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习物理规律 解决实际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习物理规律 解决实际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一大亮点。在强调学习的同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与应用。现实教学活动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强调书本知识,强调做题解题能力的训练,忽视学生对于生活中物理规律的理解与学习,阻碍了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的认识,使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下降。

【关键词】物理规律 理解 生活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科结构的核心,是学生学习解题过程中探究的主体。认识物理规律,对于掌握物理这门学科的帮助很大。本文浅谈在初中学习物理规律方面的几点认识

一、克服思维障碍,了解物理规律

《新课标》注重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物理规律的相似点,学生对于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是用自己所谓的经验来认识,而忽略其中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常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活经验的“牵制”。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比如在研究力的相互作用的时候,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总是会认为是物体先对桌子产生压力,然后桌子才会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再比如人推讲台而讲台未动,总是会认为一定是推力小于了摩擦力,而不能明白这边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会随着推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凭借一些所谓的生活经验来片面的理解问题,而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让学生从生活入手,去理解物理规律真正的含义。

第二,数学应用的“干扰”。比如,初中物理密度方面的问题,从公式ρ=M/V来说,从纯数学的角度考虑,学生会认为密度和体积成反比关系,与质量成正比关系。再如匀速运动中的公式V=S/t,学生会认为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形成的原因是,没有搞清楚在物理里面所谓的正比反比应该如何定义,如何把握量的变与不变的问题。对于确定的单个物体的一些物理量是不变的,不随其他量改变而改变。如果认识了正比反比在物理里面的要求,那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第三,感性认识的“欠缺”。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理解物理规律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基础。如果没有很明显的实例或者生活经验,势必造成学习困难,理解也一知半解。

二、采用多种策略,理解物理规律

第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创设的情境要让学生比较容易明白,能够从情境中边学习边掌握物理规律,达到学习娱乐两不误。比如谈到决定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拔河比赛,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讨论怎么样才能取胜。同学体会讨论后明白,要穿鞋底粗糙的鞋子,最好有钉子的,要握紧绳子等等。通过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更好的认识物理规律。

第二,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物理规律。讨论的内容包括:①讨论物理规律文字的描述、含义的推敲、内容的叙述;②明确规律的应用条件,适用范围。不能学了某个规律后,看到什么就抓上去就直接应用,这样肯定是不行的;③讨论与所学的物理规律有关联的其他规律公式,达到融会贯通。

第三,综合相关知识,运用物理规律。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后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初中阶段,需要学生运动学习的物理规律,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对于一些物理规律进行综合应用。比如运用欧姆定律、串联并联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知识、家庭电路知识等,来解决一些电学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学生理解这几个知识的联系,掌握各自的特点,达到综合应用的地步。

三、联系实际应用,掌握物理规律

第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强物理规律的掌握。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光学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大客车为什么前窗玻璃是倾斜的。在学习受力分析的时候,让学生联系外出过安检时候的传送带,分析物体放上去以后受力情况。明白了这些道理,对于所学的物理规律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利用学习的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习了电学方面的知识,当家里的小电器坏了,自己可以试着去修修,在动手中加强电学知识的了解,当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在不带电的情况下完成探究。指导学生获得成功,以后遇到问题,学生还是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在物理规律学习中,要让书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在学习书本知识时想到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想到书本上的物理规律,这样才能使书本上的物理规律知识和实际生活达到融通的状态,才能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