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作文母语与汉语转换的困难归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言是写作的工具,感受认知需要语言,贮存记忆需要语言,表达外化需要语言,三种语言同一,作文自然而然。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却处于前两种语言和后一种语言的矛盾之中,抑制了其汉语作文的发展。解决此问题,必先了解其矛盾的表现,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写作活动时,通过各种感官获取外界信息,但这些外界信息大多以母语作为载体认知贮存起来的。当进行汉语作文时却通过汉语形式提取作为作文素材的这些外界信息,形成了内部语言的母语和外部语言的汉语的内核冲突,严重地阻碍了他们行文的顺畅,汉语作文的水平受到了抑制。为了很好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作文水平,我们对他们在写作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作个深入而细致的分析。
为了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获取有关两种语言存在矛盾的真实有效具体详细的资料,我特地设计了《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与汉语作文系调查卷》。根据汉语作文与母语关系的特点,设计了10个题目21个问题,包括了语言、选材、构思等,还涉及了跟作文密切相关的课外阅读,发放到少数民族地区――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两所已经开始用汉语写作的不同层次的学校:环江高中、下南中学,进行调研,结果如下:
1、初中部分
(1)54%的学生认为语言是汉语作文最困难之处,其后依次为选材占37%,构思占30%。
(2)92%的同学认为母语对汉语作文有很深的影响。
(3)40%的同学对汉语作文时运用母语思维。
(4)41%的同学认为母语对汉语作文影响最大的是语词,其后依次为:句子占40%,构思占25%。
(5)81%的同学将时间花费的阅读方面,只有19%的同学用于写。
(6)课外阅读量每学期在4本(含4本)以上的占36%,三本为23%,两本为32%,不读为9%。
2、高中部分
(1)普通班
①的同学认为汉语作文最困难之处为语言,其次是构思,占35%,选材占30%。
@44%的同学认为母语对汉语作文有影响。
③19%的同学仍在用母语进行本文思维。
④81%的同学将时间用在阅读上,只有17%的同学花费在写作上。
⑤35%的同学认为母语对汉语作文影响最大的是语词,其后依次为构思,占34%,句子为31%。
⑥课外阅读量,每学期四本以上(含四本)占58%,三本为7%,两本为26%,不读为5%。
(2)重点班
①36%同学认为汉语作文最困难之处为语言,其后构思为42%,选材占33%。
②57%的同学认为母语影响汉语作文。
③28%的同学在用母语进行作文思维。
④46%的同学认为母语对汉语作文影响最多的是句子,其次为语词和构思,各占23%。
⑤91%的同学将时间运用于阅读上,只有9%的同学用于写作。
⑥课外阅读量,每学期四本(含四本)以上为47%,三本为15%,两本为38%。(小学之所以不列入是因为小学基本上以母语为主)。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语言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影响之大,然而他们用来弥补语言不足的途径是那样的有限,使得母语和汉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母语和汉语的内核冲突
(一)、母语的丰繁和汉语贫乏
