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常规细胞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患者249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细胞学检测及DNA倍体分析技术,其中38例可疑阳性者,均实施病理组织活检,比较两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测灵敏度为16.7%,特异度为70.6%,DNA倍体技术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8.2%,DNA倍体技术其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P

[关键词] DNA倍体分析;常规细胞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4-123-02

DNA ploidy analysis and routine cytologic diagnosis f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IU Xiaoy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Zhongyuan Oilfield, Puyang 457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NA ploidy analysis and routine cytologic diagnosis f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Methods 2493 cases were choos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implemented conventional cytology and DNA ploidy analysis techniques, then 38 cases of suspicious positive were implemented pathological biopsy. An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compared. Results Sensitivity of conventional cervical cytology was 16.7%, specificity was 70.6%, sensitivity of DNA ploidy technique was 83.3%, specificity was 88.2%, sensitivity with DNA ploidy techniqu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cytology (P

[Key words] DNA ploidy analysis; Conventional cytology;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测对于不明意义非典型鳞状上皮增生患者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此类患者的活检阳性率较低,故大部分需要在半年内进行复查[1]。而DNA倍体分析技术的出现,能够描述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生物学改变,已经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方法,通过对细胞增殖时DNA含量的判断,了解细胞的良、恶性[2]。同时还能通过全自动的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化对细胞的DNA倍体进行分析,使得宫颈细胞学由传统的形态学描述向定量分析发展,本研究主要将细胞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实施宫颈癌普查的患者2493例,其中通过常规细胞学检测和DNA倍体分析后有出现38例可疑阳性患者,其中常规宫颈细胞学发现9例,DNA倍体技术发现29例,年龄31~68岁,平均(45.8±6.5)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细胞学检测及DNA倍体分析技术,并在所有患者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取材、制片和染色均由同一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妇科医师通过阴道扩张器直视下进行使用宫颈刷取材后进行至少2张的薄层细胞涂片。常规细胞学检测:其结果根据TBS细胞分系统进行诊断,分为5级别[3],分布为正常或良性;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或原位癌;鳞状上皮癌。DNA倍体分析,使用Feulgan染色片通过SPICM-DNA自动细胞筛查分析系统进行处理。取材后所有DNA染色片均使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麦克奥迪系统)进行检测,其中每张玻片扫描细胞数均在5000个及以上,并由系统根据不同的细胞核特征进行分类及和计数。如果出现大于等于3个细胞DNA指数(DI)大于2的异倍体细胞,或者异倍体细胞总数超过正常细胞总数的10%,单DNA指数(DI)在2以内者则视为阳性,而仅有1个细胞的DI超过2的异倍体细胞,或异倍体细胞总数超过正常细胞总数超过5%而少于10%,DI在2~1之间者则尚无法确定其阳性,需要进行临床随诊复查。对于常规细胞学检测及DNA倍体分析异常患者均实施病理组织活检。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表1 两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例)

常规宫颈细胞学 DNA倍体技术

正常 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 正常 1~2 >2

炎症 11 0 4 1 0 14 2

CIN1 1 0 0 0 0 1 0

CIN2 4 1 0 0 1 0 4

CIN3 0 1 0 0 0 0 1

恶变 4 0 0 2 1 0 5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通过常规细胞学检测和DNA倍体分析后有出现38例可疑阳性患者,其中常规宫颈细胞学发现9例,DNA倍体技术发现29例,所有患者均性病理组织活检,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发现宫颈炎症者21例,CIN1者1例,CIN2者6例,CIN3者2例,出现恶变者8例。见表1。

2.2 两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

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为依据,并计算常规细胞学及DNA倍体分析诊断方法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所有38例患者均实施病理组织活检,在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测中将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设置为筛查后行病理组织活检的标准,计算可得对于病理诊断宫颈病变在CIN2及其以上患者的灵敏度为16.7%(2/12),特异度为70.6%(12/17)。对于DNA倍体技术而言,将2个及2个以上异倍体细胞设定为筛查后行病理组织活检的标准,计算可得对于病理诊断宫颈病变在CIN2及其以上患者的灵敏度为83.3%(10/12),特异度为88.2%(15/17),DNA倍体技术其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x2=8.167,P=0.004

3 讨论

宫颈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所以有效的早期发现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步骤[4]。以往大多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其具有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可靠度高等优点,已经在临床上得到推广[5]。但因其取材时存在大量的细胞丢失及制片涂片质量差等固有缺点,而且对检查人员眼睛要求甚高,容易导致其出现用眼的疲劳,而导致假阴性的发生[6]。上世纪开始,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用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普查,近年来,在我国妇产科医师通过宫颈刷进行取材后,使用液基薄层进行制片,使用全自动的DNA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漏诊率[7]。

本研究将细胞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后发现,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测灵敏度为16.7%,特异度为70.6%,DNA倍体技术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8.2%,DNA倍体技术其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在排除了炎症反应影响,患者目前接受周期化疗治疗和(或)放疗、激素治疗以及存在有维生素B12缺乏症等情况下,单纯的DNA倍体分析技术是用来早期普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其敏感度高和特异度均较高,检测结果令人满意[8]。虽然目前对于DNA倍体技术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尚未统一标准,但是对于DNA倍体分析系统敏感性高于常规宫颈细胞学,已经得到明确[9]。与常规细胞学诊断相比,DNA定量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度,在早期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各级别的宫颈病变细胞中均会出现DNA倍体异常的细胞,而且病变的级别越高,其DNA倍体异常细胞及异倍体细胞峰值出现的频率则越大。

DNA异倍体的出现是染色体异常的表现,也是细胞癌变的特征,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分析[10]。细胞DNA倍体分析不仅能用于诊断CIN病变,而且还可以用于预测CIN疾病的发展,相对于常规细胞学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参考文献]

[1] 曾一芹,左江成,曾玉荣.细胞DNA定量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99-201.

[2] 黄红梅,韦雪梅,方云光.细胞DNA定量分析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5):2-3.

[3] 李苗,刘芳芳,钟培根.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2):153-155.

[4] 张永兵.细胞DNA定量分析及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2):253-255.

[5] 孙小蓉,车东媛,涂洪章.细胞DNA倍体分析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J].中华肿瘤杂志,2008,28(11):831-835.

[6] 商国强,姜文荣.宫颈细胞DNA倍体检测分析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J].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1):38-39.

[7] 张敦兰,阳艳,周利敏.DNA倍体分析在ASCUS分流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4):259-262.

[8] 余小琴,江蓓蕾,方勇.DNA倍体分析联合高危型HPV检测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6):459-461.

[9] 张桂贤,孙琳.DNA定量分析可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8,11(121):681-683.

[10] 李建业,朱淑霞.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09,47(24):10-11.

(收稿日期:201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