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多媒体,营造灵动的语文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多媒体,营造灵动的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巧设情境,营造轻轻走进文本的氛围

多媒体能让语文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想象,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苏教版二上《云房子》一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教学“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及大冬瓜、花儿、一点点小的这几种形状的云房子时,我先让学生朗读,紧扣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这几种形状的云房子,接着让学生交流:你觉得哪种云房子最有趣?在交流后,教师映示出云房子图片,学生们惊呼着,美美地欣赏着那充满童趣的文字和图片。多媒体创设出的轻松和谐的情境,为学生更入情地走进文本作了铺垫,也使学生童心飞扬。

二、 巧选时机,突破研读文本的难点

课堂教学就像一首诗,要讲究起承转合,教师要掌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把握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在教学苏教版六上《詹天佑》一文时,对于“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这一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我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画面,在学生的“愤悱”状态中播放课件,学生豁然开朗。如果在学生读得不充分时播放课件,形象演示一番,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很快就懂了,然而他们只是作为课堂上的容器而已,被动地接受了,原本该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读、思、画这一感悟的过程,就被老师越俎代庖了,学生的主体性便无法发挥,这就等于是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能力――“还原”文字符号能力的机会。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时坚持“先文后形,先想后比”的原则,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深刻地自主感悟,以引起他们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迸发出智慧之灵光!要让多媒体辅助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

三、 巧改形式,在简约中感受文本的独特魅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以其形象、生动、高效等优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课件的制作要注意简约、有效。我执教苏教版五上《莫高窟》一文时,在学生读文本、看图片,欣赏飞天的基础上,紧扣文本句式整齐、气势壮观、大量运用四字词语和排比句这一特点,巧改文本形式,重新排列语句,并用课件映示:

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配乐朗读这一重新排列过的描写飞天的语句,学生们在读中感悟句式特点,在讨论中明晰这一特点,并引导他们有效仿写。课件中语句的重新排列,引领着学生深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从而感受想象飞天的婀娜多姿。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文本特点,把课文语句的编排顺序巧妙地改变了一下,用课件呈现给学生,轻“敲击”,慢“回车”,在教学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四、 巧补内容,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我在教学苏教版五上《清平乐・村居》时,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创设词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入境,自主、自由地朗读全词,重点讨论:词中描写了哪几幅图景?在交流中随机推敲“醉”“相媚好”“无赖”“卧剥”等字词的巧妙,悟出作者喜爱清苦且安宁平静的农村生活。学生们通过朗读、想象、交流、背诵,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悟出词的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大屏幕补充介绍辛弃疾创作这首词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再次去读《清平乐・村居》,体会清新秀丽的文字背后,作者那颗赤诚的爱国心。之后,再出示《破阵子》(梦里挑灯看剑),使学生在朗读对比中感受词人多样的艺术风格。巧补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对词有了更多的了解,有效地整合了教学资源,使课堂充满了质感,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明珠――古诗词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深入研读文本,准确把握和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在运用多媒体时重视一个“巧”字,为课堂教学提供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协同学习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就能达到简约、有效的教学境界,营造灵动语文课堂,并使学生在这灵动的语文课堂上不断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