母语是少数民族使用时间最早,使用频率最高,词汇最丰富的语言:语言获得的关键期使其母语在表达中成为一种固定痕迹难以更改,长期使用,使得他们的母语运用越来越微妙,越来越灵活,又不断从他人交际中丰富自己的词汇,所生活的环境里没有不能用母语表达的,头脑浮现的生动活泼的表象全是由母语形成的,而汉语是近些年才开始学,每个学期学习一定能量的汉语词汇。这些词汇也仅在课堂上运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一个小学毕业声得掌握的汉字有二千多个。而大部分学生只能学会认,不会用。因此有限的词汇量难以表达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造成母语和汉语在数量上的强大反差。因而在作文常出现如此量词的贫乏:一个狗,一个房子。
(二)、母语的生动和汉语的抽象
母语来自少数民族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着微妙生动的现实世界。长期的使用模仿观察,母语的内容跟现实生活的生动灵性密切相关,多角度折射着民族生活习俗心理,多姿多彩。而汉语是作为语言关键期过后带有一种强制学习的语言,作为外来的语言,跟现实生活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稀有的动植物名称和富于民族独特的心理特征的内容。很多汉语名词在少数民族学生看来,是难以理解的,是抽象的,有待长大,见多识广后才能深刻地领会,而且汉语是作为一种符号,进入学生心理,原先他们就没有这样的语音意识作基础,这突如其来的汉字符号学习使他们倍感陌生,因而常常写错别字,诸如“未来”的“未”字和“末尾”的“末”字,这两横长短不一而造成的语意差别使他们感到迷惑。
(三)、母语的精确和汉语的模糊
由于母语使用的过程较长,少数民族学生会对母语反复揣摩,比较,是他们对母语的理解非常的精确:某个词的褒贬、使用范围、对象,他们都了熟于心,运用自如。而汉语接触的机会少,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它是出现在特定的某篇文章某个句子,无法跟变化微妙的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紧密相连,在他们的头脑里只存在着大致的印象。正如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认为:“大米是中国人的一种主粮,跟大米有关的词语很多:稻米、谷、秧苗、梗、穗、糠、饭、粥、粉、粮等,而英语只有‘rice’和’paddy’等,英语的词汇就不如汉语那样精确。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的区别形同此理。
(四)、语言的深层次中文化意蕴冲突
在语言的深层次里,还存在着潜意识的差别,也在影响着学生的作文思维,这就是由语言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习俗、风土人情所综合形成的文化意识。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学习如何在目的语的文化环境里正确理解和有效使用目的语。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实际上是不在目的语的文化环境里学目的语,自身的母语文化背景却产生着负迁移,具体可以表现为:1、文化禁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特殊忌讳,是一些外族语言难以反映的。有问卷调查表明:42.9%的壮族学生回答,壮文化中不宜提及的话题是“个人婚姻”。而在英文化中对不宜提及的话题进行选择时,绝大多数壮族学生根据自己民族的忌讳而首选“个人婚姻”,另外少数学生选择了年龄工资或个人财产。可见壮文化和英文化的文化意识差异导致了学生一些价值观的变异。还如前文提到毛南人对山的敬仰,对白色的忌讳,致使他们在作文表达里无形受到禁忌微妙的束缚,汉语却无法表达出来。2、称呼心理。壮文化中,壮语常常用“称谓+名”或“名+称谓词”,因为在壮语中,称“名”往往表示关爱亲密。3、称赞态度,壮文化常常以否定的形式来拒绝接受称赞,以达到谦虚的目的。这些特殊的民族意识常常无意在作文中体现出来,却又受到汉语思维
的否定。
