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纪录片解说词写作的困境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纪录片解说词写作的困境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解说词是纪录片众多表现元素之一,它的叙事描述具有和画面统一的特性,而非“独立性”文体。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也不能独立成章。但是,受苏联“形象化政论”模式的影响,在中国,数量众多的写意性、政论性纪录片追求宏大叙事、重视教化的作用。表现在解说词创作上就是将其视作纪录片的先导和主体,忽视其他的视听元素。通常情况下,“解说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篇解说词往往就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散文或者辞藻华丽的政论文,画面则退居次要地位”,结果往往“陷入滥情和说教的泥淖”。

困局一:解说词创作先行?

电视属于视听媒介。因此电视的思维方式是枧听思维。由于视听媒介所具有的记录的精确性与具体性,它与文字思维的再现性是不同的。在纪录片创作中,先写好解说词再去寻找对位镜头的做法,即解说词创作先行。实质上是文字思维在视听领域中的延伸。

除去受文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外,先写解说词,的程序似乎与电影的故事片创作程序有关。考察故事片(虚构影片)的历史和现状不难发现。故事片的创作程序是基于文学剧本、导演分镜头剧本以及制片的日程表之上的对拍摄的控制和安排。太部分拍摄的内容和方式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这种商业故事片的制片程序,却被照搬进我们的纪录片创作中。然而,故事片的美学原则是创造幻觉。让观众以假为真,而纪录片的美学原则不是去创造真实,而是去记录、发现真实。故事片美学原则是绝对不能照搬到纪录片中的。

电视的发展促进了纪录片的变化,使得纪录片的制作沿着实录和抓拍同步的方向发展。至于后期的制作和解说词,是基于素材而进行的。可是在我们的创作中。大量的电视专题、“纪录片”都是在先写好文字剧本,再去寻找卡拉0K式的相应镜头。纪录片的价值在于真实的发现和揭示。寻找、追踪、发现的过程正是观众期待的过程。先写好解说词,再去寻找符合解说的镜头。其结果必然轻视创造性和发现性的对象和因素。先主观地设定一个“现实”的框架,然后再去贴上符合这个框架的视觉内容。这是一个与寻找、发现过程正好相反的程序。最终,真实的可信度被降低,甚至失去起码的意义。可以这样说,解说词创作先行,已成为我国纪录片创作中亟待突破的困局。

困局二:解说词一贯到底?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有大量的感觉信息进入我们的感知系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存贮”。由此可见,电视片首先要做到的是运用视听手段,促使观众对片子产生注意,这是视听心理过程的第一步。引起注意的方法很多,有色彩的,有音乐的,也有声音的(包括解说词)……但总的来说,是依靠视听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同时作用。

而在我国,时至今日,长篇累牍的解说词在纪录片中时有出现,相当程度上掩盖了其他视听元素的发挥。在较早时期的教科书上甚至有这样的论述:“……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纪录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细读起来让人振奋,引发思考,唤起遐想。”这种用文字思维去完成视听命题的做法,结果可想而知。《国宝档案》栏目是央视10套的科教系列片,节目希望借助电视的画面表现力,更加形象、直观地普及文物知识。令人遗憾的是节目的解说词通常都是照搬历史资料文献,语意晦涩,用词生僻,高频率解说的“轰炸”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视觉审美。一期节目下来,观众的印象中既记不清听到的,也存不住看到的,这样的传播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这也印证了心理学中的那句话:“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有大量的感觉信息进入我们的感知系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存贮”。也就是说,人们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它不能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因此,作为视听产品的制作者,要特别重视视听信息的分配关系。冗长的解说词无助于接受者有效地领会信息。

困局三:解说词统领声音符号?

在纪录片中,解说词、人物同期声、音乐、音响构成了声音符号的总谱。一切声音元素在此不应该是独立的,必须在总谱的要求下。构成一个有机的声音整体,同时与画面协调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更大的视听总谱。其中,人物同期声和环境同期声不但是视听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形成声音空间的重要元素。如果过多地使用解说词,势必削减同期声的纪实作用。我国不少纪录片创作者。只注意解说词这类理性元素的作用,而忽视非理性的元素。名噪一时的纪录片《话说长江》随处可见这样的解说词――“正是这滔滔东去的通天河水,滋润着中华大地;正是这奔腾不息的通天河水。养育着千古风流”。然而整个解说段落却根本听不见通天河的激流声。那么,这根本不是纪录片的解说词,而完全是一篇文学作品的脱胎。

受以前此类创作模式的影响,国内纪录片的解说词常乐此不疲地“代劳”其他的声音符号,总给人一种灌输的感觉。例如画面上出现了被采访者,而观众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他所谈的内容被解说者“代劳”了。听不见被采访者的谈话,观众怎能相信解说者的“代劳”是真实的?

