备受社会的宠爱。尽管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迹象日趋明显,联邦德国20岁以下的青年人仍占到其总人口的1/4。如果包括35岁以下的人口在内,则比例还将大为提高。在这些青年人中,所持的择业观、婚姻观和宗教观各不相同,可谓参差不齐。
选择职业的等级观念
联邦德国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普通学生上学一般从8岁起到18岁时止。中学可分为综合学校、文理学校及职业学校。前两类学校的毕业生可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后一类学校的毕业生一般只能进专业大学或其他专科学校。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多数青年都有一技之长,这对他们的就业提供了很大帮助。而这,也许是形成选择职业时的等级观念的原因之一。
多数大学毕业生最向往的是进政府机构工作,成为公务员,希望有朝一日成为高级文官。政府雇员的工作之所以对青年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除了上述能得到晋升的机遇外,主要是因为这类职业社会地位高,收入稳定,还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专项补贴。有一位主修国民经济的大学毕业生,现在的职位是秘书。这位在西方国家中较为罕见的男性秘书之所以作此选择,也是出于在政府机构工作往往交际面广,并且不会被人轻视的考虑。像这样选择对自己将来事业发展有帮助的职业,在联邦德国青年中较为普遍,尽管实际生活中,政府雇员升迁的速度往往比较缓慢。
就职的第二选择往往是政府机构下设的公司和基金会。这些地方虽然不如政府机构本身,但也吸引了不少人才。这些机构还常常从学校接收“跳槽”的人才,德国工业协会一位负责对外接待的陪同就是“跳槽”的原大学教师。在联邦德国,教师晋升很困难,能成为教授的机会极少;而且即使教授也常常是名声大,社会地位却并不高,因此许多年轻教师都乐于脱离学校而另找出路。对他们而言,各类协会和基金会里的工作已是很不错的了。
除此以外,也有不少青年人选择了为私营公司工作。另外一些人则成为自由职业者,或独立经营,或与某一单位签订合同,每年只工作一段时间,这部分人一般收入较高,但享受不到社会福利和补贴。
重感情、重家庭的婚姻观
对于多数联邦德国青年来说,结婚是他们的一件大事。在男女双方决定办理结婚手续之前,他们往往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相互了解,相互适应,以决定能否共同长期生活。在双方都认为合适的时候,才去市政府办理结婚手续。
尽管联邦德国的青年们所持的婚姻观常常大不相同,但总的说来,他们比较注重感情,注重家庭和睦。尤其是在那些文化层次较高或者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青年中,对婚姻持严肃态度,希望家庭美满、和谐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最典型的是在某协会工作的一位年轻人,他的妻子是希腊人,因此,每次一有空,他就去希腊度假,每年得有好几次往返于德国和希腊之间。好在他已经在西柏林为妻子找到了一项教书的工作,他们的“两国分居”的状况也就可望解决了。
青年人与宗教
联邦德国境内的宗教派别主要有两种,一是罗马天主教,其影响主要在南部较大;一是福音新教,势力以北部为甚。中部一些省分内这两种宗教则常常平分秋色,难分轩轾。虽然联邦德国信教的人口约占其总人口的80%,但对宗教极为虔诚、按时上教堂、做礼拜的多为老年人。许多青年人只是在小时候随父母去教堂,长大后也往往是过年时才陪父母去教堂,而且已并不信教,更不主动去教堂做礼拜。也有不少青年人虽然脖子上挂着十字架,却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好看的装饰,而不带有丝毫宗教意味。
在教堂里由神父主持的结婚典礼是最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然而,过去那种充满神圣气氛的结婚仪式,在庄严的婚礼进行曲中男女双方互戴结婚戒指的场面,现在却显得有些过时。现在不少年轻人戴戒指十分随便,人们已无法从他们戴戒指的方式中判断他们是已婚抑或独身。而许多青年结婚根本就不上教堂。
目前联邦德国青年中各人所持的信仰各不相同,有以工作为目的的雄心勃勃的实干家,也有无所事事、追求奇异打扮的“崩克”,也有的人则干脆什么都不信。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已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看得出来,他们正在寻找一种新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