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失庇者的泄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失庇者的泄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点燃罪恶之火

列位看官,这期的话题咱得从一件极其悲痛的事谈起。

2012年12月4日下午,在广东汕头市来自湖南山村的80后打工者刘双云点燃了他打工的内衣厂。瞬间,14位工友年轻的生命就此凋谢。这些死难者,大都是未成年人。他们原本和刘双云一样,都只读到三四年级就辍学外出打工。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舆论哗然。有人痛斥,纵火者漠视生命,罪大恶极。也有人发问,刘双云为何如此凶残,大火的背后是否另有原委?

原来,26岁的“外省仔”刘双云在这家内衣厂工作了一年有余。事发之前,老板拒绝支付他11月份的3000元。理由很简单,物料数目不符,老板认为刘有偷窃之嫌,要他赔偿500元。为了要回工资,刘双云曾三次求助劳动部门、村委会协调,都无果而终。刘双云威胁老板说,要“以命来换”,却被认为是玩笑不予理睬。最终,愤怒的打工仔点燃了那把罪恶之火。

心痛之余,可能有人会假设:如果工作期间作坊大门一直上锁,如果劳动部门及时地协调了纠纷,如果老板在收到以命相抵的威胁后支付了工资,这出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鲜活的生命也就不会瞬间消失!但这些,也只能是假设了。

拿着菜刀讨工资

其实,这么多的如果,恰恰反映了社会管理的诸多漏洞。

我们先从事故的直接原因——劳资纠纷说起。据媒体披露,刘双云在内衣厂打工,并没有劳动合同。和其他打工者一样,他的工资待遇是和老板口头约定的。而且工资并不按月结算,而是每逢农历的重大节日才会发放,老板往往还会扣押一个月工资。据说,在来这家内衣厂工作之前,刘双云也曾被别的老板扣过工资,最后是带了菜刀才讨回来的。

企业拖欠工资,不能成为员工伤害他人的理由。但当与企业主发生冲突时,处于弱势一方的工人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一场大火,拷问着当前的劳资关系:工人怎么才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说到劳动保障,有媒体报道说,目前珠三角地区从县区、镇街到村,早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很多调解组织已经延伸到村。按照设计,劳资发生冲突时,工人可以通过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还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向工会组织求助。 但现实是,虽然有诸多制度设计,可工人的权益却时常得不到保障。说到底,地方政府对GDP看重大于对劳动者个人权利的维护,使得劳资冲突时博弈的天平向一方倾斜。

还有一点,私营小企业缺少监管。像刘双云先后工作的内衣厂,很多都是无照经营吗,什么手续也不办,找个简易厂房购置好设备、原材料,招几个工人就可开工。这样的作坊,生产安全就是一个大问题。刘双云纵火的这个厂子,三四层原本可以逃生的通道却被焊死,导致火灾发生后许多工人无路可逃,酿成惨剧。

这些漏洞,折射出的正是当下工业生产的粗放与失序:使用童工被视而不见,劳动保障保护功能不足,对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和精神需求漠视等等。正如有网友所说,刘双云自然要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代价,但面对屡屡被恶意侵犯的权利,谁又敢保证不会有下一个李双云、赵双云出现?

不被接纳的失庇者

列位,汕头纵火案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个案。不信?我们可以看看另一个年轻打工仔蔡洋的遭遇。

2012年下半年,因问题,中国各地陆续爆发反日游行。9月15日,在西安的游行队伍中,21岁的外来务工者蔡洋高喊着抗日的口号,抡起手中的U形锁,砸穿了一位日系车车主的颅骨。数月后,蔡洋被依法逮捕。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两位打工者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生在农村,家境艰难,打小就辍学,进城做童工。因长期在外,和亲人之间关系疏远,缺少沟通。身上或许还带有戾气,也可能随时爆发。但和父辈不同,他们想象着有一天能留在城里,有甜蜜的爱情,有美好的未来。可惜,城市并不会轻易接纳他们。

现实世界里,刘双云被工友认为开朗、有幽默感、讲义气,做事从不亏欠别人,还曾经为汶川地震捐过200块钱。蔡洋也被工友评价为,“每回都是乐呵呵的,从来也没跟任何人吵过架”。他们的内心,都倾诉在了虚拟世界。刘双云曾在QQ空间里无奈地感叹,“打工都会亏本”,“这样活着多累呀!我的人生就没有改变了吗?”蔡洋也曾在QQ空间里半开玩笑地说:“我想出家做和尚,可是连和尚也要大学生。”

他们二人正是千万新生代农民工中的普通一员。这个群体是当代转型中国重要的社会存在,但在主流话语中,他们却是失语的一群。他们生于农村,长于城市,怀有一颗城市梦。然而由于自身教育水平、劳动技能、社会经验等条件的限制,加之社会公共产品提供者管理和服务的滞后,难以实现身份的转变。离开乡村来到陌生人社会的城市中,他们却无从建构出新的交际圈子和支持资源。游离于城市社会,唯一的精神只能寄托在于虚拟网络里。正如有媒体评论的,这是一群社会失庇者。

失去了亲情的温暖,又得不到社会的庇护,网络游戏中暴力因子的诱惑,这些在现实世界的极端事件刺激之下,情绪的失控只是早晚的事!

劳资对立,阶层对立,城乡对立,事实上这些都不足以成为一个人走向暴力的必然原因。但当这些因素与其心智结构相遇,就埋下了暴力的种子。关键是,恶行能否被阻止?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增强“刘双云”“蔡洋”们的社会归属感,促进其城市融入;加强企业和当地工青妇组织、社区的联系,培育农民工群体自组织;引导社工组织进企业和社区,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身心健康和劳动权益,使其不再处于孤独生存的原子化状态。

说到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消解他们的冲动,让他们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定感,这才能杜绝悲剧的再次发生。

责编/马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