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南大学大学生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大学大学生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口腔牙体缺失及进行修复的情况。方法 根据一人一卡制的问诊和口腔检查资料,分析河南大学953名大学生缺牙情况、病因及义齿修复情况。结果 953人中,缺牙者88人,失牙率9.23%,主要病因为龋齿。有义齿修复者29人,义齿修复率为32.95%。结论 高校学生在牙体缺失及时进行修复的情况不佳,在高校学生这一高知识层次的群体中,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有待提高和加强。

【关键词】 牙齿缺失;口腔修复;口腔保健

The investigation of tooth-missing dental restorations of students in Henan University

LIU Yan-lin,ZHANG Wen-ling,TIAN Yao-ying.Huai 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ooth and dentition defent and restoration condi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Methods 953 cardes aged from 18to 24 yearrs old involved in this study were tested by clinical invr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tooth-missing was 9.23%.The main reason of tooth-missing was caries.The rate of dental restortion was 32.95%.Conclusion There’s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 tooth-missing and restorat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so it`s urgent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oral hygiene health in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Tooth-missing;Prosthodontics;Oral health

牙齿缺失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影响面容而且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因此在缺失牙后及时修复很重要。尽管牙齿缺损多发于老年人,但在青年中也有不少患者,由于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使他们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为了探讨青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笔者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调查了河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及其他学院的学生953名。现将调查资料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文根据本校附院口腔修复门诊中的在校学生病例以及从河南大学学生中抽取医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共953例进行调查。其中男生415人,占43.55%,女生538人,占56.45%,年龄18~24岁。

1.2 方法 统一指标,统一调查标准[1],基本同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采取一人一卡制,全部受检者由第一作者调查缺牙及修复情况,进行常规门诊检查。使用SPA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将牙齿缺失、修复情况与性别、地域、不同专业、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1~4。

2.1 牙齿缺失、修复与性别的关系:从表1中可知,在953例受检者中,男生415人,缺牙人数47人,失牙率11.33%。女生538人,缺牙人数41人,失牙率7.62%。男生失牙率高于女生,有统计学意义(χ2=3.83,P

表1

河南大学学生牙齿缺失和修复与性别的关系

性别受检人数缺牙人数失牙数失牙率(%)修复人数修复率(%)

男415475011.33*1123.40

女53841427.62*1843.90

合计95388929.232932.95

注:*χ2=3.83,P

2.2 以牙齿缺失、修复与地域的关系 本组调查中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366人,缺牙人数36人,失牙率9.84%。乡村学生587人,缺牙人数52人,失牙率8.86%,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26,P>0.05),城市、城镇修复率41.67%,乡村21.15%,二者有统计学意义(χ2=4.14,P

表2

河南大学学生牙齿缺失、修复与地域的关系

地域受检人数缺牙人数失牙数失牙率(%)修复人数修复率(%)

城镇36636409.84*1747.22

乡村58752528.86*1223.08

合计95388929.232932.95

注:*χ2=0.26,P>0.05;χ2=5.61,P

作者单位:475001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口腔科

2.3 牙齿缺失、修复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关系 由表3中可知,医学生285人,缺牙人数23人,失牙率8.07%,其他专业人数668人,缺牙人数65人,失牙率9.73%,二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68,P>0.05)。医学生修复率52.17%,其他专业学生修复率26.15%,两者有显著差异(χ2=5.21,P

表3

河南大学学生牙齿缺失、修复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关系

专业受检人数缺牙人数失牙数失牙率(%)修复人数修复率(%)

医学专业28523258.07*1252.17

其他专业55865679.73*1726.15

合计95388929.232932.95

注:*χ2=0.68,P>0.05,χ2=5.21,P

2.4 牙齿缺失原因 在表4中可知,牙齿缺失原因最多的为龋病,占58.65%,外伤次之,占22.15%,牙周病占8.64%,先天缺失占5.77%,其他原因占4.81%。

表4

大学生牙齿缺失原因

病因龋病外伤牙周病先天缺失其他

缺牙数6123965

百分比(%)58.6522.158.645.774.81

2.5 失牙未修复原因很多 感觉失牙影响不大,无所谓,怕麻烦,经济问题,担心修复有不适感。

3 讨论

本文调查河南大学医学系及其他专业学生953人,失牙人数88人,失牙率9.23%,修复率27.27%。所得结果基本反映出河南大学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大学生为接受高等教育人群,有如此之高的失牙率,以及如此之低的修复率,口腔卫生状况值得关注。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失牙率显示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与某些文献报道不同[2,3]这个可能与有关文献多为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统计有关。而对青年人来说,存在性格差异以及对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失牙率的显著差异。由于疏于口腔卫生预防保健导致牙病,没有及时治疗,逐渐发展导致失牙。在对城市与乡村学生牙齿缺失与修复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失牙率方面,两个地域的失牙率没有明显差异,但修复率却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城乡经济情况差异的逐步减小饮食生活习惯的差异也在减小,从而导致失牙率的统计无差异,而乡村在口腔卫生预防工作未随着经济水平的改善而发展,就牙齿修复而言,经济水平以及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认知则是影响其结果的不可忽略的社会因素。本次调查修复率低,由于缺失牙者缺失牙数较少,多为1~2颗又多为后牙,很少影响面容及咀嚼功能,多数学生认为不修复没有任何影响或者经济情况不允许而忽略了及时修复,延迟修复常造成患者偏侧咀嚼,进食速度减慢,长期会影响面容及周围余留牙,进而影响整个口颌系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其进行有关义齿修复知识的宣教很有必要。城乡修复率的差异提示要在乡村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做好龋病预防和修复工作的及时进行。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专门抽取医学生285名,其他专业学生668名,结果显示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在失牙率是无显著差异,在修复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医学生修复率为52.17%,其他专业学生修复率为26.15%。可能由于早年对口腔卫生保健了解和生活习惯上没有较大差异,所以在失牙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从大三时河南大学口腔系即对本院的医学生开展了口腔科学的课程,向他们讲解了口腔科学、口腔卫生预防及保健知识,从而使医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增强,口腔卫生习惯好具有牙病治疗和失牙后修复的消费意识。在这些医学生的修复体中符合临床要求,固位好,能恢复正常功能的义齿合格率也较高。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取得初步成效。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还将大学生牙齿缺牙的原因进行统计,龋病依然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外伤,然后为牙周病,这与有关文献基本一致 [4]。

在大学生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应以口腔预防为主,在医学专业或其他专业的健康教育课中加大口腔卫生教育比重,强化学生口腔预防意识,应以口腔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口腔卫生教育保健基本常识,改变不良口腔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让他们认识到定期口腔检查对龋病、牙周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防止牙齿缺失,以及缺失后及时修复的理念,通过对大学生的宣教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人民出版社,1999:5-11,20.

[2] 胡香权,朱文军.广州市636名青年干部牙齿缺失与修复情况分析.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2,3(4):247-249.

[3] 季丽玢,谢伟丽.机关干部牙齿缺失的原因与对策.黑龙江医学,2006,3(5):338-339.

[4] 马力扬,聂红病,等.3576名大学生龋病调查分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16(10):585.