语言、思维时时在约束着少数民族学生作文的生成和转换,解决母语和汉语的差异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思维,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母语和汉语的外部语法冲突
外部语言的少数民族中的毛南语、壮语跟汉语作比较,虽然从大的方面而言,是属于汉藏语系,但语音差别之大,足以使毛南族学生和壮族学生无法听懂汉语的某些词语,而且具体的可感的语法、语用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因毛南语无文字,只能以壮文作例)。
①词汇的差异:A、义同形别:同样的词义,在壮语里的说法,即使套用成汉语,也不完全一样,例如:太阳――日头(前者为标准汉语,后者为壮话方言的汉语,下同)下雨――落雨,厕所――茅厕,西红柿――毛秀才;开水――滚水,肚子――肚罗,缝纫机――衣车,自行车――单车,舌头――利前,赶集――赶街,害羞――怕丑:洗澡――洗凉。膝盏――菠萝盖,谁一哪个。另外,普通语里的许多双音词,壮语里都是单音词,例如:尾巴――尾,桌子――台、桌,凳子――凳,女儿――女,漂亮――靓,脖子――颈,毛线――朗(lang),雨伞――伞,聪明――精。
B、语素结合的次序颠倒:夜宵――宵夜,老大爷――公老。热闹――闹热、老太婆――奶老。
C、义别形同。有些词方言,普通话都有,但意义都不尽相同,例如:肥:普通话里一般指动物,广西方言兼指人和动物。杀:杀人。杀动物普通话里都说“杀”,杀动物又常说“宰”。而在壮族里,杀人才叫“杀”杀动物往往叫“当刂”;得意:普通话里指“称心如意”而壮语里:“得意”是指“故意”如:他得意做这件事。乱:壮语里是“经常”的意思,例如:我没乱见她=我不经常见他。而普通话里的“乱”却没有这样的意思。
D、壮话里有一些自造字,在口语里普遍使用,而在普通话里是没有:粘nian-niao(前为普通话,后为壮语),块(量词)――gou,全部统统――行巴朗。
E、量词的不一致。普通话里的很多量词跟壮话里的方言不完全一致:一条狗――一只狗,一辆汽车――架汽车、一只鸡――一个鸡、等一下――等一下子。
F、动态助词,同样的动态,广西方言存在着与普通话里明显的不同表达方式。例如:表示正在进行或处于某种状态,普通话常用动态助词“着”,壮话里却用“倒”,他们开着会――他们开倒会。他站着看书――他站倒看书。
C、语气词:广西方言里有许多普通话里没有的拟声、语气词。例如:咯、唧、咩、架、利、哗等这些语气语,它们用在旬末,通常读得较重,拉得较长,不象普通话里那样都必须读轻。
②语法差异
A、语序,有些副词在与动词、形容词组合时,广西方言不像普通话那样把它们放在被修饰限制词语前作状语,而是把它们放在这些词语后作补语。
例如:
方言普通话方言普通话
你走先你先走穿多件村衫多穿件衬衫
Gou gwn gong我先吃多过了头太多
我吃先Saw gou我的书
喝少点酒少嚼点酒(书我)
方言:Boux wunz daj gunz byaj byaij roengj daeuj,
个人从上山走下来
haenx dng dax boh da gim
那是父亲金姑娘
普通话:从山下走下来的那个人,是金姑娘的父亲。
另外:普通话的双宾语,一般都是指人宾语在前,指物宾语在后。而广西方言(壮语)里常常“物先入后”例如:
方言普通话
给三十块钱给他给他三十块钱
送两本书给你给你两本书
(hawj meng song banj saw)
B、比较句:普通话的比较句常用“比”字,其格式为“甲+比+乙+形容词(+补语)”,广西方言(壮语)却常用“过”字,其格式为“甲+形容词+过+乙(+补语)”例如:
方言普通话
他高过多他比我高
De sangz grag gou
方言普通话
今天热过昨天今天比昨天热
坐飞机快过坐火车坐飞机比座火车快
牛大过猪好多牛比猪大得多
广西方言里还有“甲+不比+已乙+形容词”的句式。例如:我不比他好。普通话里没有这种句式,应为“我不如他好”或“我没有他好。”
C、疑问句。询问别人是否做过某事,普通话里常用“做过某事没有”的发问形式。广西许多地方则用“有没有做过某事”的说法。例如:①你吃过饭没有?――你有没有吃过饭。②你到过桂林没有――你有没有到过桂林?③你拿了我的书没有?――你有没有拿我的书?