美国纪录片注重同期声录音的使用,很少用解说员代读讲话稿的办法。著名纪录片制作人怀斯曼的影片中从来不用旁白,他认为:“没有或很少有解说,也不轻易有剪辑技巧处理画面,而是依靠长镜头和同期录音来保持节目的纪实性、目击性。”

解说词如何加入片中是有讲究的,我们应该尽量用片中人物去讲述,而非找一个字正腔圆的播音员去朗读,即便播音员是有感情的。因此,解说词统领纪录片的声音部分,并把它定位为纪录片灵魂的观念及做法,实际是纪录片创作中的第三个困局。我们应该避免陷入其中。

解说词的写作是一种特殊形式下的创作,它运用电视思维构思,用文字形式完成;它视听同步,与画面相辅相成,互为弥补。因而就要求我们在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上兴利除弊,找准对策

对策一:前期拍摄。后期写作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电视片的基础是图像画面的艺术逻辑性,视觉形象为主。听觉形象为辅。所以电视节目文字脚本的写作和一般的文学创作不同。它是根据画面而设置的,是先有画面。再有解说的。因此,在正常的纪录片拍摄创作过程中。解说词的最终完成应当在画面编成之后。也就是说应该先进行前期拍摄,并编辑画面,再根据画面配合解说词。这样就可以避免文字先行。主题先行的倾向。如果解说词在还未有画面时就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表达系统,然后再配上相关的画面图解文字,解说与画面各行其是,结果都缺少针对性,就会导致声画分离两层皮。而在贯彻前期拍摄、后期写作的创造原则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前期拍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充分考虑它的可操作性;其次要注意画面表现的形象性和可视性;最后,在文字脚本即解说词写作阶段,最好确定下将来节目的叙事角度和叙事人称。

对策二:精简凝练。适度解说

画面是电视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解说词为“看”而写。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纪录片中能够用画面表现的要尽量用画面表现,解说词使用得越少越好。法国著名制片人雅克・贝汉的扛鼎之作《迁徙的乌》在开始时只用了一小段解说词:“候鸟的迁徙代表了它们坚定的意志,归来的约定,坚持飞向那遥远而危险的旅程。它们只有一个目标:为了生存而献出生命。”在以后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影片展示的是壮丽的自然奇景:雪山、田园、湖泊、丛林;飞行中各种候鸟的姿态……凝练的解说词配上诗一般的镜头,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生命与希望的主题上。导演惜字如金,将丰富的情感隐藏在摄像机的身后,通过壮美而细腻的画面传达了对生命的敬意和感悟。金片解说词不过4到5句,但都用在了十分关键的地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由此可见。在画面足以能够交代清楚导演的意图时,解说词应该有限度地运用,必要时甚至退居幕后。千万不可脱离画面一味地堆砌,否则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破坏画面的叙事能力。

对策三:辅佐画面,提炼主题

解说词除了要合理控制篇幅外,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避免对画面内容进行直观转述和对冗余信息一味灌输。电视解说伴随画面同时进入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如果观众能够从画面上直接看到清楚的人物景色,再进行描述就成了多余的废话。因此,解说词应该时刻考虑画面形象、状态和特点,给予事实性、知识性、思想性的补充。尤其是当遇到一些抽象的、意蕴深厚的画面时,解说词可以弥补其不足,以生动形象的解说化抽象为具体,消除画面的不确定性。例如在《历史告诉未来》中有这样的一段:画面是飞机轰炸、硝烟四起、美军人村、孩子哭泣、尸横遍野……单看这一组画面,人们很难与具体的史实对位,这时解说员讲道:“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爆发战争。7月2日,第一批端着卡宾枪的美国士兵踏上了朝鲜国土。三千里江山陷入浓烟烈火之中。”简短的三句解说词没有陷入那种看图说话式的解说,而是着重弥补画面无法表现的抽象意义,交代了背景。点化了主题,同时对画面进行转场、串联。这样,画面和解说词相辅相成,向观众传达的是完整的、易被了解和记忆的历史事实。

总之,纪录片解说词写作是一种脱胎于文学,服务于电视表意系统的独特文体,它依托画面,与同期声、音乐音响关系紧密。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认真思考,谙熟视听规律,驾驭视听语言,这样才会避免陷入困局,不断探索出解说词的创作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