D、判断句无系词
Laux veiz vang nanzhingz老韦是南宁人
老韦人南宁
Boh gou lanzsae
父我老师我父亲是老师
E、名词作状语,既不用介词连接
Ndaek faex neix mbaq gwed cij ndaej
块木这肩扛才行
普通话:这块木头要用肩扛才行。
Gou ngoeng aij bak cih saw
我天写百个字
普通话:我每天写一百个字
E、名词单独作状语
De daej lunh gou
他哭告诉我
普通话:他哭着告诉我。
正因为壮话跟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严重地束缚着少数民族学生思维的展开。“言不尽意”也就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作文转换的最大难题,导致了转换过程的多重性。
三、语言和思维转换的多重性
作文有了一定的内容基础。并且进行了一番精选,构思。生成的第二步便是要外化,即通过语言使学生心中的思维想象化为具体可感的书面文字。即使内容极为精彩丰富;然而没有语言这一媒介,别人是无法领会的。
关于思维和语言的一般转换,刘淼老师的《作文心理学》作了很精辟的论述:一级转换:思维――表达,此将作文看成是从思维向语言表达的动态的心理转换过程。二级转换:思维――内部言语一表达,此转换强调作为思维与表达这间的桥梁的内部言语。三级转换:思维――内部语言――过滤器――外部语言表达。此转换强调过滤器的再加工功能,强调了作文的自我监控这么一个动态的过程。既然作文过程注重了内部语言这一特殊心理现象。那么内部语言跟外部语言有一个质的差别,在少数民族学生看来,内部语言跟外部语言分属于两种不同种类的语言,在这二、三级转换过程更显得复杂,据相关调查问卷了解到,相当少数民族学生在作文选材构思时所运用的内部语言是母语。他们运用母语自如地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得生动活泼,明晰地通过母语词语化的语言思维的方式予以梳理和编译,使所要表达的内容题材条理化,形成作文,储存在头脑里,因而有关学者在进行作文训练研究地研究了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区别,认为内部语言是思维活动展开的所借助的一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的特征是词汇贫乏,句型高度压缩,语法残缺不全,粘附着丰富的心理表象。在内部语言的作用下,写作思维大致过程是这样的:①客观事物或社会生活被写作主体的观察感受的心理方式所认
知,认知的结果在脑破皮层语言中枢的作用下被转换成内部语言表示的言语信息。储存于心理的深层;②认知结果累积到一定数量,便诱发了写作主体思维活动的开展,思维的进行是在内部语言的协助下对原储存的认知信息以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方式,或想象、联想的方式进行本质的规律的认识;③当思维活动告一段落,便产生了思维的成果:或是认识,理解(对实用文章而言),或是形象画面、情绪(文学作品而言)都以内部语言粘附着心理表象的混合形式存在于心理的深层,它们尚是一种朦胧的飘忽不定,只有写作主体自己知道的精神状态。最后,写作主体产生愿望,将它们用书面语言代码出来。
可见内部语言的活动,是作文形成的前提,而在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里,内部语言是用母语来酝酿完成,年级越低,这种现象越明显,若从母语的内部语言转化为汉语的外部语言,它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再加工,诸如推敲词语,斟酌语段,调整结构、增改内容。少数民族学生除三重转换外,在内部语言外化书面语言的时候,他们还额外负担着另外一种转换。这里不妨假设存在两种内部语言。即由母语形成的内部语言A和在心理转换成汉语的内部语言B。少数民族学生在完成第一级转换(将思维转换成内部语言A)后,他们仍须将母语和汉语在内部语言上作一一对译,再通过相应的汉字将其转换成作文。把内部语言A转换成内部语言B,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即使翻译出来的作品仍难以表达原来语言的意蕴,即语言深层次的民族意识。众所周知,中国文学水平不算很低,但在世界影响不大,究其原因,还是语言的翻译问题以及语言中所隐含的民族审美意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难跟汉语作家相比,也大抵如此,可见语言在形成文章过程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更何况是发生在内部语言中呢?
内部语言的简约性,导致了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大量丢失。少数民族学生在形成内部语言A时是根据自己民族的意识特点,将对生活、事物的感受以生动丰富的母语储存下来。由于记忆的原因,内部语言A的内容极其简约模糊,以致无法像书面语那样逐字逐句地翻译。
转换过程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又因为汉语是第二语言,表达自然不如母语那样流畅,而且时间越长,丢失的信息越多。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听到少数民族学生抱怨:原先在头脑里用母语构思的文章的那样的美妙动人,但一经语言的慢慢转译而逐渐变得平淡了。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一种其他语言无法取代的韵味,正如郁达夫先生写的《故都的秋》里的老北京人的对话:“天凉了――真有你的!”。这是北京人语言的特殊韵味语气可拖得长长的。表达出一种自得其乐,悠闲,不爱管闲事的心态,壮语里的山歌常常以“嗨”结尾,表达壮人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语言内外转换造成了信息的丢失,增加了作文生成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